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血清学与输血对策研究

陈勇高;周越勤;吴少梅;马庆宗;杨志钊;陈信;周巨明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型血清学, 输血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血清学与输血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对其临床数据使用APSS19.0进行分析,研究其血型转变过程及配套治疗的效果。结果以上80患者均成功植活,其血型转变过程平稳可控。结论异基因HSCT后输血治疗过程,以移植患者现有的血型血清学为依据相容性输血,实质上是保证患者在血液ABO血型转变的过程中充分避免凝血反应和溶血反应带来的副作用的过程,以及后续化疗过程中保证造血功能重建和血液机能重建得以稳定实现的过程。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探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TIA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观察两组疗效。TIA终止小于1d者观察组14例,对照组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凝血指标PT、APTT和F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降纤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非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李莉;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比较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全部患者中,有84例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其中冠脉造影阴性患者有15例,阳性有69例;另外有66例患者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阴性,其中冠脉造影阳性23例,阴性43例,经比较分析得出,大于65岁的女性患者中,其冠脉造影阳性率与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一致(P>0.05),男性患者中,相比预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冠脉造影阳性率均高(P>0.05)。56~65岁年龄组以及45岁以下的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相比于其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阳性率,其冠脉造影阳性率均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处于45~55岁年龄组的女性患者中,冠脉造影阳性率相比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且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会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经我院研究比较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常规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是其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经济、实用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应广泛运用。

    作者:张春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4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阿嗪米特组和常规用药组各47例。常规用药组患者采用口服吗丁啉和雷贝拉唑肠溶片的常规治疗方案,阿嗪米特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服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服药2w,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发生频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阿嗪米特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发生频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用药组(P<0.05);临床治疗总显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用药组(P<0.05)。阿嗪米特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用药,配合常规用药方案,有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患者,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燕红;李忠荣;陈毅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对于治疗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提高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锦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护理探讨

    对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1405例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科学的术中配合和良好的术后护理,对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受术者心理放松,心态平和安静,医患之间相互配合好,手术安全,手术质量高、效果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群众满意。加强手术室护士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配合和术后的护理,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有实施的必要性。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脑水肿面积及脑血肿体积。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NHSS评分下降更显著,且脑水肿和脑血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七叶皂苍钠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高,能够有效抑制脑水肿、减少脑血肿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成;胡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75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咽喉部喷雾麻醉,观察组采用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后、经声门、活检及刷检、镜检结束等不同时间点血压、脉搏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62.2%)(P<0.05);两组在镜检过声门、活检时血压、心率均较术前增高,且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SpO2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较常规局麻效果显著,且对生命体征指标影响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跃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者占比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用于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不仅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彭晓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回顾性分析98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年龄分为≥35岁组(n=37)和<35岁组(n=61),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35岁组患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5岁组患者(P<0.05);≥35岁组患者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及早产率明显高于<35岁组患者(P<0.0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高龄生产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均较差,需加强围产期保健。

    作者:刘发莲;许梅;常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FeNO在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对症治疗2w,对比治疗前后FeNO、肺功能及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作用。治疗后FeNO值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和EOS均有所改善,但相比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 FeNO诊断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控制做出正确、及时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必达;利旭辉;陈宫玉;陈钊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营养包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将我院儿保科就诊的婴幼儿贫血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铁剂治疗;治疗组口服营养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提升快,缩短治疗贫血时间;提高免疫力,减少婴幼儿的患病率。营养包治疗婴幼儿贫血方法简便,患儿易接受,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珍;邓五英;刘飚;宋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异常糖链糖蛋白在食管、胃、大肠癌前病变中的相关研究

    异常糖链糖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是肿瘤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放的糖蛋白和钙-组蛋白复合物的总称,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类物质向血液排放,并较多地存在于外周血液。研究表明,TAP在消化道癌前病变中有较高表达。现就TAP在食管、胃、大肠癌前病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科;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2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水平、焦虑状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水平、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55.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红;聂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咪唑斯汀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所收治94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3%(8/4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4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8/45),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咪哇斯汀及沙利度胺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可通过协同发挥调节机体免疫状态以及抗组胺功能来加强机体对炎性炎性抵抗作用,强化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坚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探析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赫赛汀治疗,试验组给予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赫赛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赫赛汀与多西他赛联合对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丽兰;余更生;李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的影响

    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前后IgE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试验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IgE水平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并能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心脏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预防探讨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排除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禁忌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PCI治疗,试验组则在抽吸血栓后行PCI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与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血管开通时间以及PCI术后死亡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行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冠脉内形成微血栓状况与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有直接关联,临床通过抽吸血栓来降低无复流发生率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熊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芒硝外敷治疗急性期湿疹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73例急性期湿疹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派瑞松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指数、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中药芒硝外敷治疗急性期湿疹,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治疗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

    患者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后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着患病时间的推进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恶化,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活性防止病情恶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β受体阻滞剂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加深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我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有研究表明,合理的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预后。

    作者:张裕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治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8例肺部压缩程度<20%,全部治愈。32例肺部压缩程度≥20%,30例治愈,2例死亡。总治愈率达95.00%。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并不十分明显,可以借助X线和CT检查诊断,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性命,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周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