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丁静山

关键词: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腹部闭合性损伤
摘要: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76例行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非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8例治疗成功,6例患者由于进行性腹腔出血,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增多而中转手术。其中,肝破裂修补术3例,脾切除术3例;2例患者由于腹膜炎体征加重,行肠穿孔修补术,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2个月均无腹腔感染、延迟性肝、脾脏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且患者生活质量较出院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能能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首次复治肺结核合并其他疾病的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首次复治肺结核病的患者146例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初治肺结核病的患者128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这两组的临床合并症特点。结果观察组合并糖尿病率、高血压率、肝炎率、肺炎率、低蛋白血症率和心脏疾病率分别为:34.9%(51/146)、29.5%(43/146)、24.0%(35/146)、45.2%(66/146)、13.7%(20/146)和8.2%(11/146);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率、高血压率、肝炎率、肺炎率、低蛋白血症率和心脏疾病率分别为:10.2%(13/128)、12.5%(16/128)、7.8%(10/128)、12.5%(16/128)、3.9%(5/128)和3.1%(4/128);两组合并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有其临床特殊性,其临床合并症比较多,这是导致复治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济金;郑定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30例。内固定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置换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Constant ̄Murley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或行输卵管银夹对1.5T MRI检查图像影响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MRI检查的放置宫内节育器及输卵管银夹180例育龄妇女。应用我院1.5T 超导型磁共振检查仪对患者头颈、脊椎、腹部进行常规扫描检查(避开盆腔),获取终影像结果并进行质量评估分析,于检查前及检查当日、次日进行盆腔B超检查定位节育器位置(银夹采用腹部透视检查)并比较。结果MRI检查前后患者节育器及银夹位置无显著性变化,无移动、脱落现象;磁共振图像质量评估显示优良率达100%。育龄妇女宫内放置节育环或输卵管银夹结扎术后,MRI检查时无需特殊处理只需避开盆腔扫描,为提高检查安全性要求宫内节育环放置6个月,银夹3个月以上者可携带进行MRI检查。

    作者:曾敏光;蔡建财;胡臣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阴茎背侧包皮带蒂岛状瓣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20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阴茎背侧包皮带蒂岛状瓣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道狭窄1例,尿瘘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尿道狭窄2例,尿瘘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取阴茎背侧包皮带蒂岛状瓣转移一期修复尿道下裂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锦棠;梁俊贤;李文波;黄锦佩;彭志晖;周丹;陈小霞;吴铭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利巴韦林联合柴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防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2.00%(P<0.05);对照组退热及治愈时间分别为2.34±0.35d 及4.56±0.71d,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68±0.43d 及3.23±0.54d(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为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联合柴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胥永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维超声检查盆膈裂孔面积与尿失禁的关系探讨

    探讨通过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在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和用力状态下盆隔裂孔面积与尿失禁的关系。选择收治的压力尿失禁患者55例为尿失禁组,同期55例健康者为健康组,两组均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不同状态下进行盆底容积扫描及多断面成像。对其在静息状态、张力状态以及缩肛状态时的盆底盆隔裂孔前后径、盆底盆隔裂孔横径、耻骨内脏肌厚度及盆隔裂孔面积情况进行对比。两组均能良好配合,顺利完成检查,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是在静息状态、张力还是缩肛动作状态时,尿失禁组的盆底盆隔裂孔前后径、盆底盆隔裂孔横径、盆隔裂孔面积均大于健康组、耻骨内脏肌厚度小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可良好评价盆隔裂孔面积与尿失禁的关系,盆隔裂孔面积与尿失禁发生率呈正比,盆隔裂孔面积也可用于尿失禁治疗疗效评价。

    作者:张吉红;卢柳荷;苏凤琴;黄锡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微创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观察组使用PFNA治疗。结果术后进行1年随访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5%、5%,远好于对照组的82.5%、17.5%(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志健;余斌;梁显球;陈志军;张文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果纳芬粉针剂不同注射方式对获卵数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8月本中心接受ART治疗并行超声下阴道取卵术183个周期,使用果纳芬预装笔加果纳芬粉针剂启动周期的159个。根据果纳芬粉针剂注射部位不同分为脐周皮下注射组(70例);肌肉注射组(89例),结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各项临床指标分析两组平均获卵数。两组患者获卵数分别为10.17±5.2和14.93±6.2(P<0.05),有统计学差异。因此肌肉注射果纳芬粉针剂是较为理想的注射方式。

    作者:薛洁;熊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短波治疗睑板腺囊肿并感染术后硬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超短波治疗睑板腺囊肿并感染术后硬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70例睑板腺囊肿并感染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取睑板腺囊肿刮除术,观察组术后7d给予超短波局部照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远期复发率及硬结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对比差异显著(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5.71%)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P<0.05),硬结率2.86% VS 对照组2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联合超短波治疗睑板腺囊肿合并感染术后硬结效果显著,超短波可提高睑板腺囊肿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肿瘤的相关性探讨

    收治的257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根据DM/PM是否合并肿瘤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22例)。比较合并肿瘤与非合并肿瘤的特征。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其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及伴肿瘤的类型。指标主要以血沉(ESR)、血清肌酸激酶(CPK)为主。对皮肌炎、多发性疾病合并肿瘤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关联因素开展了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而言,应当进行仔细检查,保持高度警惕性,尽可能避免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何春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确诊的220例小儿手足口病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在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道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纯修补术后加药物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单纯修补术后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H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7.5%);观察组HP阳性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胃溃疡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后加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HP,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家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治疗急性胰腺炎和胰周积液的临床价值分析

    探讨超声引导治疗急性胰腺炎与胰周积液的临床价值。选取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7%,对照组为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胰腺炎和胰周积液患者采用超声引导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清除积液,且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敏;李燕;陶溢潮;刘继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肺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肺梗死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CT检查发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5例(84.5%)、结节病4例(10%)、过敏性肺泡炎1例(2.5%),不同时期内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功能检测发现正常21例(52.5%),异常19例(47.5%),不同时期患者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不同时期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急性肺梗死病情为重,综合运用CT、肺功能检测进行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质量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翁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积液实施腔内注射疗法的临床研究

    随机选取接受膝骨关节炎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SH)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液抽取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经过治疗后关节积液量及关节恢复情况。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2%,而对照组仅为8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2411)。采用SH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关节积液能有效快速减少关节镜术后关节积液,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选取接受诊治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予优质护理,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分数等方面均存在着优势,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临床上优质护理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突出,建议推广。

    作者:邝丽辉;罗爱清;温衍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泡氧合功能以及炎症因子含量。结果:(1)肺泡氧合功能:观察组患者的PaO294.61±11.09mmHg、PaO2/FiO2371.18±23.17,均高于对照组的85.13±8.21mmHg、321.54±21.77;PaCO232.16±4.25mmHg低于对照组(44.32±5.33mmHg);(2)炎症因子: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 ̄6、IL ̄8、TNF ̄α含量分别为(143.21±20.18)pg/ml、80.13±10.46pg/ml、34.95±4.2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44.26±29.34pg/ml、134.95±16.42pg/ml、61.43±7.21pg/m。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肺泡氧合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是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劳剑辉;黄纯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aCO2、PaO2、SaO2等水平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VV、FEV0.3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但两组FV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凌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救模式下创伤控制性手术治疗36例严重多发伤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严重多发伤性患者,均需给予急救治疗和创伤控制性手术。对照分析救治时间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生存率与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的关系。结果(1)本组36例患者,存活77.78%(28/36),死亡22.22%(8/36)。救治成功率为77.78%。(2)患者就诊时间≤1h其生存率为90.5%(19/21),死亡率为9.5%(2/21);患者就诊时间>1h其生存率为60.0%(9/15),死亡率为40.0%(6/15);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生存组28例患者ISS平均评分为39.4分,死亡组8例患者平均评分为72.6分,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救模式下行创伤控制性手术,对于治疗多发性严重损伤疗效确切,早期入院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患者ISS评分高则死亡率也高,ISS评分对疾病预后有早期预示作用。

    作者:王迎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氯沙坦联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探讨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氯沙坦+灯盏花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灯盏花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夏文宏;周慧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