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治疗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许东绍

关键词: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皮肾镜治疗术, 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摘要:目的: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治疗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 A组采取经皮肾镜治疗术进行治疗;B组采取传统的输尿管或肾脏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尿液转清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尿液转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常见并发症上相比较,试验组患者各型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相关数据上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输尿管或肾脏切开取石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经皮肾镜法对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降低各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整体上提高疗效和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诊断的临床意义,了解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0例发病在48h以内的ACI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期5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 ̄CRP水平。分析研究组hs ̄CRP水平改变与ACI病情程度的关系,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s ̄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hs ̄CRP水平随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 ̄CRP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hs ̄CRP水平改变对ACI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罗劲松;秦汝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开腹与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156例,数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31.04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9.266,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2.967,t=14.89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χ2=18.743,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孝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入院进行痔疮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应用药物涂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76.7%和总有效率95%,均高于对照组55%和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中药熏洗法治疗痔疮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涂敷法。中药熏洗法操作方面,效果显著,临床适用性较好。

    作者:李厚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穴位敷贴对妇科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4年6月~9月收治的100例进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妇科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敷贴进行干预。结果试验组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的总有效为9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总有效为70.0%。且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距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穴位敷贴可促进妇科手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效果良好。

    作者:区悦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方案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方案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高血压治疗模式,观察组100例接受个性化方案。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状况。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后,观察组体重、饮食结构、生活质量及用药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方案干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在社区整体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云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及护理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胃炎总有效率78.33%(χ2=7.2115,P=0.0072),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相比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全方位针对性的护理,能极大程度促进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值得在今后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借鉴参考。

    作者:施江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观察

    将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伐他汀钙与氢氯吡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及IMT(颈动脉内 ̄中膜的厚度)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斑块面积、斑块厚度以及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在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丽娟;胡怡勇;邓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抢救和护理,试验组采用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及病死率。结果试验组抢救时间(17.01±5.34)min、抢救费用(293.99±91.01)元、住院时间(17.51±3.34)d、肺感染发生率7.5%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9.98%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试验组的肾功能不全和应激性溃疡、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捷护理路径在抢救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过程中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减低急救费用,减少病死率,具有较好的急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亚珍;付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类中药临床合理使用分析

    统计活血化瘀类中药使用情况,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临床合理性应用相关因素。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频率高的科室为妇科及心血管科,中药饮片使用频率前3位分别为桃仁、红花、丹参,中成药针剂使用频率前3位分别为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部分医师活血化瘀类中药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应制定临床合理应用解决方案。

    作者:黄晓巧;洪笃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3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结13例发生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加患者基础护理、术后专科护理、疼痛管理及出院后安全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护理知识和方法。本组患者未发生皮肤压疮、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基本恢复行走能力。

    作者:杨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结合地佐辛应用于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结合地佐辛与单一舒芬太尼应用于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行上腹部或髋关节置换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术后给予不同的镇痛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内各时间点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48h内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结合地佐辛应用于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霭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肽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肽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22例)与ACS组(98例),按冠脉病变的支数将ACS组划分为单支组(32例)、双支组(40例)、三支组(23例)、左主干组(3例)。采用 ELISA 法测定所有患者发病后0~3h、3~6h、6~12h的血浆肽素水平,分析肽素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ACS组肽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S组在0~3h内的肽素检测水平高,与6~12h肽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组肽素水平高于单支、双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主干组肽素水平高于与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肽素水平能够反映ACS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心肌缺血的状况,可以作为诊断及评估ACS病情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骁;陈然;程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造成影响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取早期胃癌患者159例。对其临床病理因素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例完成手术后于临床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设为A1组。将无淋巴结转移者设为A2组。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体积、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及脉管侵犯程度同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关系。 A2组5年总体存活率为93.53%(130/139),A1组为75.00%(15/20),A2组明显高于A1组(P<0.05)。结论肿瘤体积、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及脉管侵犯程度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针对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需要研究有效方法给予临床干预。

    作者:王本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

    选取治疗的64例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碳酸锂治疗,对照组加用氯氮平,观察组加用利培酮,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两组HAMD、BRM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TESS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和BRMS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可以显著改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海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比索洛尔、螺内酯治疗,共治疗12w。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脏彩超相关参数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Ds、LVEDd显著下降,LVEF显著增高(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索洛尔联合螺内酯是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心脏彩超相关参数,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晓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选择收治的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单行西医治疗,对照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为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对照组为4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治疗方式,可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辅助治疗对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辅助治疗对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作用效果,以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75%),经χ2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EF变异率、FEV1、SaO2等各项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辅助治疗老年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标,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李贞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三七总皂甙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干预的临床研究

    61例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黄芪注射液20ml和血塞通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4w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动脉压比值及血清ET ̄1、CRP、MMP ̄9 含量水平。治疗组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3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踝/肱动脉压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无明细变化;治疗组血清ET ̄1、CRP 及MMP ̄9 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黄芪注射液联合三七总皂甙治疗能明显改善2 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降低血清 ET ̄1、CRP 及MMP ̄9 含量水平有关。

    作者:宋发友;况月怀;杨光勋;宋涛;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9w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红光照射进行治疗具有非常不错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发生率、VAS评分和HAMD评分,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洁华;吴晓红;叶圣章;叶伟;李伟雄;聂金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奥曲肽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等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好,能减轻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望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