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亦海;周良
探讨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140例意外妊娠患者是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这一时期内由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给予雌激素己烯雌酚,观察两组患者的宫缩时间、胎盘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及手术成功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胎盘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能够明显缩短宫缩时间、胎盘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广大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陈丽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研究组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结肠黏膜NF-κB、TNF-0α、COX-2浓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6.8%,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25.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少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辅助性治疗老年肺炎的效果与安全性.研究对象来自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88例,以双盲法为原则将88例患者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辅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用量为30mg,研究组用量为150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老年肺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的94.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肺炎疗效确切,特别是大剂量应用可以有效发挥出溶解黏液的作用,安全性高,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陈顺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系统地探究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实际价值.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围手术期对对照组行常规加压包扎处理,而给予观察组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术后疼痛评分为(4.3+1.2)分,舒适度评分是(81.6+5.7)分,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术后疼痛评分为(6.1+1.5)分,舒适度评分是(64.5+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价值显著,可普及.
作者:梁玉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利用醋酸泼尼松龙溶液建立成年日本大耳兔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检测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大耳兔与空白对照组大耳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不同时间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将成活的44只建模成功的股骨头坏死大耳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普伐他汀干预实验1组与非诺贝特干预的实验2组各22只,通过检测大耳兔外周血的脂质水平以及透射电镜检查大耳兔股骨头的病理切片,判断不同降脂药物预防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激素诱导股骨头坏死模型组大耳兔CHOL、TG、LDL、HDL实验后4、8、12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耳兔实验前与实验后4、8、12周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无差异(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用药前与用药后4、8、12周CHOL、TG、LDL、HDL检测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1组用药12周后CHOL、TG、LDL、HDL降低的水平比实验2组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用药12周后,实验1组大耳兔股骨头基本恢复正常,实验2组的大耳兔还处在Ⅰ期股骨头坏死的状态.激素是诱导大耳兔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普伐他汀通过减少骨细胞内脂肪沉积,改善其变性、坏死,从而起到了预防大耳兔骨头坏死的作用.
作者:朱燕;陈凯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传统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外科护理学教学的要求,基于病例的教学法(CBL)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是目前应用为广泛、为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将CBL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缩短临床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运用实践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和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喻征群;蒋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接受哮喘缓解期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基础疗法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基础疗法上于三伏天加用自制咳喘平 布贴穴位贴敷,同时辅以艾灸,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试验组患者哮喘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咳喘平 布贴穴位贴敷法可明显改善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法方便简洁、价廉效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廖培贤;黄结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8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强化常规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应用效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信任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3.02%、79.07%,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较常规护理更好,有提高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作者:廖华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慢性牙周炎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01月~2012年06月收治慢性牙周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两组经治疗,观察组每年牙齿缺失数为0.19±0.0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诊时牙周附着水平、PD以及B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蔡俊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究与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较术前相比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评分上升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优良率为77.78%,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比于传统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春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在早期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确诊治疗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77例,依据疤痕妊娠类型分为孕囊型35例和包块型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测,统计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子宫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情况.经阴道和经腹部超声检测早期诊断子宫疤痕妊娠的符合率分别为84.42%、68.8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测诊断孕囊型和包块型的符合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测在早期诊断子宫疤痕妊娠中具有更为良好的符合率,且可有效提高对疤痕妊娠的鉴别准确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冬玲;刘奕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与子宫全切病理检查结果做对比,探讨子宫内膜采集器取样行细胞学、组织学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脱垂等进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50例.用子宫内膜采集器(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净优)取样分别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常规子宫内膜石蜡切片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的细胞学标本满意率为100%;组织病理学标本满意率为96.00%;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行子宫内膜活检术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胞学检查与术后常规子宫内膜石蜡切片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是100%;组织学检查与术后常规子宫内膜石蜡切片的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是100%.结论 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行子宫内膜活检术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一致.
作者:郑芳;杜莲芳;邵少蔚;谢翠琦;李奇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观察并探讨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将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治疗组患者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用炭(口服),并进行8w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UN、Ccr、UA指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肾衰合剂联合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文婷;杨雄华;叶东梅;王翩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研究采用同步放化疗方式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价值.将5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存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临床疗效(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且1年后患者存活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P<0.05).但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8.0%)显著高于对照组(32.0%)(P<0.05).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升临床疗效、增加患者存活率,在远期食管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向东;张龙;瞿凯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主要是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代谢系统的变化,对手术治疗造成严重影响,可能会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术后恢复效果欠佳等.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是当前临床方面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就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药物调控方法和非药物调控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
作者:王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病死、血管再栓塞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物理治疗对促进产后抑郁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产后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应用帕罗西汀20~40mg/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音乐治疗和穴位按摩治疗,1次/3d.两组患者均治疗4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10d、20d、30d和40d的EPDS评分、PQSI评分、HAMD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EPDS评分、PQSI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帕罗西汀联合物理治疗产后抑郁效果显著,疗效更佳.
作者:谢利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和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24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治疗,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组的各项营养学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的相比改善效果更佳(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的各项维度评分结果也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沪<0.05).腹腔镜下根治手术配合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癌可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率,而且能够对患者生活质量还有营养水平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宛宝生;周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研究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抽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62例在我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硬膜组和全麻组,各31例.全麻组通过单纯全麻进行麻醉,硬膜组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手术情况.通过对比研究得知,硬膜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全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行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能显著降低苏醒期躁动率,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学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溃疡性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5例,腹腔镜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开腹组行开腹胃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且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开腹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较开腹手术疗效更佳,其具有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治疗胃溃疡性穿孔时应首选腹腔镜手术,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许乙威;贾举闻;梁世妙;许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