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华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异丙酚静注麻醉,观察A组与观察B组均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给予0.2μg/kg、0.6μg/kg瑞芬太尼,观察3组麻醉药品用量、麻醉效果、术后苏醒以及并发症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效果更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以及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异丙酚用量更少,意识、定向力恢复以及离院时间更早,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方案中,低剂量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方案效果确切,较少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宏清;董丽斌;叶广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分为TEP手术组52例和开放式手术组72例,TEP手术组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实施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给予开放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TEP手术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式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手术组与开放式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P手术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开放式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成人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缩短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但是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应该根据患者的经济实力来确定治疗的方案。
作者:袁春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注射液联合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48例开放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相应的外固定、VSD、皮瓣移植、抗感染、消肿及抗凝治疗。治疗组24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冲洗联合静脉滴注。对照组24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结果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d),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皮片成活面积(%)分别为25.7±7.8,71.2±21.2,0%,97.2±2.4%;对照组分别为31.4±7.4,77.9±23.2,16.7%,89.6±2.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rh-aFGF治疗后,治疗组水肿评分、疼痛评分、中重度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0.2,1.6±0.2,8.3%;对照组分别为3.8±0.6,3.7±0.2,5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脱氧核苷酸注射液与VSD联合治疗,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手术后并发症,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何红秋;周永军;章佳慧;李顺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疑似胃癌患者36例,对其进行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采用仿真内镜技术进行重建分析,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经128层螺旋CT扫描并联合仿真内镜分析诊断,36例疑似胃癌患者中,34例患者发现病灶,确诊率为94.44%。 TNM分期结果:T1期4例,T2期14例,T3期6例,T4期6例。胃癌TNM分期总准确率为85.29%。多层螺旋CT团注增强扫描联合仿真内镜可以有效提高胃癌确诊率和TNM分期准确性,且操作简单、无创伤无痛苦,值得在临床检查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海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10mg/(kg·d)(qd)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采用10 mg/(kg·d)(q12h)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咽峡炎恢复时间、淋巴结回缩时间、肝酶ALT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mg/(kg·d)(qd)和10 mg/(kg·d)(q12h)静脉滴注,在临床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钟晓晴;叶诏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CCCI患者(A组)、40例脑梗死患者(B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均给予TCD检查,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25和7,B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33和21,对照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3和2;A组患者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峰/舒张末流速(S/D)显著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CCI患者的脑功能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且安全、有效。
作者:于桂玲;廖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2009年5月~2013年2月,对29例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顺行带锁髓内钉固定,必要时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70~110(89±13)min,术中出血60~130(82±15) ml。经过10~23个月的随访,无创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肩关节功能按Neer法评定,优15例,良11例,可3例。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对120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AS特征、骶髂关节X线平片Ⅱ级以下早期病变的患者行CT和MR检查,分析并比较各检查发现的影像学征象。结果120例患者的240个骶髂关节中,CT发现228个关节(95%)存在Ⅱ级及以下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81.25%),在判断关节面的细微破坏、关节间隙的轻微改变等方面也优于X线平片。MRI除可见AS骶髂关节慢性骨结构改变外,所有病例均显示骨髓水肿、脂肪浸润、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软骨增厚或破坏、韧带附着点炎症等。 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无法显示的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滑膜炎症等早期征象,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CT。
作者:谢光辉;吴慧忠;曾伟锋;张世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探讨地塞米松和丙种球蛋白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就诊的1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地塞米松组和丙种球蛋白组各78例,全部患儿实施常规疗法,地塞米松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3~0.5mg/(kg·d)治疗,丙种球蛋白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着重观察两组退热时间、发展为危重病例数、神经受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组退热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0.93d、1.99±0.44d及7.43±2.06d,均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的4.67±1.24d、2.85±1.01d及10.01±3.83d;丙种球蛋白组发展为危重病2例,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的8例;免疫球蛋白组临床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的7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减少退热时间、神经受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患儿发展为危重症,临床疗效高,优于地塞米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阮春艳;陈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异位妊娠中应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患者分别实施两种超声检查,即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比较分析两种超声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腹部超声检查阳性确诊率为80.9%,阴道超声检查阳性确诊率为95.6%,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比所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流产型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结果明显比腹部超声检查好,在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所存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无论是腹部超声检查还是阴道超声检查均可获得较好确诊率,其中阴道超声确诊率明显比腹部超声高,在临床实践中可将其作为首选。
作者:冯敏;李燕;陶溢潮;马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分析使用单髁膝关节置换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为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选择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经过治疗,手术出血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单髁膝关节置换的效果更好,创伤小,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李健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2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每晚1次)和曲美他嗪(每天3次)的联合治疗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指标的测验,治疗前后射血分数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变化以及疗效的评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0%)显然比对照组(60%)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具有疗效,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顾汉培;张向明;包超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忧郁的临床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并焦虑忧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焦虑忧郁心理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冠心病常规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药物治疗。结果76例老年冠心病并焦虑忧郁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及兴趣减退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焦虑忧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抗焦虑忧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心理,并促进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尹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病情复发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显著(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勉勤;曾韵;钟洁琦;苏丽珊;赵卓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我院风湿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21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上述242名观察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2组实验人员的三种免疫球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C3、C4、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 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含量变化,以此来具体明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相关因素及其重要作用。结果:试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变化均显著对于健康人群的对照组(P<0.05)。且与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变化相关的因素有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红细胞沉降率(P<0.05)。与免疫球蛋白IgM的相关因素有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P<0.05)。免疫球蛋白IgA含量的相关因素为球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P<0.05)。免疫球蛋白变化中IgG的含量变化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较好,能够很好的指示出患者体内是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减少诊断步骤,降低诊断费用,增加诊断正确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宋培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将2013年1~12月我院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子宫腺肌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进行术前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总结诊断及鉴别要点。结果子宫肌瘤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3.33%,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0.00%。观察组患者RI、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F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作者:陈华;余辉明;郑可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将3~6岁学龄前儿童患者3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均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观察组病毒唑以雾化吸入为给药途径,对照组病毒唑以静脉滴注为给药途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能更快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好,起效更快,患儿乐于接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德坚;汤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214例经阴道分娩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第三产程、产后出血情况及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产妇见乳时间、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分娩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分泌乳汁量多产妇数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按摩子宫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见乳时间、第三产程时间、降低分娩过程出血量,提高产妇乳汁分泌量和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慧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复方α酮酸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BUN、Cr、24h尿蛋白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α酮酸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安全,可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控制肾脏损害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钦卓辉;司徒洁;张健杰;李芳林;李辉;韦始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观察组产妇在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进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7d内及14d内症状改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联合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阮莉妮;董玉楠;冷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