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32例疗效分析

杨家恒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积液, 疗效分析
摘要: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手术,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征新生儿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胎龄28~33w者30例,34~37w者34例,>37w者28例。全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不同胎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恢复情况及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结果胎龄>37w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其它两组的80.0%和85.7%(P<0.05);治疗后24h,胎龄为>37w的新生儿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28~33w及34~37w,胎龄34~37w的PCO2和OI显著低于28~33w(P<0.05);胎龄为>37w的新生儿CAPA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一效果在胎龄为>37w的新生儿中为显著。

    作者:许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虽然锁定钢板治疗费用较高,但是其具有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创伤性小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晶;孔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

    选取86分正常人血清标本,分别在室温下保存1、3和6h,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8项检查,观察比较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其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室温条件下保存1h的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有所变化,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存3h、6h后的GLU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存3h、6h后的血清标中ALT、AST、K+、Na+检验结果略高于未放置标本,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保存1h、3h后的BUN、TBIL、DBIL结果较未放置标本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6h后BUN、TBIL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采集后,除有特殊需要外,应尽量在2h内对标本进行检测,长时间的放置可能会导致标本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导致临床诊疗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医疗事故。

    作者:余德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及对血清TNF ̄α影响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7.5%,远好于对照组的70%、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更低(P<0.05)。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TNF ̄α水平,促进治疗效果及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德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和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随访3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3.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辉琼;马松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手足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路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在患者经过了护理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了护理后均得到了较好的护理,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对手足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恢复时间也明显更好,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也更好,在临床上值得推行。

    作者:冯钲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242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另选同期收治的88例非冠心病设为非冠心病组。采用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指标,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并对其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组;而两组叶酸、维生素B水平无明显差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升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促进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潘力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38例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我院跟小榄人民医院近2年收治的38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106.8±10.4min,术中出血量240~1300(528.6±53.8)ml,术中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未发现继发感染和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引流量35~400(108±63.5)ml,住院时间6~18(10.5±3.6)d。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术后效果显著,手术具有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德华;张伟耀;梅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PICC置管治疗并发症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很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2.5%和2.5%,对照组分别为71.2%和18.8%,观察组很满意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不满意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季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选取本院急诊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并发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溶栓成功率比较(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取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少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中应用。

    作者:张文娣;林琼申;刘倩如;席惠玲;周鹏;刘香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腹膜炎手术探查程序及注意要点

    急性腹膜炎是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明晰急性腹膜炎患者手术探查程序和注意要点,是确保病人尽快痊愈的有力保障。

    作者:崔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颞叶皮层入路与外侧裂入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实施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实施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远期疗效等指标,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95%比例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而术后血肿清除率<80%比例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ADL1 ̄2级比例为69.05%显著高于对照组34.21%,远期疗效ADL3级比例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7.37%(P<0.05)。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24h颅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同时显著提升患者远期疗效术后六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手术方案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伟;张学军;王东挺;蔡文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 和HbAlc 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4%,对照组为5.8%,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能够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病情,降低FBG、PBG和HbAlc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萍;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回顾分析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87个动脉瘤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即时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复发情况以及再次治疗的效果。结果除了1个动脉瘤由于血管扭曲得十分严重,导致微导管都不能沿着血管送到需治疗的动脉瘤腔而没能完成介入手术,余下的动脉瘤都成功的进行了介入栓塞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有3例血栓性事件出现、3例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2例出现了永久性的并发症。在长时间随访期间复发4例,并全部接受再次治疗。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早期介入栓塞治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黄乾荣;肖绍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体会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8±14.3min、手术切口为4.8±0.7cm、术中出血量为19.3±8.1ml、住院时间为4.6±0.9d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江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对78例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DWI序列及T2WI序列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其它序列的扫描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超急性11例病例中,T2WI扫描均为阴性而DWI序列除1例外其余10例均表现为高信号,阳性率为90.9%;在急性期67例中DWI均为高信号,阳性率100%,而T2WI序列的阳性率为89.5%。 DWI技术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婷;白艳;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25个月后,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效果好,优良率高达90%,而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有8例,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嘉;夏暴权;陈穗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管取石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能有效提高胆道结石患者的取出率,且对患者伤害较小,值得推荐。

    作者:张奇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和管理的效果观察

    回顾性分析本社区实施社区治疗与管理的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实施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化、血压控制率、体重控制率、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社区治疗与管理后,患者的吸烟率、饮酒率明显降低,相较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后血压控制率与体重控制率明显提高(P<0.05),而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与实施前相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治疗与管理,可明显改善吸烟率与饮酒率,同时降低血压水平,改善体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余华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受损相关性探讨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等改变情况,观察高胆红素对心肌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的TSB、DSB、CK、CK ̄MB以及LD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儿治疗前22例肌钙蛋白检测为阳性,治疗后全部转阴。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心肌受损程度加重,且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一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就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心肌酶会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而降至正常。

    作者:张桂花;刘秀芳;周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