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庞智东

关键词: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 药物治疗, 新进展, 中西结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进展。通过查阅整理相关资料,再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予以综述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中医、西医及中西结合三种方式。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应根据患儿状况及病情程度,合理选取药物治疗、给药方式及剂量,往往中西结合的疗效更为理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9w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进行治疗具有非常不错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VAS评分和HAMD评分,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洁华;吴晓红;叶圣章;叶伟;李伟雄;聂金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方案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方案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高血压治疗模式,观察组100例接受个性化方案。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状况。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后,观察组体重、饮食结构、生活质量及用药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方案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在社区整体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云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造成影响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取早期胃癌患者159例。对其临床病理因素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例完成手术后于临床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设为A1组。将无淋巴结转移者设为A2组。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体积、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及脉管侵犯程度同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关系。 A2组5年总体存活率为93.53%(130/139),A1组为75.00%(15/20),A2组明显高于A1组(P<0.05)。结论肿瘤体积、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及脉管侵犯程度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针对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需要研究有效方法给予临床干预。

    作者:王本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诊断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0例发病在48h以内的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期5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 ̄CRP水平。分析研究组hs ̄CRP水平改变与ACI病情程度的关系,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 ̄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hs ̄CRP水平随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 ̄CRP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hs ̄CRP水平改变对ACI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劲松;秦汝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入院进行痔疮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应用药物涂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76.7%和总有效率95%,均高于对照组55%和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涂敷法。中药熏洗法操作方面,效果显著,临床适用性较好。

    作者:李厚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治疗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治疗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 A组采取经皮肾镜治疗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传统的输尿管或肾脏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尿液转清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尿液转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常见并发症上相比较,试验组患者各型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相关数据上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输尿管或肾脏切开取石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经皮肾镜法对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降低各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整体上提高疗效和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东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白虎汤降低光动力抑制恶性肿瘤副作用的研究

    根据收治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光动力疗法(PDT),并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服白虎汤加减;对照组28例采用西药疗法,术后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及消炎治疗。对照组发热13例,发热率为46.43%;疼痛27例,疼痛率为96.43%。出现光敏性皮炎7例,发生率为25%。局部水肿28例,发生率为100%。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为(11.2±1.86)×109/L。治疗组发热11例,发热率为27.50%;疼痛33例,疼痛率为82.50%。出现光敏性皮炎5例,发生率为12.50%。局部水肿28例,发生率为100%。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为(14.7±2.61)×109/L。两组对比,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白虎汤加减对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具有降低治疗副作用的效果,可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姜恩平;王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达帕林凝胶和中药内服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结合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痊愈率分别为23.3%和1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结合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志飞;王风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社区重性精神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技术与干预

    目的:重性精神患者在社区防治与管理中,强化其危险行为早期识别和紧急医疗处置,防止疾病复发,大限度降低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和减少患者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方法选择国家卫计委686项目江西示范区城市(南昌市东湖区)与农村(上饶市信州区)两个示范点截至2012年6月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城市、农村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干预组用自制的《精神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评定表》进行定期评估,并对不同评估级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医疗干预,将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年住院次数及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的危险行为等级明显降低,与干预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重性精神患者管理中,定期进行危险行为早期识别与评估,并早期配合相应医疗干预,可有效减少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率,同时可减少患者年均住院次数和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此研究为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近静;余雪虎;陈宪生;方美华;王谋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将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甘露醇脱水、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胞磷胆碱营养神经、立普妥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亚低温治疗、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100ml、2次/d、静点。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李兆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将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骨科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患的沟通,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高血压226例的效果观察

    以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2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比单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志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38例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肝功及血糖改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外还对患者进行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护理后检测患者的肝功及血糖情况,并与只采用常规降糖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护理后试验组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白蛋白(AL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护理干预对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肝功及血糖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显著提高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赖万玉;黄继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明确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其中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的有45例,作为治疗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的有4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两组病例在根治率以及淋巴结清除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情况上,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上能够达到同传统开胸手术一样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等特点,同时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减少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仇丽敏;柏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于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血流突然急剧减少或完全被阻断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小板在血栓形成、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现对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在AC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贵荣;刘连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风恢复期中医气虚血瘀型量化标准的探讨

    目的:中风恢复期中医气虚血瘀型量化标准的研究。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来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的住院、门诊的30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气虚血瘀组和非气虚血瘀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针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候积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治疗前后都发生了现在的变化,并且两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也得到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患者恢复期采用中医针药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疗效。

    作者:李敏;曾科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胰岛β细胞C肽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胰岛β细胞C肽释放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分成正常体重OSAHS组(A组)、肥胖OSAHS组(B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人群组(C组)为对照组,均进行胰岛β细胞C肽检测,观察在嗜睡率、C肽水平和葡萄糖水平上变化情况。结果 A组正常率72%,总嗜睡率28%;B组正常率54%,总嗜睡率46%;C组正常率4%,总嗜睡率9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时三组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糖后30、60、120、180min C组和A、B组在C肽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在服糖后30、60、12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糖后18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空腹、餐后葡萄糖水平上和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空腹、餐后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胰岛β细胞会出现受损,增加糖尿病发生率,在临床上要注意血糖变化。

    作者:余志辉;邵礼成;林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表面激素吸入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亦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秦汝丽;罗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焦虑和分娩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改善情况和分娩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阴道分娩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妇焦虑心理反应,改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面瘫患者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外线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8,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患者(u>ua,P<0.05)。结论脑卒中面瘫患者应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谭荣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