学术投稿

锐扶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陈秀娟

关键词:锐扶刀, 慢性宫颈炎,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摘要: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锐扶刀治疗的1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促进疾病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86例,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n=46)和对照组(n=40),试验组患者接受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结石清除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00%(32/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显著,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英祥;林茂;余永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研究循证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选取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都有提升,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熊秀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PDCA模式对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观察

    探讨PDCA 模式对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观察。对2013年10月我院胃肠镜检查室实施采用PDCA模式,从急救药物、理论知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岗位管理、仪器设备及操作能力七个方面分析胃肠镜检查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通过实施PDCA模式,观察胃肠镜中护理风险控制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PDCA模式实施后,急救药物、理论知识及护理安全等护理工作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与PDCA模式实施前护理工作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模式实施后护理满意率为98.11%,高于PDCA模式实施前护理满意率8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CA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胃肠镜检查中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郑杏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稿约

    一、《现代诊断与治疗》系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华夏医学掠影、中外医学交流、综述讲座、诊疗新技术、药物与临床、经验体会、基层医生园地、病例报告和护理园地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喘息临床探讨

    选取128例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喘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在发作期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观察组在喘息症状缓解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观察组平均喘息发生次数、平均无症状天数、喘息发生率、急诊/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随访哮喘发生率为10.94%,对照组为32.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明显减缓喘息的发作次数,有效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患儿发展成哮喘。

    作者:沈红霞;熊学燕;邱振涛;郭渊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麦考酚吗乙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给予麦考酚吗乙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病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6.28%,差异显著(P<0.05)。麦考酚吗乙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更能有效缓解病症,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何建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稳心颗粒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值、焦虑值、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昌花;陈文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经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经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79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观察组增加美托洛尔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增加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59%)明显低于观察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BP、VEGF和BN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对照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单雨;张志勇;吴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3%(36/46),观察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疗效。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是100.0%,结石排尽率是100.0%,对照组的碎石成功率是70.0%,结石排尽率是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中,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胡列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86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及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疗效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略高于对照组19.0%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是瘢痕妊娠治疗安全有效的疗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飔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行臭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有效率为96.3%,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74.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献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在冠心病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筛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冠脉钙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及远期临床疗效。86例患者无医源性死亡、致残等结局发生,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可知,8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肌钙蛋白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内随访结果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在此血运重建的发生。冠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疗效确切,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林常;李存仁;刘丽媚;李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泪道引流管单路置管法治疗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体会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28例28眼,全身麻醉下采用硅胶泪道引流管单路插管后吻合泪小管。术后1~3个月拔管,随访1年,观察患者眼睑外翻、泪小点位置、泪小管撕裂及泪道通畅情况。术后全部病例均在预定时间拔管,戴管期间均未出现泪小管撕裂。治愈26例,拔管后泪道冲洗通畅,泪小点位置正常,眼睑无外翻,随访无溢泪,成功率为92.86%,好转2例,拔管后轻度溢泪,其中1例下睑及下泪小点轻微外翻,泪道冲洗通畅,1例眼睑及泪小点位置正常,泪道冲洗通而不畅。采用泪道引流管单路置管法治疗儿童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诚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将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内科综合治疗的疗效。50例中,排除进行中转手术和中断手术的中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全组病死率为2.00%。采用内科疗法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帮助医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也有助于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研究选取的12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研究组,分别予以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并就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创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术中数据,安全性及依从性等进行组间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和2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85.0%(P<0.05)。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治疗中腹腔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依从性好等优势,适于推广使用。

    作者:江长安;杜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

    推广使用。

    作者:关秀莹;张媛;陈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将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可减少并发症,缩短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应用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体会

    选取收治的186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1.3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60%,对照组为12.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结石临床发病率较高,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显著,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向东;龙桃清;吕海涛;雷雨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方式给药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足月妊娠并发产后出血产妇64例,根据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4例和 C组19例。 A组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缩宫素;B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缩宫素;C组单用缩宫素。观察并记录三组产妇产后临床疗效,2、6、24h内出血量、宫缩情况、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产后临床总有效率,平均出血量,宫缩情况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产后疗效、平均出血量、宫缩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产后大出血,生命体征均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显著优于单用缩宫素,此外,米索前列醇通过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刘荣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