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权
肾移植受者为延长肾移植存活的时间,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家庭自我护理是肾移植患者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而需自己采取的一定形式的连续行动,其重要意义必须使患者及其家属达成共识,珍惜生命,自觉实施自我护理措施.医务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走出肾移植术后带来的各种问题,现就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梅;戈阳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对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治疗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用药、用药的方法和用药量的多少,并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对我院5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使用多头孢类药物.在呼吸系统内科治疗患者的感染症状时,一定要事先了解用药的品种、用药的剂量以及用药的频率,避免过度用药或错误用药引起患者的抗药性,降低敏感程度.治疗结束后,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将用药品种、剂量、频率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可靠安全详细的参考.
作者:姜兴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将本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5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随访15个月,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依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评价,恢复状况优秀者20例(60.61%),良好者9例(27.27%),较差者4例(12.12%),优良率为87.8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螺丝钉脱出、断裂、加压接骨板断裂、肱骨头缺血坏死或肩峰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愈合效果,并减少副发病症,使患者肩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刚;陈卫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取介入化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个研究组.观察组40例为单号就诊者,按循证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照组39例为双号就诊者,按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护理.于患者出院前统计其疗效,安全性及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79.5%的总有效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6.9%的护理满意率(P<0.05).在介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丽燕;罗淑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40例肝硬化顽固性性腹水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上的加去甲肾上腺素,B组(20例)在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上的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厄贝沙坦,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尿素氮、肌酐、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腹水量变化.B组总有效率90%(18/20)高于A组75%(15/20)(P<0.05),腹围低于A组(P<0.05),但两组肾功能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爱瑶;陈建勇;章惠芳;章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在我院治疗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发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是氨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血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FINS、2hPG、FBG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NS、2hPG、FBG指标水平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差异均显著(P<0.05).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实行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血糖指标水平,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较少,有益于患者病情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徐菊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骨折术后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良症状的预防效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手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易引起异常出血事件和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给予系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余芳;付霞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用药和康复治疗情况.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患有脑卒中后遗症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和基础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中成药以及康复训练进行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2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82%,治疗后改良Barthe1指数评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和中成药进行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佳;高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疗效.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Mazur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损伤小,术后骨痂形成时间短,踝关节功能恢复佳.
作者:曾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分析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应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行急诊脑外伤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的心率(HR)、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及拔管时(T3)的HR、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应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俊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分析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符合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消化道出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消化内镜方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消化内镜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疗效显著,可及时有效的找到出血组织并进行止血,且治疗周期短、创伤面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尹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1日~2014年3月21日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信封抽取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心率、QT离散度.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9.54 ± 3.08)%,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1.65±3.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经治疗后的心率、QT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症状,在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的同时,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及QT离散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钟伟州;贺五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总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是90.0%,对照组妊娠率是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刘礼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观察安脑丸在脑溢血治疗中的效果.选取诊治的脑溢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ICP)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安脑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及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脑溢血患者联合安脑丸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08例,均予经食道心房调搏术.208例中PSVT 164例,心房扑动23例,心房颤动18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其中PSVT、心房扑动患者行电诱发和终止成功率均较高.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应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治中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立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以便探究更优质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情况.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男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5年2月于本单位住院治疗的1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及分类,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占72.22%;男性乳腺癌患者的ER+及PR+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83.33%、77.78%;且男性乳腺癌患者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Ⅰ级发生率较高(P<0.05).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多见ER+、PR+,且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Ⅰ级发生率高,患者的预后差,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做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作者:占三辉;王鹏;魏维;陈晓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各40例.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泮托拉唑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泮托拉唑组疗效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泮托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药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可取得较好应用效果,但相对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更强,且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曹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以我院治疗的254例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研究组,根据分组分别予以美罗培南和常规抗生素予以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数据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较对照组81.0%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在安全性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美罗培南在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适于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秦鸿;张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86例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伊曲康唑片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伊曲康唑片口服联合氟康唑阴道片阴道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9.1%;研究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1例头昏、恶心;研究组复发率为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研究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伊曲康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虹影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