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军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瑶海区接受麻疹疫苗接种的适龄儿童2718例,抽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检测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1)本组首检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9%(2554/2718),几何平均滴度为1:706.5;(2)不同年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但几何平均滴度无明显差异(P>0.05);(3)不同性别儿童的抗体阳性率与几何平均滴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瑶海地区适龄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整体较高,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
作者:许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早期应用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肺结核早期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将5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同时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B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痰查结核菌、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结核抗体及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对比两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PCR阳性率,同时分析各检查方法对肺结核早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A 组痰查结核菌、PPD、结核抗体及 PCR 阳性率分别为23.08%、48.08%、86.54%及67.31%均明显高于B组的0%、23.33%、6.67%及13.33%(P<0.05)。且在A组中,结核抗体明显高于痰查结核菌、PPD及PCR阳性率(P<0.05)。经ROC分析显示,PPD、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均有诊断价值(P<0.05),且结核抗体阳性的诊断价值更显著(P<0.05)。结论 PCR阳性及结核抗体阳性均可作为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指标,且以PCR阳性率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黄丽美;林健雄;李宏彬;张丽云;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本院急诊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溶栓治疗后出现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并发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溶栓成功率比较(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取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少患者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中应用。
作者:张文娣;林琼申;刘倩如;席惠玲;周鹏;刘香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2007年1月~2013年1月应用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17例21眼,其中老年性眼睑外翻6例10眼,麻痹性眼睑外翻11例11眼,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1眼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患者,术后随访观察3~7月,依照评价标准,治愈5眼,显效13眼,一般3眼,无1例失败,总有效率85.71%。阔筋膜增加了对睑板的支持作用,睑板及轮匝肌的缩短可使松弛的眼睑得到根本的解决,应用自体阔筋膜兜带联合术矫正重度失张性下睑外翻,外观改善明显,术后复发率较低,值得采用。
作者:林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动力髋螺钉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微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3.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8.7%,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经皮微创加压钢板治疗以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使用经皮微创加压钢板治疗,其手术操作更加简便,内固定确切有效,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出血较少,能够有效的促进骨折的愈合,术后功能锻炼比较快,其治疗效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晓;张建光;吴北太;李金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痰涂片检验,研究组接受结核抗体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74.3%、准确率71.4%与对照组的阳性率31.4%、准确率91.4%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临床诊断肺结核疾病时,采用结核抗体检测准确性较高,尤其是痰涂片检查显示为阴性,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
作者:尹林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我社区康复中心随机抽取60名椎体压缩性骨折并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治疗的效果予以记录,同时对比分析康复中心以往没有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60例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在这60名患中,成功治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对于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要比以往未接受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并且较为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
作者:朱伟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体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金属桩核组56例和玻璃纤维桩组6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牙体缺损修复效果和患者对修复情况满意度。结果玻璃纤维桩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8.44%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纤维桩组患者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8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相比,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凌红玲;严伟浩;陈贵丰;刘斌;李泽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用药24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均较对照组取得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FINS和HOMA ̄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共发生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致使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平稳控制血糖水平,进而提高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质量。
作者:王彦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采用PCR实时检测方法对1661例妊娠35~37w孕妇产前阴道下1/3及肛周分泌物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发生感染113例。根据自愿治疗原则将GBS阳性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予青霉素治疗;不治疗组21例,不作处理。分别观察两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结果GBS的感染率为6.8%(113/1661)。治疗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GBS感染率均低于未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GBS感染孕妇进行积极抗GBS治疗,尤其是产前早期治疗能够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章伟红;刘红英;黄亮;何素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32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手术,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于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下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安全可靠,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情况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家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患者,将所有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一时间收治的首次行剖宫产患者7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术中情况:观察组50.0%患者原剖宫产切口有粘连,17.1%患者可见子宫肌壁愈合不良,27.1%原切口处肌壁较薄,2例患者发生子宫破裂,而对照组仅1例1.4%患者见轻度粘连,其余患者腹腔状况良好,解剖结构清晰;(2)术后情况: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疤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中情况复杂,并可增加术后并发症,整体危险性比较首次剖宫产者高。
作者:卢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各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前虽然锁定钢板治疗费用较高,但是其具有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创伤性小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晶;孔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改良微创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8±14.3min、手术切口为4.8±0.7cm、术中出血量为19.3±8.1ml、住院时间为4.6±0.9d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曾江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患者。根据前置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3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3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28例,分析比较三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等。结果完全性组孕妇平均年龄33.5±2.5岁、孕次3.5±1.6次以及剖宫产史比例37.50%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及边缘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组妊娠结局不良率高于边缘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75.00%明显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而部分性组围生儿结局不良率46.67%明显高于边缘性组17.86%,三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交叉,要加强产前保健与监护,做好充分准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后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患病时间的推进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恶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活性防止病情恶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加深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我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有研究表明,合理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裕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随访3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3.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辉琼;马松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51例心脏猝死史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AICD治疗,3例患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取三腔AICD治疗,手术后每3个月行一次AIVD遥测检测与一般检查,对AICD工作状况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进行观察,并对AICD工作参数、临床用药作适当的调节。结果经术后3年随访,AICD成功实施低能电5次,启动抗心动过速起搏84次,成功64次。高能电除颤91次,成功复律82次。共发现室颤、室速142次,非持续165次。安装三腔AICD者,术后6个月发现EF值有明显改善,心衰症状缓解。对心脏猝死史患者采取AICD作二级预防,安全性高,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而三腔AICD是对伴有心力衰竭者出现恶心心律失常有效的治疗手段,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适当对患者作AICD参数调整,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关键。
作者:陈元聪;陈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96例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进行阿奇霉素常规治疗联合聚维酮碘栓治疗,两组均治疗1w,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7%、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聚维酮碘栓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和重度病毒性肝炎组各40例。另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通过比较4组患者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浓度)差异探析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结果随病情加重,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升高,血小板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随病毒性肝炎病情加重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降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下降。病毒性肝炎会引发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改变,并且和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明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