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忠武
采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粪便标本80份,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份,试验组未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对照组遵医嘱控制药物及饮食,予以便隐血检测试纸法,行试验对照,比较分析两组标本分别进行检查的阳性诊断率。结果试验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23例(57.5%);而对照组便隐血检测试纸法阳性8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1份便隐血检测试纸法检测阴性患者标本分别加入血液标本,再次检测,便隐血检测试纸法均为阳性。便隐血检测试纸检验安全卫生、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临床具有一定运用价值,但极易受药食等因素影响干扰。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并拭净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进行切口冲洗,并拭净切口。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以及切口的愈合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1.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聚维酮碘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且不良反应较小,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计敏利;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胎龄28~33w者30例,34~37w者34例,>37w者28例。全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不同胎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恢复情况及机械通气、氧疗及住院时间。结果胎龄>37w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其它两组的80.0%和85.7%(P<0.05);治疗后24h,胎龄为>37w的新生儿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28~33w及34~37w,胎龄34~37w的PCO2和OI显著低于28~33w(P<0.05);胎龄为>37w的新生儿CAPA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这一效果在胎龄为>37w的新生儿中为显著。
作者:许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将其作为判定临床疗效的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48%(19/21),对照组为66.67%(14/2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内固定疗效,是临床中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匡忠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32例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同样例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β ̄HCG变化及手术和预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β ̄HCG恢复时间、月经来潮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氨蝶呤联合宫腹腔镜监测行刮宫术治疗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临床疗效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短,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思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率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大(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为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付华;杨芬;彭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2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水平、焦虑状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水平、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55.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红;聂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4例。试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参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吉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0年8月1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抚触护理。该院对两组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摄入量等指标进行了相关的对比与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哭闹时间减少、睡眠时间延长、摄入奶量增强、体格发育迅速。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更为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探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TIA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TIA终止小于1d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凝血指标PT、APTT和F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李莉;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3月~2104年5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8w。利培酮初始剂量1mg/d,大剂量为6mg/d;奥氮平初始剂量为5mg/d,1周内增至10~15mg/d,大剂量25mg/d;所有患者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总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及震颤。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嗜睡及体重增加。在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均轻微,奥氮平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侯占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重度病毒性肝炎组各40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通过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浓度)差异探析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病情加重,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升高,血小板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随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降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下降。病毒性肝炎会引发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改变,并且和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明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87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治疗措施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踝动脉与肱动脉血压比值(ABI)、足趾皮肤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ABI、足趾皮肤温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足趾皮肤温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为切入点,对照组继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改为无创性双水平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之间各项指标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序贯通气有效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和医疗费用;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频率等,是非常理想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蒋丰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的PVP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d、3d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各部位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CT引导下行PVP治疗可显著增强OVCF患者椎体力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洪波;彭扬国;袁焕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CT和X线胸片技术进行检测,就两种检测技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扫描准确率为89.1%,明显高于X线胸片的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扫描技术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内以及肺门区肿块的显示更为明确和清晰(P<0.05)。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分辩率较高,扫描层次更为清晰,且便于操作,更好地支持了临床诊断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余其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24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取得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FINS和HOMA ̄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共发生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致使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平稳控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王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第5d的全血胆碱酯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均较第1d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试验组治愈率96.67%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有效性高,降低患者死亡率,可考虑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余栋栽;温嘉强;谭家香;吴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09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44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2例。对照组患者除了禁食和胃肠减压外,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抑制胰腺酶的活性等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ERCP进行诊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生化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RP水平、TBIL水平、GGT以及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胆红素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急性肾衰竭、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中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79.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更明显,并发症更少,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威;夏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9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雾化治疗。研究组分为A、B、C组。 A组给予0.3%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 B组给予0.45%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采用气道雾化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其中以0.45%氯化钠注射液效果佳。
作者:陈赞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