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的影响

周振琴

关键词:消风散加减, 针灸, 慢性荨麻疹, IGE水平
摘要: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IgE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试验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IgE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并能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心脏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预防探讨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禁忌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PCI治疗,试验组则在抽吸血栓后行PCI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与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管开通时间以及PCI术后死亡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冠脉内形成微血栓状况与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有直接关联,临床通过抽吸血栓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熊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8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临床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H、PaO2以及PaC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引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作者:徐旭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32例疗效分析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手术,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家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剖宫产史病患良性囊肿阴式附件手术临床观察

    回顾分析我院阴式附件手术89例、腹腔镜附件手术76例、开腹附件手术65例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阴式手术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等与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白细胞计数、止疼药应用、排气时间、住院日期及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相和开腹手术组(P<0.05)。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相比,附件良性囊肿的阴式附件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机体舒适度高、住院时间短、经济等优点,应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祖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5例腹腔镜卵巢囊肿患者。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单极电凝止血组、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各4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激素(E2、LH、FSH)水平的变化、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月经紊乱情况。结果单极电凝止血组患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于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患者(P<0.05);单极电凝止血组患者月经紊乱的发生率高于镜下缝合组、超声刀组患者(P<0.05)。在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损害,可降低E2水平,升高FSH、LH水平,增加患者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与月经紊乱的可能。

    作者:黎婧琳;黄翠翠;黎金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聚维酮碘栓治疗不孕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进行阿奇霉素常规治疗联合聚维酮碘栓治疗,两组均治疗1w,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7%、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CT和X线胸片技术进行检测,就两种检测技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扫描准确率为89.1%,明显高于X线胸片的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扫描技术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腔内以及肺门区肿块的显示更为明确和清晰(P<0.05)。在中央型肺癌临床诊断中,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分辩率较高,扫描层次更为清晰,且便于操作,更好地支持了临床诊断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余其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测意义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分别设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所有患者均收集病史,测定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酸。结果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比非脑梗死组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FT3降低,LDL ̄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是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高血压病史是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提示FT3在正常值范围内增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可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雷;吴文君;徐南飞;马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胃肠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2007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6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过程中再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年后,两组生存率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2年和3年后,研究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并且,两组并发症不具差异性(P>0.05)。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尹会义;于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核抗体与痰检结果的临床比较观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痰涂片检验,研究组接受结核抗体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74.3%、准确率71.4%与对照组的阳性率31.4%、准确率91.4%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诊断肺结核疾病时,采用结核抗体检测准确性较高,尤其是痰涂片检查显示为阴性,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

    作者:尹林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体会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8±14.3min、手术切口为4.8±0.7cm、术中出血量为19.3±8.1ml、住院时间为4.6±0.9d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江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CT诊断在椎体成型术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的PVP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1d、3d 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各部位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CT引导下行PVP治疗可显著增强OVCF患者椎体力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洪波;彭扬国;袁焕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 和HbAlc 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4%,对照组为5.8%,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能够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病情,降低FBG、PBG和HbAlc水平,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萍;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粘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社区康复治疗的分析

    在我社区康复中心随机抽取60名椎体压缩性骨折并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治疗的效果予以记录,同时对比分析康复中心以往没有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60例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在这60名患中,成功治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对于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要比以往未接受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并且较为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

    作者:朱伟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瘀血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选择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双氯芬酸钠及甲氨蝶呤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瘀血痹片,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IgG、RF、CRP、ESR等实验室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瘀血痹片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敏;陈丽;李特;汤子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探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TIA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TIA终止小于1d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凝血指标PT、APTT和F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李莉;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前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并记录,而后采用胺碘酮治疗方案,并对服药后30、90、180d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将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第30、90d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值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于服用胺碘酮后第30d时逐渐上升,于服药90d后,TSH、FT4值上升达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50例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后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球蛋白(TG)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副作用,应注意服药时程,并定期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邓世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改良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3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牙科收治的30例后牙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我院自行设计的改良垫矫治器矫正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矫正时间为2~4(3.4±0.8)个月,所有患者后锁解除,且均建立了良好的覆盖和覆关系;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侧面头颅X线头影各测量指标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SNB角、ANB角、6 ̄MP、PFH、AFH、PFH/AFH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效果显著,且具有牵引方向灵活,支抗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中的疗效比较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磨牙牙髓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采取干髓术治疗,而B组采取根管治疗术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3年以上随访,登记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随访第1年、第2年、第3年时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85.63±10.97min,B组则为135.62±30.94min,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在随访有效率虽低于同期B组效果,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磨牙牙髓病变患者采取干髓术、根管治疗术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干髓术手术时间更短,建议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程度、手术适应症等合理选择术式,才能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黄贤;王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前置胎盘类型的妊娠结局对比分析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根据前置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3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3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8例,分析比较三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等。结果完全性组孕妇平均年龄33.5±2.5岁、孕次3.5±1.6次以及剖宫产史比例37.50%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及边缘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高于边缘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75.00%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而部分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46.67%明显高于边缘性组17.86%,三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交叉,要加强产前保健与监护,做好充分准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