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雷;吴文君;徐南飞;马志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4例不可分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清创消毒,对照组患者覆盖无菌纱块治疗,观察组患者覆盖湿性敷料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1%;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直径缩小时间和愈合时间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可分期压疮患者中应用湿性敷料进行治疗,提高伤口治疗的总体疗效、促进创口肉芽组织生长、缩小创面面积与深度、缩短愈合时间、降低了创面感染的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琳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5例HP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传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试验组患者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HP根除率(96.00%)优于对照组(72.73%),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1.84%),两组间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联合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根除HP的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可考虑于临床治疗中合理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志凌;姚凡保;黄仕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3例老年低视力患者,均给予个体化康复计划:助视器治疗、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和社会经济支持等,使用低视力生活质量量表(CLVQOL)评定康复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康复计划干预后,低视力老年人远视力、光感和移动评分、读和精细动作评分、调节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依次为42.1±5.1分、15.9±1.5分、14.8±1.3分、16.9±2.4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的4个维度评分28.3±4.2分、11.7±1.4分、10.9±1.2分、13.1±2.0分(P<0.05)。个体化康复计划能够显著地提低视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泽华;李海连;彭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在我社区康复中心随机抽取60名椎体压缩性骨折并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将患者治疗的效果予以记录,同时对比分析康复中心以往没有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60例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在这60名患中,成功治愈4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对于采取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要比以往未接受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并且较为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
作者:朱伟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上面部动力性除皱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浓度为50U/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B组患者采用浓度为25U/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结果A组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药物起效时间为5.5±1.4d和5.2±1.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为17.8±3.7w和9.2±2.5w,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部位除皱治疗时,使用50 U/ml稀释浓度,可以提高疗效持续时间;多个部位除皱治疗时,使用25 U/ml稀释浓度,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振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随访3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3.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辉琼;马松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赫赛汀治疗,试验组给予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赫赛汀与多西他赛联合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兰;余更生;李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对78例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DWI序列及T2WI序列扫描,可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其它序列的扫描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结果超急性11例病例中,T2WI扫描均为阴性而DWI序列除1例外其余10例均表现为高信号,阳性率为90.9%;在急性期67例中DWI均为高信号,阳性率100%,而T2WI序列的阳性率为89.5%。 DWI技术对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周婷;白艳;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月经不调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痊愈9例,效果显著1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58.8%;观察组痊愈29例,效果显著5例,无有效和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共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医治疗效果要好于西医治疗的效果。
作者:侯莉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因其它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同期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未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分析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结果经对比分析的结果所示,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性别、规律饮食呈负相关,和年龄、抑郁焦虑以及酗酒呈正相关。观察组中女性患者、年龄超过55岁、血红蛋白水平低、糜烂性病变、胃部病变及多发病变患者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而HP阳性、存在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规律饮食与女性为该病保护因素,酗酒、情绪焦虑抑郁、高龄为该病危险因素,且因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糜烂及多发性的胃部病变。
作者:张俊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西医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方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而随访1年复发率为9.30%(4/43),不良反应率为11.63%(5/43),均显著对于对照组的23.81%(10/42)、38.10%(16/42),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疗效显著,复发率少,不良反应率低,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成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3例小儿斜颈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按摩治疗,30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5%(P<0.05)。小儿斜颈患者早期即给予按摩治疗安全有效,且效果明显优于晚期治疗。
作者:崔立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很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92.5%和2.5%,对照组分别为71.2%和18.8%,观察组很满意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不满意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季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3年3月~2104年5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8w。利培酮初始剂量1mg/d,大剂量为6mg/d;奥氮平初始剂量为5mg/d,1周内增至10~15mg/d,大剂量25mg/d;所有患者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剂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总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及震颤。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嗜睡及体重增加。在失眠、肌强直、体重增加方面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均轻微,奥氮平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侯占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血清学与输血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对其临床数据使用APSS19.0进行分析,研究其血型转变过程及配套治疗的效果。结果以上80患者均成功植活,其血型转变过程平稳可控。结论异基因HSCT后输血治疗过程,以移植患者现有的血型血清学为依据相容性输血,实质上是保证患者在血液ABO血型转变的过程中充分避免凝血反应和溶血反应带来的副作用的过程,以及后续化疗过程中保证造血功能重建和血液机能重建得以稳定实现的过程。
作者: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155例患者,根据奇偶数分为对照组77例和试验组7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的心理状态,手术配合度和术后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手术配合率为89.74%,而对照组为76.62%,组间比较差异显(P<0.05)。另外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59%,而对照组为77.92%,组间比较差异显(P<0.05)。人性化护理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对于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锦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牙科收治的30例后牙锁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我院自行设计的改良垫矫治器矫正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矫正时间为2~4(3.4±0.8)个月,所有患者后锁解除,且均建立了良好的覆盖和覆关系;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侧面头颅X线头影各测量指标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SNB角、ANB角、6 ̄MP、PFH、AFH、PFH/AFH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改良垫矫治器矫正后牙锁效果显著,且具有牵引方向灵活,支抗稳定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服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中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有效6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8.57%;治疗组有效7例,显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抗痫综合方案在治疗癫痫时具有控症快、高效低毒、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具有更佳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常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选取2007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6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予以根治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过程中再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年后,两组生存率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2年和3年后,研究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并且,两组并发症不具差异性(P>0.05)。术中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应用价值显著,有利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尹会义;于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