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用药的探讨

姜兴文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 抗感染用药, 用药探讨, 用药种类
摘要:对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治疗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用药、用药的方法和用药量的多少,并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对我院5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使用多头孢类药物.在呼吸系统内科治疗患者的感染症状时,一定要事先了解用药的品种、用药的剂量以及用药的频率,避免过度用药或错误用药引起患者的抗药性,降低敏感程度.治疗结束后,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将用药品种、剂量、频率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可靠安全详细的参考.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

    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的更年期功血、宫外孕、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护理,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36%,护理满意度98.1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1.82%;护理满意度为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男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男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5年2月于本单位住院治疗的1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及分类,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占72.22%;男性乳腺癌患者的ER+及PR+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83.33%、77.78%;且男性乳腺癌患者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Ⅰ级发生率较高(P<0.05).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多见ER+、PR+,且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Ⅰ级发生率高,患者的预后差,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做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作者:占三辉;王鹏;魏维;陈晓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在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出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固定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TC、LDL-C、TG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略低于对照组的9.52%(P>0.05).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固定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继俊;孙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情况.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多导睡眠图(PSG)各项评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青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Ⅳ期胃癌30例临床观察

    观察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Ⅳ期胃癌患者30例入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为17例(56.7%),稳定7例(23.3%),进展6例(20%),总有效率为56.7%;一年生存率为53.33%;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及外周神经毒性.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Ⅳ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可以耐受.

    作者:叶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绝对卧床休息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愈合的影响分析

    观察研究绝对卧床休息对促进脊柱结核患者愈合的影响作用.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对照组则不作要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研究组优良率(97.06%)较对照组(76.47%)高(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脊柱结核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绝对的卧床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对患者愈合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王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分析

    探讨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诊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75例作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其护理满意度是97.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其护理满意度是7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聂君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酶联免疫法和PCR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心脏占位性疾病的超声图像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

    超声分析分别采用自适应半点抑制滤波、基于各项异性扩散法、贝叶斯降噪算法以及基于Contourlet的分辨率分析,比较不同算法在2dB、4dB、8dB、10dB、12dB、16dB下的信噪比(S/N)值,超声图像处理的算法分为Sobel算法、随机场算法、图像切割算法以及活动轮廓模型算法,分析讨论不同算法的的模糊边界的定义能力,分析大和小像素点的数目.在处理心脏占位性疾病时,采用贝叶斯降噪算法时信噪比在2dB、4dB、8dB、10dB、12dB、16dB下的降噪程度明显大于其他三种算法.在不同处理方法对模糊边界定义能力时,Sobel算法检查时小像素点以及大像素点明显小于其他三种.对于心脏占位性疾病的超声图像分析采用贝叶斯降噪算法效果佳,而超声图像处理方法采用Sobel算法模糊边界的定义为清晰.

    作者:林水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的疗效观察

    选取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牙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评价两组患牙根尖周病变和牙根发育状况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效果明显,有效促进牙根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周胜;曾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以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取介入化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顺序分为两个研究组.观察组40例为单号就诊者,按循证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照组39例为双号就诊者,按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护理.于患者出院前统计其疗效,安全性及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79.5%的总有效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6.9%的护理满意率(P<0.05).在介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在确保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护理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丽燕;罗淑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抽搐性电休克与传统性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在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电休克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对照组为56.5%,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4w、治疗后8w,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和PANSS总分等均比对照组低(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突出,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姜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儿童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采用择期手术治疗的儿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序号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按腹腔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方式予以治疗,就手术成功率,手术数据及安全性等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9%略低于对照组100%的手术成功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和29.1%,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儿童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在确保手术成功率的基础上,改善了手术数据及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江长安;杜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治疗胆结石的可行性研究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分为双镜组和单镜组各24例.单镜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双镜组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单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对术后康复有益,且可提高结石取净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莉;梁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作用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疗效.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Mazur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损伤小,术后骨痂形成时间短,踝关节功能恢复佳.

    作者:曾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患儿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湿哕音和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支气管肺炎通过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杜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效果探究

    选取我院1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2015年9月,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案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护理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抢救成功率、Apge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黄仕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共60例,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单侧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干预后血压、颅内压、血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颅内压水平明显更低(P<0.05).(2)与对照组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明显更高(P<0.05).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30%)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更低(P<0.05).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以及推广.

    作者:王冠;黄卫民;施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患者64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组T2、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颅脑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能够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度,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反应.

    作者:汪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部B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的8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腹部B超和电子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宽度和Qsv/Qpv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B超能够诊断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变化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