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培贤;黄结容
目的 探讨贲门癌患者采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贲门癌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49例患者采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观察组患者24h总反流次数和大于5min的反流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贲门癌采用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治疗,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戴金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脑功能的意义.方法 临床纳入70例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HIE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70例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EEG动态监测.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背景活动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SWC)、带宽结合下边界、高上边界以及低下边界等.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aEEG连续性、成熟SWC比例分别为8.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100.0%,不连续性及不成熟SWC分别为91.4%、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均P<0.05).研究组上边界振幅大于对照组,下边界振幅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带宽结合下边界振幅成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进行aEEG监测,可有效对HIE进行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发展.
作者:邓秀初;余碧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传统教学法已经不能满足外科护理学教学的要求,基于病例的教学法(CBL)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是目前应用为广泛、为推崇的教学方法之一.将CBL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缩短临床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运用实践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比传统教学更具有优势和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喻征群;蒋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90例作为脑血管病组,依据疾病类型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另选同期体检科健康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T0)、入院后12h(T1)、入院后3d(T2)、5d(T3)的cTnT水平.脑血管病组患者T0、T1、T2、T3的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T0、T1、T2、T3的cTnT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会引起心肌损伤,导致血清cTnT水平紊乱,检测其水平可有助于医师对急性脑血管病病情进行判断,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月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白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现选择我院2012年10月01日~2015年07月31日就诊的90例白发性气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予以上患者经由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将其中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经由常规的治疗方法;45例患者分为干预组,经由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同时,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经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经过治疗后经由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经过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经由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吴月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实施不同时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脓毒症患者36例作为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病发时间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疾病病发2d以内者为早期治疗组,病发2d以上者为晚期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在基础化的疗法上实施长达3d的高通量血滤治疗,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晚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多于早期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给予脓毒症患者早期高通量血滤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抗炎、免疫抑制状态,值得借鉴.
作者:彭蔚芳;何冬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总结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贫血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选择同一时间段内健康体检的80例非贫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人员血液检验的相关指标.在MCH以及MCV方面,对照组高于其余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BC、Hb以及RDW方面,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以及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BC、RBC/MCV方面,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以及对照组之间有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检验血液中的不同指标可明确诊断贫血,同时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性有助于区分鉴别不同的贫血类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究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测定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往我院分娩的38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是否早产分为对照组(足月分娩)20例和研究组(早产)18例,分析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测定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组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宫颈Bishop评分、宫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下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能够准确预测早产发生几率且重复性好,可以作为预测早产的观测指标在临床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阳子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新生儿则接受间歇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对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展开治疗时,采取持续性与间断性两种蓝光照射方式,均可获得显著疗效,但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对于新生儿而言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观察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为感染性休克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选择我科收治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组顺序以及自身意愿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者为观察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者为对照组,各59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R、CI降低明显,SVRI、乳酸清除率、SvO2则升高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多 胺,去甲肾上腺素可较好的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有效性.
作者:陶云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将收治的68例异常妊娠大出血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为36例和32例,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急救护理干预,B组仪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平均分娩时间、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分娩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值以及产后恶露天数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进行临床急救护理干预可明显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同时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朱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7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三维适形射频消融后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46%;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为15.58±3.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82±4.29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9.04±4.9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4±4.18分.结论对进行三维适形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张媛华;胡湘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对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急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胺碘酮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降低(P<0.05).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胺碘酮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较低,安全有效,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吴轶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325例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中晚期孕妇,对其行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扫描,观察与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四维超声的扫描敏感性比二维超声高,但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四维超声诊断准确性与特异性显著比二维超声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0%,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53.8%,两组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维超声应用于胎儿畸形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作为孕妇的常规检查.
作者:梁亦海;周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自入院起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缩短,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路径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 意度.
作者:曾莹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观察组内镜检查显示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登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应用阿莫西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及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每位患者的用药时间、给药途径、药物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其药物原理.给药1~7d产生不良反应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并且采用口服给药方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静脉滴注途径应用(P<0.05),而在不良反应类型分析中,过敏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其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阿莫西林是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但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恰当的给药途径并控制患者用药时间,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一般状态,降低阿莫西林的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导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与临床溶血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集在本院确诊为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测定其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及其相关溶血证据,如:胆红素(TBIL)、游离血红蛋白(F-HB),对相关数据与G-6-PD活性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在130例确诊患儿中,男122例,占93.85%(122/130),女8例,发病率6.15%(8/130),男性G-6-PD活性缺乏情况明显高于女性(P<0.05);12例临床确诊的患儿黄疸指数正常,1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男性患黄疸数122例(93.85%),女性8例(6.15%),男性黄疸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G-6-PD与TBIL的关系:Logic回归分析显示,speaman值为0.099,P为0.366(P>0.05),无统计学意义;G-6-PD与F-HB的关系:Logic回归分析显示,speaman值为0.129,P为0.296(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蚕豆病患儿溶血与G-6-PD缺乏有关,但溶血程度G-6-PD活性高低无关.
作者:肖生平;刘玉玲;黄晓红;孔宪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将2012年6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试验组患者采取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手术效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手术后SCL-90评分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SCL-90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于世超;何惠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骨折患者自理能力的效果.将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有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自理能力.护理后观察组FIM评分为(104.8±7.5)分,对照组为(85.4±5.6)分,两组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1).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细妹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