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治疗结直肠类癌43例

康剑霞;吴建国

关键词:结直肠类癌, 诊断, 内镜下切除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类癌诊断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黏膜隆起性病变、瘤体直径小于1.5 cm、超声内镜检查无肌层浸润,超声或CT检查无转移,疑似结直肠类癌的43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术后3 d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1例,均经内镜及药物治疗痊愈;术后平均随访2.5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结肠镜是结直肠类癌检查的重要手段,超声内镜是重要的辅助检查;对于直径小于1.5 cm、无转移、未侵及肌层的结直肠类癌,行内镜下切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应定期随访。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内扎外凝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痔38例

    痔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我院自2004年6月-2009年5月采用内扎外凝术治疗痔3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增效作用。方法: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在麻醉诱导前20 min静脉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啶注射液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3μg/(kg·h);C组以同样的方式输注生理盐水,全程七氟烷吸入插喉罩全身麻醉。结果:D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BIS值明显低于C组,术后躁动、肢体扭动等不良反应少。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麻醉诱导迅速安全平稳,有效抑制插喉罩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亦可减少七氟烷麻醉后躁动不良反应。

    作者:叶军霞;顾勇伟;周爱君;周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甲璜酸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30例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甲璜酸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将9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麻醉用药为0.45%甲璜酸罗哌卡因20 mL,II组在局麻药中加右美托咪定1μg/kg,III组阻滞完成后即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结果:Ⅱ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Ⅰ、Ⅲ2组(均P<0.01),术中、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Ⅰ、Ⅲ组(P<0.05,P<0.01);III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Ⅰ、Ⅱ两组。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与局麻药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增强甲璜酸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缩短起效时间,延长作用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淑芬;程李健;黄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肺与大肠相表里”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近年来祖国医学中极具代表性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旨在对有关肠源性疾患所致肺部功能障碍或损伤现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挖掘“肺与大肠相表里”现代研究成果所揭示的科学机理,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宋媛;解基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外伤性肾动脉血栓1例

    患者,男性,58岁。因铲车挤压胸腹部2 h入院。当时感觉胸腹剧痛难忍,伴胸闷气急,肢端发冷,无恶心、呕吐,无昏迷史,无头痛、头昏。体检:T 36.5℃,BP 80/52 mmHg,P 68次/min,R 42次/min,神志清,痛苦貌,肢端湿冷。气管居中,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左侧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区叩痛阳性,左肾区叩痛阳性。全腹压痛,板状腹,左上腹明显,有反跳痛,肠鸣音3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肢体活动可,肌力正常,感觉无异常,各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诊胸部CT提示左侧液气胸,肺压缩约5%,两肺挫伤性改变;右侧第9~12肋骨及左侧第11、12肋骨折。上腹部平扫加增强示后腹膜积血,左肾血管显影不佳伴左肾灌注不良;左下腹壁疝考虑;左下腹部皮下软组织挫伤;左侧膈肌损伤考虑;双肾囊肿。腰椎CT提示胸12椎体骨皮质欠光整,腰椎退行性改变。入院诊断为创伤性休克,双侧肺挫伤,右侧第9~12肋骨及左侧第11、12肋骨折,左侧液气胸;后腹膜血肿,空腔脏器破裂?膈肌损伤?左肾挫伤?软组织挫伤。

    作者:王进峰;吴水强;舒文云;孙继才;方金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肛肠病手术后并发症仍难以完全避免。自2006年至今,我们采用中西医疗法预防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曾凡贞;刘金玉;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12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2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行环状切除膀胱颈与前列腺交接处组织,再经尿道腔内等离子切除前列腺,观察术中并发症发生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6±12.6)min,切除腺体平均42 g;术中无前列腺包膜穿孔、膀胱撕裂穿孔、电切综合征等发生;术后3个月IPSS、Qmax、PVR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改良式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时间缩短,出血减少,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邱云桥;孟磊;李信平;刘鸿;陈铭;谢建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Cyclin E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53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和Cyclin E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以同期慢性胆囊炎组织作为对照。结果:p53和Cyclin E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慢性胆囊炎组高,在中-低分化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高分化胆囊癌组织高,与肿瘤有无淋巴转移及肿瘤1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Cyclin E在晚期胆囊癌(Nevin III~V期)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早期(Nevin I~II期)胆囊癌组织高,Cyclin E表达阳性的胆囊癌患者1年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P<0.05)。结论:检测分析p53和Cyclin E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于对胆囊癌进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

    作者:任培土;傅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129例

    目的:评价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29例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中,32例(24.8%)行完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tomy,TLDG),43例(33.3%)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LATG),54例(41.9%)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结果:本组12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196±35.5) mins,术中出血量(150±4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0.7) d,淋巴结清扫数平均(26±4)枚;术后随访13~70个月,15例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死亡4例。结论: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轻、恢复快等优点,有着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沙洪存;洪晓明;倪开元;滕晓平;黄涛;叶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行通便致直肠黏膜破溃出血1例

    患者女,26岁。既往习惯性便秘病史多年。此次7d未排大便,1d前自行于家中用竹筷自肛门插入,抠除硬的粪块,2h前,自觉小腹坠胀不适,便意频繁且有鲜血自肛门口流出,周身乏力,出冷汗,速被家属送来我院,门诊收入院。入院时查体:T 36.8℃,P 120次/min,R 18次/min,BP 8/5 Kpa。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意识尚清,抬入病室,查体合作,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5.2×109/L,RBC:2.9×1012/L,Hb:65 g/L。急诊送入手术室,常规骶管麻醉后,左侧卧位,肛门括约肌松弛后,大量鲜血及血凝块自肛门流出,肛门镜检引出直肠肛管血性液体约600 mL,充分清除后见截石位3点齿线上约4 cm处直肠黏膜破溃长约0.8 cm,可见活动性出血。直视下可吸收线缝合两针。反复检查肠腔,确定无出血,留引流胶管一根置于肠腔黏膜破溃处,术毕包扎。术后密切观察生命指征,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抗炎止血对症治疗。每日肛管局部换药,外用太宁栓一粒。术后第3d便色正常。治疗至术后第7 d,各项指标趋于平稳。转内科继续治疗便秘。

    作者:王连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伤口不愈合51例

    目的:探讨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51例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依据伤口情况采用置管冲洗和外敷中药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1例中总有效率94%,治愈率55%。结论:中药外治法在手术后局部伤口不愈合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刘雅静;宗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髋部骨折26例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效果。方法:对内科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应用髋部后外侧Gibson切口、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髋部骨折26例。结果:随访到25例,18例基本或大部分恢复伤前活动状态,4例需助步器帮助下行走,3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按照Harris评分标准,90分以上7例,80~90分8例,70~79分4例,70分以下3例。结论:伴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髋部骨折可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作者:陈四木;徐卫星;高志朝;郑俊;孟永骏;付悦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配合中药治疗高位肛瘘295例

    目的:观察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584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高位单纯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术,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切开挂线开窗术。治疗组295例术后采用中药口服、熏洗、换药治疗;对照组289例术后未用中药三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一次手术治愈率高、术后肛门部分失禁率低,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

    作者:韩丽君;张效君;李鹏;董岩平;任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转子间骨折文献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及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的临床结果及安全性,明确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特点。方法:系统地回顾2000年1月-2013年1月Medline、Embase、Sciencedirect、OVID、Cochrand Central data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比较PCCP及DHS治疗稳定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准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与DHS相比,PCCP可明显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及输血,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论:PCCP具有明显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优势。

    作者:张庆;卢晓栋;富学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发扬中西并重传统

    甘肃省首届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28-29日在黄河之滨的省会兰州市胜利召开。有近300名医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崔乃强教授莅临致贺并做了学术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石汉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田伟军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王为忠教授、何显力教授、兰州大学刘宝厚教授做了专题演讲。甘肃省首届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6月28-29日在黄河之滨的省会兰州市胜利召开。有近300名医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崔乃强教授莅临致贺并做了学术报告。会议还邀请了中山大学石汉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田伟军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王为忠教授、何显力教授、兰州大学刘宝厚教授做了专题演讲。

    作者:张有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数字的具体要求

    表示特定起点与终点定界的时间段时,起点与终点之间以一字线即“-”为分隔符,而不再用波纹线即“~”表示,如2008-2011年(不再用2008~2011年)。除上述时间段之外的其他计数、计量范围的表示,仍然用波纹线“~”,如2~6 kg。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37℃±1℃不能写成37±1℃。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幂次相同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幂次不能省略,如3×109~5×109不能写成3~5×109,但可写成(3~5)×109。数字的有效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0.42) kg,标准差的1/3为0.14,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1位,故应取小数点后1位,即(3.6±0.4) kg;又如(8.61±0.27) cm,标准差的1/3为0.09,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2位,故应取小数点后2位,即(8.61±0.27) cm。百分数的有效位数要以分母确定:分母<10,不用百分数表示,宜用分数表示,如5/7;分母10~99,百分数到个位,如57%;分母100~999,百分数到数点后1位,如57.0%,其余以此类推。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一次性根治与切开引流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

    目的:比较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将84例小儿肛周脓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后换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均一致。结果:随访半年至3年,一次性根治术治愈率95.3%,切开引流术治愈率88.1%(P<0.05)。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疗效优于切开引流术。

    作者:王帅;孔令玉;于宝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下肢缺血PTA术后再狭窄的中医辨证治疗

    下肢缺血PTA术后再狭窄病机主要分为血瘀证、阴寒证、虚证及热毒证等,防治PTA术后再狭窄应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为主,益气养阴、益气通阳、化痰通络治疗为辅。

    作者:冷梅;李红;李令根;陈文阁;王晋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豚鼠急性胆囊炎对Oddi括约肌的影响

    目的:观察豚鼠急性胆囊炎时Oddi括约肌形态和功能变化,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英国短毛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开腹后浆膜接触电极测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用4/25 powerLab压力转换系统测量胆管内压力;急性胆囊炎组(B组)开腹后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和胆石混悬液诱发急性胆囊炎。饲养10 d后再次开腹测肌电活动和胆管及Oddi括约肌压力,并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B组Oddi括约肌的肌电振幅、肌电簇持续时间、基础压、峰压和收缩频率明显高于A组(P<0.01);与A组比,B组光镜下Oddi括约肌内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组织排列紊乱,有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结论:急性胆囊炎时,豚鼠Oddi括约肌肌电振幅、肌电簇持续时间、基础压、峰压和收缩频率明显异常,病理组织学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和平滑肌组织排列紊乱。

    作者:边国梁;石承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理气开郁法板块方镇痛作用的动态分析

    目的:探讨理气开郁法中药板块方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将15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15组,包括对照组,柴郁汤、芍甘汤、痛泻要方、金铃子散高中低剂量各组,吗啡和布洛芬组,采用45℃、50℃、55℃水浴引致小鼠疼痛模型,动态测定痛阈潜伏期,用药前测定基础痛阈。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柴郁汤、芍甘汤和痛泻要方的镇痛作用以高剂量更明显;柴郁汤对45℃、50℃、55℃水浴的痛阈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柴郁汤高、中剂量在多个时间点上显示出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柴郁汤的镇痛作用较强,作用特点类似于中枢镇痛药或兼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芍药甘草汤、痛泻药方、金铃子散属于作用于外周的镇痛药。

    作者:邢伟;李秀玲;方步武;田在善;吴咸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