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赵丽;罗丽燕
分析综合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对预防老年吸入综合征的效果评价。研究对象为老年性肺炎患者205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95例,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等综合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为期1年,比较两组间平均每年发生吸入综合征再发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日常生活能力。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经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干预后平均每年发生吸入综合征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减少(P<0.05),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社区护理及家庭护理能有效预防老年吸入综合征的发生,缓解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梁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82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分析入选患者的病理检查及CT检查结果,探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并总结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82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轻症急性胰腺炎者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者35例,非急性胰腺炎者11例,而CT检查中,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者3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者32例,非急性胰腺炎者17例。 CT检查对于轻症胰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6.11%,特异性为95.65%;CT检查对于重症胰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5.71%,特异性为95.74%。同时经ROC分析显示,CT检查对轻症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具均有着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有着显著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CT检查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检查方法。
作者:方汉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异丙酚静注麻醉,观察A组与观察B组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0.2μg/kg、0.6μg/kg瑞芬太尼,观察3组麻醉药品用量、麻醉效果、术后苏醒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效果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以及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异丙酚用量更少,意识、定向力恢复以及离院时间更早,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方案中,低剂量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方案效果确切,较少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宏清;董丽斌;叶广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治疗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康复优化技术,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较对照组的85.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肢简化FMA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对偏瘫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丘映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我院符合标准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5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C.E.R.A.)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维持患者Hb水平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41.1%(53/129)与对照组42.6%(55/129)相接近,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安全性结果与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关。CKD透析贫血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激活剂(C.E. R.A.)皮下注射治疗,有效的维持了患者的Hb水平,总体耐受良好。
作者:李苒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鼻胃减压管治疗,观察组在鼻胃减压管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例数及腹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观察平均胃肠减压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腹围改善情况、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自主排气恢复时间及气液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胃减压管联合奥曲肽治疗因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鼻胃减压管治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是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何永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胃癌患者36例,对其进行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仿真内镜技术进行重建分析,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128层螺旋CT扫描并联合仿真内镜分析诊断,36例疑似胃癌患者中,34例患者发现病灶,确诊率为94.44%。 TNM分期结果:T1期4例,T2期14例,T3期6例,T4期6例。胃癌TNM分期总准确率为85.29%。多层螺旋CT团注增强扫描联合仿真内镜可以有效提高胃癌确诊率和TNM分期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无创伤无痛苦,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比较各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方式,寻找适合在基层医院妇产科门诊开展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式。收集自愿在门诊药流后立即行负压吸引清宫术终止妊娠患者800例纳入A组;选取同期自愿在住院部要求药流+无痛清宫终止妊娠者762例纳入B组;选取自愿在门诊要求以负压吸引人流者786例纳入C组及要求以药流终止妊娠患者636例纳入D组对照组,比较各组的效果。结果:(1)B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留观时间、总费用高于A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人流综合征、NRS疼痛水平,明显低高于A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吸宫/清宫不全、明显高于A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流后立即行负压吸引清宫术终止早期妊娠,成功率均较高、损伤小、疼痛较轻,无麻醉风险,术后观察时间短,对人员、设备依赖较少,费用低廉,快速安全,适合在基层医院妇产科门诊开展。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单纯脑室引流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血块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20%,对照组为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双管置入联合尿激酶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黄林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黄葵胶囊、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各40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治疗后的BUN、Cr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黄葵胶囊、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侯敬涛;汪翩;刘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足月初产妇100例(ASAⅠ~Ⅱ级),依据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无痛分娩组(试验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分娩前准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基本相似(P>0.05);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SBP和HR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二产程、胎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缩短第一产程,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明;陈业松;陈振明;李立伟;黄景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恶性胸腔积液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导管内引流并胸腔内化疗、对照组给予胸腔穿刺抽液术和化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副反应和生存期加以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受益率(96.77%)、总有效率(80.65%)以及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化疗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导管内引流并胸腔内化疗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娇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研究组在急救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实施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抢救的时间与减少抢救的费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
作者:鲁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4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病例,可见结节数量56个,将40个良性结节设为B组,16个恶性结节为A组,另选40例对侧正常甲状腺为C组,通过能谱CT进行GSI单能模式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各组的碘浓度及能谱曲线进行分析。动脉期及静脉期A、B组与C组碘浓度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平扫期间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当单能keV增加时,病灶CT值下降,两者呈负相关,CT值降低幅度越小时keV值越高,曲线为下降型,斜率负值,三组衰减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低能时差异较为明显,动脉期和静脉期三组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宝石能谱CT借助碘浓度分析及能谱曲线斜率观察有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永伟;林裕霖;黄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忧郁的临床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并焦虑忧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焦虑忧郁心理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药物治疗。结果76例老年冠心病并焦虑忧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及兴趣减退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焦虑忧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心理,并促进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尹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14例经阴道分娩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第三产程、产后出血情况及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见乳时间、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分娩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分泌乳汁量多产妇数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按摩子宫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见乳时间、第三产程时间、降低分娩过程出血量,提高产妇乳汁分泌量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氯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UAE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SCr、BUN、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HOL、TG、HDL-C、LDL-C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有效调节患者各项血脂指标,临床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施勇芳;廖铁军;廖浩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胃溃疡复发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胃溃疡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P<0.05)。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是胃溃疡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疗效,并降低复发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敖栋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全麻扁桃体摘除术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选择行全麻扁桃体摘除术患儿64例,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6),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进行镇静躁动评分(SAS)和Ramsay镇静评分。两组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明显减少全麻扁桃体摘除术患儿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南海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乳牙龋病患者88例,根据其就诊的时间顺序,2013年6~12月就诊的分为观察组,2014年1~6月就诊的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只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并且进行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实验进行的时间为12w。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乳牙龋病预防中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为1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为2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龋齿发生率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窝沟封闭剂2年完整保留率分别为90%,81.7%,对照组窝沟封闭剂2年完整保留率分别为86.9%,78.5%,观察组防龋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树脂充填术联合窝沟封闭术在治疗乳牙龋病预防中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麦玉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