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浓度氯化钠注射液气道雾化治疗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体会

陈赞钢

关键词:不同浓度, 氯化钠注射液, 气道雾化, 婴幼儿, 肺炎, 体会
摘要: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9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雾化治疗。研究组分为A、B、C组。 A组给予0.3%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 B组给予0.45%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采用气道雾化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其中以0.45%氯化钠注射液效果佳。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比较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84例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其中冠脉造影阴性患者有15例,阳性有69例;另外有66例患者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阴性,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3例,阴性43例,经比较分析得出,大于65岁的女性患者中,其冠脉造影阳性率与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一致(P>0.05),男性患者中,相比预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冠脉造影阳性率均高(P>0.05)。56~65岁年龄组以及45岁以下的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相比于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阳性率,其冠脉造影阳性率均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处于45~55岁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率相比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且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会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经我院研究比较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是其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实用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应广泛运用。

    作者:张春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常糖链糖蛋白在食管、胃、大肠癌前病变中的相关研究

    异常糖链糖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是肿瘤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放的糖蛋白和钙-组蛋白复合物的总称,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类物质向血液排放,并较多地存在于外周血液。研究表明,TAP在消化道癌前病变中有较高表达。现就TAP在食管、胃、大肠癌前病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科;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腹膜炎手术探查程序及注意要点

    急性腹膜炎是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明晰急性腹膜炎患者手术探查程序和注意要点,是确保病人尽快痊愈的有力保障。

    作者:崔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ET/CT联合MRI在鼻咽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MRI检查;观察组在MRI的基础上行PET/CT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误诊率和漏诊率。PET/CT联合MRI鉴别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高于MRI检查,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明显低于MR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T/CT联合MRI可提高鼻咽癌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可为鼻咽癌的鉴别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24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取得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FINS和HOMA ̄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共发生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致使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平稳控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王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

    目的:探讨肺结核早期应用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肺结核早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5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同时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痰查结核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结核抗体及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对比两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PCR阳性率,同时分析各检查方法对肺结核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A 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 PCR 阳性率分别为23.08%、48.08%、86.54%及67.31%均明显高于B组的0%、23.33%、6.67%及13.33%(P<0.05)。且在A组中,结核抗体明显高于痰查结核菌、PPD及PCR阳性率(P<0.05)。经ROC分析显示,PPD、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均有诊断价值(P<0.05),且结核抗体阳性的诊断价值更显著(P<0.05)。结论 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均可作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指标,且以PCR阳性率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李宏彬;张丽云;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7例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治疗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稳定骨折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吴新基;钟少华;张朗仪;许佑燎;黄志华;赖罗新;甘瑞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通心络治疗4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降血压、抗心绞痛、对症支持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脂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心电图检测总有效率为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常规抗心绞痛、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通心络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梁永;游东;敖小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92.5%(37/40),与对照组的95.0%(38/40)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邹慕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DHS与PFNA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2例中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各31例。A组接受PFNa治疗,B组接受DHS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内所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25.84%,B组为6.46%,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同时术前两组各项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手术6个月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 PFNa治疗可有效的改善中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小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实施保守治疗后有效率为80.0%,溃疡复发率为35.0%,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0.0%,溃疡复发率为10.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保守治疗而言,手术治疗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它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溃疡复发概率,另一方便,它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效果显著,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孙大华;陈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性

    使用GElog9三维超声诊断仪对6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孕妇进行诊断,同时以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孕妇进行超声图像的重建。仔细观察脐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胎心率、羊水及胎动指标对超声结果进行诊断。结果胎动异常、胎心率作为鉴别指标可以判断胎儿缺氧情况及其缺氧程度;胎儿宫内窘迫多因羊水、脐带异常的影响而发生。三维超声检测胎儿脐带血管解剖结构的图像重建十分清晰,与二维超声相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三维超声显示脐带血管解剖形态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其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符合率为100%。临床应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可以预防宫内窘迫的发生,提高提高胎儿存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言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氯化钠注射液气道雾化治疗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9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气道雾化治疗。研究组分为A、B、C组。 A组给予0.3%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 B组给予0.45%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P<0.05)。婴幼儿肺炎采用气道雾化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其中以0.45%氯化钠注射液效果佳。

    作者:陈赞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薄芝糖肽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静脉联合滴注薄芝糖肽注射液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和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阳;朱家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前置胎盘类型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根据前置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3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3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8例,分析比较三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等。结果完全性组孕妇平均年龄33.5±2.5岁、孕次3.5±1.6次以及剖宫产史比例37.50%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及边缘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高于边缘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75.00%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而部分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46.67%明显高于边缘性组17.86%,三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交叉,要加强产前保健与监护,做好充分准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75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咽喉部喷雾麻醉,观察组采用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后、经声门、活检及刷检、镜检结束等不同时间点血压、脉搏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62.2%)(P<0.05);两组在镜检过声门、活检时血压、心率均较术前增高,且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SpO2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较常规局麻效果显著,且对生命体征指标影响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跃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53例AECOPD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的PCT、CRP、WBC、ESR变化水平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CRP和PCT治疗出现明显下降,其差异显著(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WBC和ESR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OPD患者炎症发生过程中,CRP和PCT直接参与其中,因此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显示,因此在临床要对患者的CRP和PCT实时检测,以确保准确把握患者疾病发展,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WBC和ESR在COPD患者疾病发展中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的影响

    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IgE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试验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IgE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并能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及对血清TNF ̄α影响的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7.5%,远好于对照组的70%、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更低(P<0.05)。来氟米特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明显降低了患者血清TNF ̄α水平,促进治疗效果及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德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和常规方法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30min后30%好转;治疗24h后65%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72h后NT ̄proBNP指标为(1636.3±53.5pg/mL)、LVEF指标为(0.60±0.13)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症心力衰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位华;卿国忠;陆煜;杨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