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健民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年, 膝关节置换, 单髁膝关节置换
摘要:分析使用单髁膝关节置换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为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选择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试验组使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经过治疗,手术出血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给予单髁膝关节置换的效果更好,创伤小,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效果分析

    选取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研究组在急救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实施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抢救的时间与减少抢救的费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

    作者:鲁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对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妇女102例,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妇女没有采取米非司酮;试验1组妇女采取顿服米非司酮,试验2组妇女采取分服米非司酮,对其之间的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米非司酮对子宫颈质地、颈管长度以及子宫口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子宫颈有明显的扩张以及软化作用;试验1组病人平均引流时间明显要比试验2组以及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胎盘粘连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产后刮出组织物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采取米非司酮,可以使引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以及使引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翠云;苏丽媚;杨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8例,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观察组显效率(7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2.50%)。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林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采用本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35例治愈,2例基本康复,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后,27例治愈,3例基本康复,10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飞雄;曾科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对偏瘫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指标的恢复情况研究

    将治疗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康复优化技术,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较对照组的85.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肢简化FMA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康复优化技术对偏瘫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丘映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氨喋呤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单纯甲氨喋呤与甲氨喋呤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10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甲氨喋呤静脉给药配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甲氨喋呤静脉给药。定期监测血β-HCG及B超监测包块退缩情况。试验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为20.0%;试验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包块退缩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副反应两组无明显差异。甲氨喋呤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小。

    作者:龚丽英;朱树清;徐海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分析

    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CCCI患者(A组)、40例脑梗死患者(B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入组后均给予TCD检查,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25和7,B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33和21,对照组血流异常和血管狭窄患者例数分别为3和2;A组患者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峰/舒张末流速(S/D)显著高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CCI患者的脑功能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且安全、有效。

    作者:于桂玲;廖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病例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与呼吸频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PO2、pH值、PCO2分别为64±8、7.44±0.03、49±10mmHg,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以及稳定期患者可收到满意效果,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秦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尿管留置时间对剖宫产孕妇术后的影响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孕妇9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33例,B组32例, C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于麻醉成功后10min内置入导尿管,A组、B、C组三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48、72h,观察三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一次性排尿成功率、膀胱刺激症状、再次留置导尿管及术后尿路感染等发生情况。三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一次性排尿成功率及再次留置导尿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尿道感染率、膀胱刺激症状显著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尿道感染率、膀胱刺激症状略高于A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孕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宜选择于术后24h将导尿管拔除以降低尿道感染率及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

    作者:姚瑞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应及对母儿的影响

    选取足月初产妇100例(ASAⅠ~Ⅱ级),依据自愿和随机原则分为无痛分娩组(试验组)和常规分娩组(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常规分娩前准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基本相似(P>0.05);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SBP和HR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二产程、胎儿Apgar评分、产后24h内出血量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走式无痛分娩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缩短第一产程,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明;陈业松;陈振明;李立伟;黄景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比伊曲康唑和卡泊芬净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严重烧伤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卡泊芬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18/2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8%(6/2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泊芬净对严重烧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方向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肝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肝癌患者中测定的临床价值,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试验组,对照组为6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RP浓度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肝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能够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田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将3~6岁学龄前儿童患者3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4例,均予病毒唑抗病毒治疗,观察组病毒唑以雾化吸入为给药途径,对照组病毒唑以静脉滴注为给药途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能更快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好,起效更快,患儿乐于接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德坚;汤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行期待治疗法治疗,观察组行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人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6%,对照组为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妊娠率为66.15%,对照组为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者行腹腔镜治疗后,使用抗子宫内膜异位症激素药物治疗,能帮助患者提高妊娠率,改善患者体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选择择期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患儿70例,ASA I~Ⅱ级,将其随机分队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的通气方式,试验组采用喉罩通气。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入气管通气/喉罩通气前(T1)、插入气管通气/喉罩通气后即刻(T2)、插入气管通气/喉罩通气后10分钟(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10分钟(T5)这6个时间点两组患儿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并监测患儿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压力、潮气量(VT)、拔管和复苏时间。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对照组T2与T4时间点上的HR、DBP、SBP比T0时显著上升(P<0.05),两组间相比较,对照组T2与T4时间点上的HR、DBP、SBP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其它时间点上HR、DBP、SBP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麻醉用药量、拔管和复苏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左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妊娠晚期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孕妇9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在妊娠晚期出现产前出血,会引发自身及婴儿多种并发症,提高发生率,妊娠结局较差,需给予重视。

    作者:尹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黄葵胶囊、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各40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治疗后的BUN、Cr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黄葵胶囊、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侯敬涛;汪翩;刘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选取门诊收治的178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88例,所有患者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血常规指标。治疗组通过PCT指标变化情况指导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抗生素治疗。评估患者对炎性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所有患者炎性指标检测后敏感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指标的特异性显著优于CRP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病情加重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炎患者血清PCT指标的检测对于其临床确诊率具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并能根据其指标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抗生素药物使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富;梁永祥;梁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碳酸锂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效果分析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效果分析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本组12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w。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TT3、FT3、TT4、FT4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4w后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TT3、FT3、TT4、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T3、FT3、TT4、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碳酸锂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李洪昌;廖浩峰;邓颖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胱抑素C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清Cys C水平,并行常规血糖(Glu)、脂蛋白(a)[LP(a)]、血液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Cys C、Glu、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ys C水平与其Glu、LP(a)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Cys 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症之间存在关联性,可将其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