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方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李亚县;张凯忠;梁育梅;周立;吴富广

关键词:腹腔镜, 开放手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癌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膀胱癌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具有微创、并发症低等优点,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的8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腹部B超和电子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Qsv/Qpv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B超能够诊断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酶联免疫法和PCR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进展

    肾移植受者为延长肾移植存活的时间,提高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家庭自我护理是肾移植患者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而需自己采取的一定形式的连续行动,其重要意义必须使患者及其家属达成共识,珍惜生命,自觉实施自我护理措施.医务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走出肾移植术后带来的各种问题,现就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梅;戈阳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全腔镜与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全腔镜与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的45例接受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观察组)和40例接受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等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由术后1d的(3.4±1.0)分下降到术后3d的(1.9±0.7)分;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由术后ld的(6.5±1.4)分下降到术后3d的(4.2±1.0)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和腔镜辅助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治疗胃癌的手术,相比较而言,全腔镜胃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的术中出血量较少、切口长度较小、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较轻,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世妙;吴丽玲;许乙威;许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夜间低氧与日间呼吸衰竭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有呼吸衰竭以及肺功能严重程度将其分为5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6组的日间肺功能、夜间睡眠以及血气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这60例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02)、低血氧饱和度(LSa02)与FEVI%预计值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TB90则与其表现为负相关;患者日间的血氧分压(Pa02)与平均血氧饱和度正相关,与TB90则为负相关.夜间低氧在轻中度慢阻肺患者中也有着一定的体现,单纯从肺功能状况确定是否需夜间氧疗是远远不够的,日间血氧分压能够为患者的夜间氧疗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周寅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镇痛药物使用率.

    作者:郑树武;庄丹;庄俊锋;赵少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以便探究更优质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等情况.试验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其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Hybrid Coat在牙齿敏感的临床应用研究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5例牙齿敏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ingle Bond脱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Hybrid Coat脱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分析Hybrid Coat在牙齿敏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个月、3个月后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6.7%和90.0%,对照组分别为88%、观察组84.0%和观察组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ybrid Coat脱敏治疗牙齿敏感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希;胡晓聪;姚如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研究.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60例患者在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其平均住院时间、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腹腔积液减少情况和病灶缩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明显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康复上,能够让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胸腔积液和病灶情况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闵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MRI检查与CT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对比析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常规行MRI检查与CT检查,然后再行关节镜探查手术检查,且将该手术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总结CT检查和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经关节镜探查手术检查表明,本组2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共有48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韧带受损,66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关节腔积液,26例患者明确诊断为骨质改变,60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半月板受损.将关节镜探查手术的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发现,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100.0%,显著高于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0.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检查,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和提高血糖达标率的影响.从我县城二个社区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成立社区护理干预小组,对患者实施包括健康讲座,血糖监测,饮食、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等相结合的社区综合护理干措施,对照组按常规给予一般指导.比较两组一年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率.研究起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社区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及控制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降低血糖水平.此方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普及,以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作者:江华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治疗胆结石的可行性研究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分为双镜组和单镜组各24例.单镜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双镜组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单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对术后康复有益,且可提高结石取净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莉;梁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与单纯ESWT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6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ESWT治疗,实验组采用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arris系统评分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但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3%)低于实验组(93.3%),差异显著(P<0.05).采用ESWT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效果优于单纯ESWT疗法,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生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安脑丸治疗脑溢血疗效观察

    观察安脑丸在脑溢血治疗中的效果.选取诊治的脑溢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ICP)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安脑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及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脑溢血患者联合安脑丸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西药联合中药及高压氧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疗后1、2、4、6w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作者:曾明;张文秀;梁公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牙周病系统治疗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32例牙周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理特征,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全程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牙周系统治疗中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感,配合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其在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周附着水平(AL)等相关指数的降低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牙周系统患者在治疗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焦虑感,配合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袁肖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呼吸科应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呼吸衰竭的87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患儿予以常规的护理,研究组47例患儿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9%,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过程中予以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小兰;林凤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够增强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雀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患者64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组T2、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颅脑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能够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度,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反应.

    作者:汪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乌司他丁和糖皮质激素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随机将120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地塞米松组、甲强龙组及氢化可的松组各30例.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地塞米松、泼尼松及氢化可的松治疗3d.对比三组患者24h、48h、72hAPACHEⅡ评分及清内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蛋白水平.(1)在进入ICU后24h,乌司他丁效果稍好于地塞米松和甲强龙(P<0.05),但是其药效比起氢化可的松要低(P<0.05).在进入ICU并给药72h后,乌司他丁和氢化可的松对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皮质激素药物的效果(P<0.05).(2)氢化可的松和乌司他丁均有对减少血清内两种主要炎症因子的含量较好的3天疗效(与给药前相比,三个时间点的test P均小于0.05).乌司他丁相比于氢化可的松,在症状早期的作用要慢了很多,其整体对IL-6的作用效果甚至与地塞米松类似(P>0.05).甲强龙的治疗效果在四种药物中为微弱,无论早期还是中期(P<0.05).地塞米松对于IL-6的控制效果已经类似于乌司他丁(P>0.05),但是对于TNF-α的控制效果则显著弱于乌司他丁和氢化可的松(P<0.05).结论 (1)进入ICU一天甚至三天后,四种药物的作用趋于相近,但是乌司他丁(UTI)和氢化可的松仍比其他两种的效果稍好.(2)氢化可的松仍是降低血清内炎症分子有效的药物,乌司他丁的药效强于其他两种糖皮质激素,但是稍弱于氢化可的松.

    作者:牛梦玄;王君艳;白栓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