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桃花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门诊收治的178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88例,所有患者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血常规指标。治疗组通过PCT指标变化情况指导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抗生素治疗。评估患者对炎性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所有患者炎性指标检测后敏感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指标的特异性显著优于CRP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病情加重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炎患者血清PCT指标的检测对于其临床确诊率具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并能根据其指标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抗生素药物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富;梁永祥;梁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原因,总结其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痉挛预防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防效果,总结血管内介入术中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原因与处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高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5例患者发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2.5%,术后3~4d 1例,5~8d 4例;对照组14例发生脑血管痉挛,占35.0%,术后3~4d 2例,5~8d 9例,9~14d 3例;对照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在降低血管内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培坚;李福祥;周伟坤;殷万春;李淦诚;林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分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β-HCG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2%,差异显著(P<0.05)。一次性肌肉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东斌;徐君荣;方肖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院风湿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21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上述242名观察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2组实验人员的三种免疫球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3、C4、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 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含量变化,以此来具体明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相关因素及其重要作用。结果:试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变化均显著对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P<0.05)。且与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变化相关的因素有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红细胞沉降率(P<0.05)。与免疫球蛋白IgM的相关因素有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P<0.05)。免疫球蛋白IgA含量的相关因素为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P<0.05)。免疫球蛋白变化中IgG的含量变化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能够很好的指示出患者体内是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减少诊断步骤,降低诊断费用,增加诊断正确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培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选取妇产科收治的3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方法。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8.7%,对照组为88.0%,两组相比,前者明显要优于后者(P<0.05);试验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后出血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要少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基层妇幼医院产科中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杨静;赵丽;罗丽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142例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2w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以上患者进行抑郁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抑郁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和Logistic分析,患者文化程度(OR=2.184;95%CI 1.117~4.269)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OR=2.171,95%CI 1.080~4.361)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患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应从心理和生理方面进行综合护理,降低术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周超杰;林汉明;刘见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比较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与常规凿骨劈冠法在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8月到我院诊治的18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90例,采取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对患者采取常规凿骨劈冠法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7.8%,III度张口受限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及15.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采用高速涡轮气钻去阻力法,相比常规凿骨劈冠法具有操作简便、术后疼痛程度轻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宇华;陈中利;陈建灵;齐刘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氯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UAE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SCr、BUN、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HOL、TG、HDL-C、LDL-C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效调节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临床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施勇芳;廖铁军;廖浩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孕妇9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产前出血,会引发自身及婴儿多种并发症,提高发生率,妊娠结局较差,需给予重视。
作者:尹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5月在我站妇科接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以及试验3组,对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IUD(置宫内节育器)造成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试验1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子宫内膜的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为0。置宫内节育器以后出血和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
作者:郑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6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路径组的患者按照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实施,对照组的患者按照传统的整体护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次均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缩短平均住院日、减低次均费、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遵医行为,并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我院2010年5月10日~2014年5月10日收治的共18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其中男106例,女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为80例患者,治疗组为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而治疗组则采取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冠心病及抑郁焦虑情绪的合并治疗。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情况均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在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在治疗冠心病的同时要进行抗抑郁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效果上与传统的治疗效果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文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30例男性不孕且需经尿道分泌物取样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采用无痛型尿道拭子和传统尿道拭子分别进行取样。将两种方式取得的样本均进行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并询问患者取样时的疼痛情况。结果无痛型尿道拭子组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依次分别为36.67%、56.67%、6.66%、0%,传统尿道拭子组依次分别为0、20%、36.67%、43.3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无痛型尿道拭子组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33.33%,传统尿道拭子组为40%,两组之间无差别(P>0.05)。在男性患者尿道分泌物取样中应用无痛型尿道拭子可有效的减轻疼痛,且能达到与传统尿道拭子相同的检测效果。
作者:张丽珍;卢雨前;杨乙;张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C.E.R.A.)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维持患者Hb水平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41.1%(53/129)与对照组42.6%(55/129)相接近,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安全性结果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关。CKD透析贫血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C.E. R.A.)皮下注射治疗,有效的维持了患者的Hb水平,总体耐受良好。
作者:李苒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三维血管成像技术(3D-PDA)对胎儿脐带绕颈诊断准确率及宫内复位干预措施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随机选择23~41孕周有脐带绕颈的正常单胎妊娠268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各134例,干预组根据3D-PDA对脐带绕颈类型及缠绕方向判定指导孕妇采取相应卧姿进行宫内复位干预,非干预组采取自由卧姿,不进行复位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脐带绕颈率、剖宫产率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分娩时的脐带绕颈率为25.4%,剖宫产率为19.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非干预组分娩时的脐带绕颈率为73.9%,剖宫产率为45.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分娩时其脐带绕颈率及剖宫产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PDA对分娩时胎儿脐带绕颈及缠绕方向诊断灵敏度符合率均为100%;对绕颈缠绕类型判定符合率为84.2%(112/133),误诊率15.8%(21/133)。结论3D-PDA对脐带绕颈诊断符合率高,误诊率低,且采取宫内复位干预措施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范玉华;孟晓红;黄昌举;陈玮;杨超梅;陆竹梅;李海玲;邓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足月初产妇100例(ASAⅠ~Ⅱ级),依据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无痛分娩组(试验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分娩前准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基本相似(P>0.05);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SBP和HR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二产程、胎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缩短第一产程,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明;陈业松;陈振明;李立伟;黄景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功能III、IV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黄维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抽静脉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AMI组每隔4~6h进行再次抽血检测。比较两组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CK-MB/CK比值,并分析AMI组肌钙蛋白Ⅰ、CK-MB、CK、CK-MB/CK比值变化。结果AMI组肌钙蛋白Ⅰ、CK-MB、CK、CK-MB/CK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肌钙蛋白Ⅰ于发病后3~6h内升高,11~24h内达到高峰,24~72h内逐渐下降;CK-MB于发病后4~6h内升高,16~24h内达到高峰,并于24~72h内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CK于发病后2~6h内升高,12~24h内达到高峰,并于24~72h内逐渐下降;CK-MB/CK比值于发病后2~6h内达到高峰,明显高于6~72h内水平。肌钙蛋白Ⅰ联合CK-MB、CK-MB/CK比值在心梗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特异性和灵敏性较高。
作者:张杰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胃癌患者36例,对其进行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仿真内镜技术进行重建分析,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128层螺旋CT扫描并联合仿真内镜分析诊断,36例疑似胃癌患者中,34例患者发现病灶,确诊率为94.44%。 TNM分期结果:T1期4例,T2期14例,T3期6例,T4期6例。胃癌TNM分期总准确率为85.29%。多层螺旋CT团注增强扫描联合仿真内镜可以有效提高胃癌确诊率和TNM分期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无创伤无痛苦,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时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和传统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桃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