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瑶;陈建勇;章惠芳;章俊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迅速,临床疗效确切,且肺功能改善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何惠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情况.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多导睡眠图(PSG)各项评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青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将本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术后随访15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随访15个月,患者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依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恢复状况进行评价,恢复状况优秀者20例(60.61%),良好者9例(27.27%),较差者4例(12.12%),优良率为87.8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螺丝钉脱出、断裂、加压接骨板断裂、肱骨头缺血坏死或肩峰撞击综合征等并发症.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愈合效果,并减少副发病症,使患者肩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刚;陈卫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08例,均予经食道心房调搏术.208例中PSVT 164例,心房扑动23例,心房颤动18例,室性心动过速3例;其中PSVT、心房扑动患者行电诱发和终止成功率均较高.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应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诊治中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立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够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雀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1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2015年9月,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案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护理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抢救成功率、Apge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黄仕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有呼吸衰竭以及肺功能严重程度将其分为5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6组的日间肺功能、夜间睡眠以及血气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这60例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02)、低血氧饱和度(LSa02)与FEVI%预计值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TB90则与其表现为负相关;患者日间的血氧分压(Pa02)与平均血氧饱和度正相关,与TB90则为负相关.夜间低氧在轻中度慢阻肺患者中也有着一定的体现,单纯从肺功能状况确定是否需夜间氧疗是远远不够的,日间血氧分压能够为患者的夜间氧疗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周寅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研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要低.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十分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泽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站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64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进行抗结核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服用水飞蓟宾胶囊,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结果 (1)与对照组(GPT:66±23U/L,TBIL:50±15umol/L)对比,观察组治疗后GPT(40±lSU/L)和TBIL(40±5umol/L)明显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GPT和TBIL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68.75%)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明显更高,P<0.05.结论 水飞蓟宾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保护肝细胞,降低肝细胞受损程度,促进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谢锦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和提高血糖达标率的影响.从我县城二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成立社区护理干预小组,对患者实施包括健康讲座,血糖监测,饮食、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等相结合的社区综合护理干措施,对照组按常规给予一般指导.比较两组一年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率.研究起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社区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及控制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降低血糖水平.此方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普及,以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作者:江华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6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ESWT治疗,实验组采用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系统评分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但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3%)低于实验组(93.3%),差异显著(P<0.05).采用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效果优于单纯ESWT疗法,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生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CHD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和CRP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HCY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进展,检测指标水平也在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CHD患者HCY与C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HCY和CRP均可作为CHD的危险预测因子,二者联合检查可准确反映CHD患者病情程度,利于该类病症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
作者:杨云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以便探究更优质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情况.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检查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于我院住院的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37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检测两组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情况.通过比较两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扩张性、坚硬度和颈动脉内斑块发生个数来评估多普勒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的检测情况;通过比较两组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ean)参数来评估多普勒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颈总动脉内径(7.45±1.09)mm、Vmean(23.76±3.83)cm/s较对照组(8.37±1.34)mm、(31.07±4.13)cm/s显著较低(P<0.05),IMT(1.32±0.15)mm、PI(0.79±0.06)较对照组颈(0.86±0.13)mm、(0.71±0.04)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内径(5.72±1.07)mm、Vmean(26.42±3.57)cm/s较对照组(6.63±1.01)mm、(33.24±4.21)cm/s显著较低(P<0.05),I MT(1.18±0.13)mmm、RI(0.76±0.07)较对照组(0.72±0.14)mm、(0.68±0.05)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斑块数(21.34±3.45)个较对照组(9.76±2.38)个显著较高(P<0.05).结论 多普勒检查可用于检测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异常变化,对及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湘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官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官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月经及不良症状等情况.观察组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月经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月经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情况出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官腔镜下电切术的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月经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秦晓梅;朱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出现绕颈脐带胎儿孕妇106例,其中50例缺氧胎儿设为观察组,56例供氧正常胎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彩超对胎儿颈部、游离部脐带螺距进行检测,获得增加率,并实施无应激试验,分析检测、试验结果.观察组胎儿胎心异常率、羊水污染率、螺距增加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脐动脉血流的收缩压/舒张压值以及阻力指数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胎儿大脑动脉血流的收缩压/舒张压值以及阻力指数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彩超在绕颈脐带胎儿宫内缺氧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君;熊大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非成人失神癫痫患者设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脑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对照组患者非特异性异常比例为20.0%,观察组为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正常比例、痫样放电、总异常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在成人失神癫痫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俊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肺炎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时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
作者:朱惠民;李桂成;王盛标;曹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县;张凯忠;梁育梅;周立;吴富广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