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38例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观察

许德华;张伟耀;梅锋

关键词:腹腔镜, 脾切除术, 外伤性, 脾破裂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跟小榄人民医院近2年收治的38例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时间106.8±10.4min,术中出血量240~1300(528.6±53.8)ml,术中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未发现继发感染和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引流量35~400(108±63.5)ml,住院时间6~18(10.5±3.6)d。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术后效果显著,手术具有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聚维酮碘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拭净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进行切口冲洗,并拭净切口。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以及切口的愈合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1.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计敏利;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结核早期应用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肺结核早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5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同时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痰查结核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结核抗体及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对比两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PCR阳性率,同时分析各检查方法对肺结核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A 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 PCR 阳性率分别为23.08%、48.08%、86.54%及67.31%均明显高于B组的0%、23.33%、6.67%及13.33%(P<0.05)。且在A组中,结核抗体明显高于痰查结核菌、PPD及PCR阳性率(P<0.05)。经ROC分析显示,PPD、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均有诊断价值(P<0.05),且结核抗体阳性的诊断价值更显著(P<0.05)。结论 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均可作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指标,且以PCR阳性率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李宏彬;张丽云;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逆行胆囊切除术和大部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87例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大部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逆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胆囊切除术较大部胆囊切除术安全性高,并发症低,对胆囊切除难度较大患者有显著优势,对医生技术要求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灿;沈雄山;李卫民;邱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前置胎盘类型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根据前置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3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3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8例,分析比较三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等。结果完全性组孕妇平均年龄33.5±2.5岁、孕次3.5±1.6次以及剖宫产史比例37.50%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及边缘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高于边缘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75.00%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而部分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46.67%明显高于边缘性组17.86%,三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交叉,要加强产前保健与监护,做好充分准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4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将其作为判定临床疗效的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48%(19/21),对照组为66.67%(14/2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内固定疗效,是临床中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匡忠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探析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两组44例。B组予以蓝光治疗方案,A组则在B组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疗法。比对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其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A组痊愈39例,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B组的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P<0.05);A组黄疸消退用时9.5±2.2d,低于B组的16.2±6.2d(P<0.05)。对患病理性黄疸的新生患儿予以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蓝光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宗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颞叶皮层入路与外侧裂入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实施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实施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远期疗效等指标,分析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95%比例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42.10%,而术后血肿清除率<80%比例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ADL1 ̄2级比例为69.05%显著高于对照组34.21%,远期疗效ADL3级比例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7.37%(P<0.05)。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相对于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24h颅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同时显著提升患者远期疗效术后六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手术方案具有可行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伟;张学军;王东挺;蔡文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两种稀释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上面部动力性除皱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浓度为50U/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B组患者采用浓度为25U/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药物起效时间为5.5±1.4d和5.2±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为17.8±3.7w和9.2±2.5w,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部位除皱治疗时,使用50 U/ml稀释浓度,可以提高疗效持续时间;多个部位除皱治疗时,使用25 U/ml稀释浓度,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根除HP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5例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传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试验组患者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HP根除率(96.00%)优于对照组(72.73%),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1.84%),两组间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根除HP的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临床治疗中合理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志凌;姚凡保;黄仕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虽然锁定钢板治疗费用较高,但是其具有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创伤性小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晶;孔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参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等均明显较优(P<0.05);且试验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参照组(19.35%),其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参照组(61.29%),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加孜腊·吾腊勒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32例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手术,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家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受损相关性探讨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等改变情况,观察高胆红素对心肌的影响。结果治疗后的TSB、DSB、CK、CK ̄MB以及LD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儿治疗前22例肌钙蛋白检测为阳性,治疗后全部转阴。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上升,心肌受损程度加重,且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一旦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就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心肌酶会随着高胆红素血症的治愈而降至正常。

    作者:张桂花;刘秀芳;周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常规凝血指标及D ̄二聚体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产妇。按照产后出血量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36例,出血量<500ml;A组患者25例,出血量500~800ml;B组9例,出血量>800ml。分别检测3组患者在产前后的常规凝血指标(PT、APTT、TT、Fg)以及D ̄二聚体。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产时,A、B组的D ̄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A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产前PT、APTT、TT水平明显升高(P<0.05),Fg水平降低明显(P<0.05);产后,两组产妇的常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D ̄二聚体升高明显(P<0.05)。且每组产妇在产后的Fg水平升高明显,D ̄D下降明显。对患者产前、产后进行常规凝血指标和D ̄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DIC的发生以及对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便隐血检测试纸法的试验效果观察

    采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粪便标本80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份,试验组未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对照组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予以便隐血检测试纸法,行试验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标本分别进行检查的阳性诊断率。结果试验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23例(57.5%);而对照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1份便隐血检测试纸法检测阴性患者标本分别加入血液标本,再次检测,便隐血检测试纸法均为阳性。便隐血检测试纸检验安全卫生、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临床具有一定运用价值,但极易受药食等因素影响干扰。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妊娠中晚期合并亚临床甲减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分娩的62例妊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时期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和低体重胎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亚临床甲减极易诱发妊娠并发症,因此,要加强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妇女意识,早筛查、积极治疗,保护妇女健康和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状况。

    作者:梁春燕;张小玲;张雪梅;陈瑞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对78例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DWI序列及T2WI序列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其它序列的扫描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超急性11例病例中,T2WI扫描均为阴性而DWI序列除1例外其余10例均表现为高信号,阳性率为90.9%;在急性期67例中DWI均为高信号,阳性率100%,而T2WI序列的阳性率为89.5%。 DWI技术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婷;白艳;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与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锁定型钢板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25个月后,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效果好,优良率高达90%,而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有8例,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手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罗晓嘉;夏暴权;陈穗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序贯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入点,对照组继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改为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序贯通气有效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频率等,是非常理想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丰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及对血清TNF ̄α影响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7.5%,远好于对照组的70%、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更低(P<0.05)。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TNF ̄α水平,促进治疗效果及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德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