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沈慧;龚洁芹

关键词:影响因素, 超高龄, 后循环缺血, 脑卒中
摘要:临床纳入90例收治的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神经功能等,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一般资料情况发现,患者预后情况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有关(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均为影响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超高龄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纳入我院2009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患者75例。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收集调查,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75例患者中室间隔穿孔患者53例,室间隔穿孔发生率6.9‰,其中室间隔近心尖部穿孔患者34例,室间隔中下1/3段穿孔者19例。心脏破裂者22例,心脏破裂发生率2.9‰。心脏破裂及室间隔穿孔患者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将上述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水平等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女性、高血压史、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白蛋白偏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出现心脏破裂的危险,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

    作者:李景隆;李军;吕明芳;李美瑜;薛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笔者就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4例,按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0.2g+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2g+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两组静注均为每日2次,连续10d为一个完整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总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随访期间妇科盆腔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92.86%(39/42)高于对照组71.43%(30/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4/42)低于对照组26.19%(1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较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妇科盆腔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且能有效减少复发率,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应大力推广。

    作者:傅书员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收治的待产孕妇447例,对其进行定植菌筛查,对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的待产孕妇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447例待产孕妇中,有44例为多重耐药菌定植,占9.8%;有403例为正常菌群,占90.2%。多重耐药菌定植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a及大肠埃希菌构成,分别占15.9%、79.5%及4.6%。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控制好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在ICU患者中分布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在ICU患者中分布的是否相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23例、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12例的痰液培养标本的结果,统计各病原菌株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非VAP组中,共检出病原菌120株,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53.33%、革兰阳性菌33.33%、真菌13.34%;在VAP组中,共检出病原菌134株,病原菌分布为:革兰阴性菌52.99%、革兰阳性菌18.66%、真菌28.36%。鲍氏不动杆菌在VAP组的检出率高于非VAP组(P<0.01),革兰阳性菌在VAP组的检出率低于非VAP组(P<0.01),真菌在VAP组的检出率低于非VAP组(P<0.01)。结论 VAP患者与非VAP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并不完全相同,G-菌同是二者的主要致病菌,而G+在VAP组的检出率低于非VAP组,真菌的检出率高于VAP组。

    作者:崔建伟;张文敏;赵炳朕;马灵芝;邱凯;于海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喘息临床探讨

    选取128例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喘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在发作期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观察组在喘息症状缓解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观察组平均喘息发生次数、平均无症状天数、喘息发生率、急诊/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随访哮喘发生率为10.94%,对照组为32.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明显减缓喘息的发作次数,有效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患儿发展成哮喘。

    作者:沈红霞;熊学燕;邱振涛;郭渊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难治性脑积水临床比较

    随机抽取收治的难治性脑积水患者5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并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成功率为73.8%,对照组为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感染、分流管心房端移位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治疗难治性脑积水的疗效与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无较大差异,成功率较为相似,但神经内镜疗法无并发症出现,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彭伟;仁民;裔德超;邓义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地诺前列酮(普贝生)用于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研究羊水偏少足月妊娠运用普贝生(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身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滴引产,观察组运用欣普贝生引产,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总产程和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普贝生治疗,能够提高宫颈成熟度,使产程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孙彩萍;李筱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吸烟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

    选择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既往及目前的吸烟状况分为不吸烟组99例、已戒烟组78例及仍在吸烟组45例。比较三组的随访结果,包括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再发导致的住院情况。仍在吸烟组平均年龄低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男性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和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仍在吸烟组非致死性MI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及已戒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再发心绞痛率、全因性死亡率、心因性死亡率、因心脏病而住院率及MACE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介入后仍然吸烟是导致患者非致死性MI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MI发生率。

    作者:李党明;孟祥兰;王崇显;侯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稳心颗粒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值、焦虑值、P波离散度、QT离散度、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昌花;陈文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机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4h内,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5.6±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2.7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60例治疗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有3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为10.00%,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在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对术后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兴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3%(36/46),观察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分析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常规治疗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应用优质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5.0%,总满意度高达92.5%,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心肌炎给予优质护理服务针对病情进行护理,可帮助病人建立信心,临床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广泛推广加以应用。

    作者:苗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总胆汁酸(TBA)与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TBA与TC水平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在观察组多种肝病患者中,急性肝病患者的TBA水平要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在TC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则发生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的急性患者要明显低于慢性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病患者展开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可将其肝损伤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出来,通过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可极大程度上促进肝硬化诊断灵敏性及确诊率的提高,在肝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国平;莫敏如;张蕾;叶艳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垂体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62例。所有患者均经MRI扫描后,对照组采用脑室镜下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垂体瘤的切除程度、激素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全切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研究组激素恢复率84%显著高于对照组5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脑室镜下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单鼻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更准确、安全、简便,值得神经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

    作者:黄宝华;关俊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方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8月诊治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34例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组),34例采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支架组),并于复位后当天、6w和12w行X线检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复位后当天小夹板组和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均优于小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疗效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组在疗效评分方面均优于支架组。结论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好的腕指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熹;王鸿洲;纪木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2016年1~6月,我院住院部所收治高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共4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中分别纳入2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确诊后采用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确诊后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耗时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3.1±2.5min),术中出血(3.5±0.3ml),住院时间(12.1±1.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3/24),较对照组45.83%(11/24)显著更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高龄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对缩短患者治疗耗时以及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郭毅;雷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整体护理在心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4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按治疗期间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明确护理方式,并签字确认),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临床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状况,研究组(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7.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状况,研究组(98.39%)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对心内科患者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作用,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可改善患者满意度,降低发生医患纠纷的可能性,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开腹手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以腹腔镜手术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优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腹手术治疗。但在对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以保障手术治疗的成功性及安全性。

    作者:汪莉;杨兆林;陈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药外敷对改善骨折后患肢肿胀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行肢体骨折手术后出现患肢肿胀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外敷治疗骨折后患肢肿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