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良花
目的:比较应用新型带线锚钉与传统钢丝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髌骨下极撕脱骨折患者回顾性分两组,锚钉组26例,采用缝线锚钉固定治疗,钢丝组20例,采用传统钢丝张力带法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锚钉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低于钢丝组(P< 0.05),术后膝功能恢复显著优于钢丝固定组(P =0.03).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且不需二次手术的优点.
作者:董伊隆;林瑞新;蔡春元;陈文良;杨国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下肢长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如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多种并发症.2002 年6 月-2011 年6 月,我院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86 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园;刘绍武;张洪军;吴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患者,女,53 岁.因反复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伴出血1 年余入院.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不能自行回纳,用手不能托回,以进食辛辣食物后症状尤甚,伴有便后滴血,色鲜红,量不多.肛缘截石位1、7、11 点有皮赘,环肛周内痔痔核脱出,截石位以3、7、11 点为甚,暗红光滑,无溃烂及出血,截石位9 点齿线附近有一肥大肛乳头,大小约0.5 cm×0.5 cm,指诊肿物质软.诊断为混合痔、肛乳头肥大.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外痔、肛乳头切除术.病理检查符合肛乳头肥大,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术后1 周恢复良好出院.考虑手术中已完整切除肥大肛乳头,嘱患者定期复诊.
作者:张锡滔;何剑平;李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应用带蒂筋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19例椎板切除术后患者,采用蒂背部筋膜瓣移植至椎板切除减压术局部缺损区治疗.结果:经5~12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手术疗效优14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带蒂筋膜是一种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材料.
作者:徐生根;祝继明;毛兆光;刘炳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患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自控皮下镇痛在肝脏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肝脏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舒芬太尼3.0 μg/kg,B组,舒芬太尼3.5 μg/kg,C组,舒芬太尼3.8 μg/kg.各组的自控药液中均混合2%盐酸利多卡因200 mg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 mL.分别于术后3 h(T1)、8 h(T2)、24 h(T3)、48 h(T4)及72 h(T5)观察并比较休息及咳嗽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Ramsay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于术前和术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结果:T2~T5与C组比较,休息时A和B组VAS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动时A组VAS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C组比较,A和B组T2~T4 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0比较,A组T1~T3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P < 0.05);与C组比较,A组T1~T3 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P < 0.05),B组T1~T3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不明显(P >0.05).结论:3.5 μg/kg舒芬太尼皮下镇痛,肝脏手术后效果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宏利;雷龙;肖旺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法检测40份大肠癌标本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CPT)单药、两药及三药(全量或半量)应用的敏感性.结果:单药有效的药物依次为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敏感率分别为35.0%、27.5%和20.0%;三药联合应用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两药联合(P< 0.05),三药全量及半量联合应用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 0.05);癌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对3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9).结论:MTT可用于为大肠癌患者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由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的联合应用具有高效协同抑制大肠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董米连;杨磊磊;戴岳楚;杨秀英;叶甫波;廖伟;梅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地佐辛静脉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探讨地佐辛在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下肢骨折手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I组)及吗啡组(E组),观测麻醉前、手术结束时、术后6 h及术后24 h血浆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6 h、24 h多巴胺,术后24 h肾上腺素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 0.05),两组术后各时点镇痛效果均较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I组比E组恶心呕吐明显减少(P< 0.05),I组比E组尿潴留也明显减少(P< 0.01).结论: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一样能减轻应激反应,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舒适.
作者:殷萍;揭园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低位直肠癌、肛管癌,特别是肿瘤的下缘距肛缘2~5 cm T3、T4 期患者,目前仍以经腹会阴切除(APR)手术为主,但术后局部复发率高,5 年生存率低[1],且容易造成直肠穿孔等并发症.我们采用了Holm 等[2]介绍的一种称为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C-APR)的方法,治疗了5 例低位直肠癌, 介绍如下.
作者:李国章;白衣康;李炼松;李良增;谢文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痔患者施行自动套扎术治疗,并与同期行手术治疗的40例比较.结果:自动套扎组治愈率92.5%,创面愈合时间(10.0±2.8)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5%,而手术治疗治愈率75%,创面愈合时间(17.9±2.3)d;并发症发生率62.5%.结论:自动套扎器治疗痔疗效满意,且操作简便,愈合快,并发症少.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广和复杂的一个关节,负重大,活动频繁,损伤机会较多.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8 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健;赵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慢性脓胸患者,在全身基本治疗的同时,分别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胸膜肺切除术、胸壁结核清除术,同时应用中药千金苇茎汤加味煎服.结果:80例患者经平均30d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6.3%.结论:手术配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脓胸,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冯志清;张才柱;曹国平;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措施运用于结肠癌手术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入组条件将50例拟行结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分析比较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所有入组病例均完成实验;观察组比对照组具有较短术后住院天数(t=2.471,P=0.019),术后通气时间较早(t=2.403,P=0.020),术后排便时间亦较早(t=2.547,P=0.01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χ2=135.76,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应用于结肠癌手术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加速消化道功能恢复,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李建胜;张新根;叶敏;何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有研究表明,在手术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能够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疼痛[1].本研究于2010 年10 月-2011年8 月临床观察60 例,旨在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左布比卡因行切口局部浸润用于LC 术后的预防性镇痛效果.
作者:蔡建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Pilon 骨折为胫骨远端经关节面粉碎骨折和腓骨下1/3骨折,由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爆裂,难以恢复平滑的关节面,易发生骨不连、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和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2006 年1 月-2011 年10 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Pilon 骨折97 例,疗效满意.
作者:边红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检测细胞粘附分子(CD44v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探讨CD44v6、PCNA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组间对照的研究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大肠癌患者51例和大肠息肉患者17例,术前认真辨证,术后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各种证型组织中CD44v6及PCNA的表达.结果:息肉组织中CD44v6无表达或呈弱表达,大肠癌组织中CD44v6表达明显增强.大肠癌虚证与实证中有淋巴结转移或全身多处转移的患者,CD44v6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性(P< 0.05),实证占85.7%,虚证占46.2%,而PCNA的表达无差异性(P> 0.05).结论:CD44v6、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特异性.CD44v6作为细胞黏附蛋白分子,同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可能有关,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CNA在大肠癌进展期表达具有特征性意义.大肠癌实证中有淋巴结转移或全身多处转移的患者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虚证中的表达,提示CD44v6及转移倾向与邪气的盛衰相关.
作者:罗明;李建明;陈海生;石传科;张学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尿道会师术是治疗后尿道断裂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手术过程较繁琐,且有加重或再损伤尿道的可能[1].笔者采用自制导引钢丝治疗33 例后尿道断裂患者,取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005 年1 月-2011 年8 月,我院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25 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共50 例,男20 例,女30 例;年龄19~68岁,平均38 岁.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在术后5~7 d,切口有较多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出液培养无细菌生长.其中普外科手术32 例,妇产科手术18 例.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 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种类、手术方式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参黄散对小鼠腹部术后小肠动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取9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模型组、参黄散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再随机分为2、4、6 h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参黄散组小鼠制备成小肠动力障碍模型,假手术组仅行剖腹探查术.造模成功后30 min,治疗组予以参黄散敷脐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以等体积量细沙包敷脐.在2、4、6 h点检测血清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及墨汁推进率.结果:参黄散组在6 h点墨汁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 0.05),血清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在2 h和4 h点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 0.05).结论:参黄散敷脐能改善腹部术后小鼠小肠动力障碍.
作者:张琪;魏星;张杰;裘华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周围神经阻滞常常用于治疗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如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神经阻滞选择的药物主要是酰胺类局麻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阻滞的神经包括: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蝶腭神经节、颈神经根阻滞等.本文就神经阻滞用于治疗头痛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肇端;周汾;余剑波;李文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cute superiormesenteric venous throwbosis,ASMVT)是急腹症之一,临床上极少见,仅占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15%[1].由于发病初期无明显特异的体征,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发展成肠坏死及弥漫性腹膜炎,死亡率极高[2].近年,欧美有作者报道用介入技术(血栓捣碎,导管抽吸,直接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取得效果.我们从2008 年4 月-2011 年5 月收治10 例,采用超声消融方法配合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徐恒;于文慧;王爱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