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马量

关键词:人工肱骨头置换,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疗效, 观察
摘要: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置换组各30例。内固定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置换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Constant ̄Murley评分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糖尿病监测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对妊娠糖尿病(GDM)筛选诊断中的价值以及比较。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以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值作为诊断GDM的标准,将183例妊娠妇女(孕期22~24w)分为糖耐量正常组156例,GDM组27例,同时测定2组HbA1c和G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DM 组与糖耐量正常组 HbA1c 和 GA 水平有显著性差(P<0.05),GDM 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4%和81.5%,联合两种检测阳性率为63.0%,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结论 HbA1c和GA可以作为GDM血糖监测的指标,且在诊断GDM的特异性上有一定意义。

    作者:肖维;郑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助产对分娩的影响研究

    选取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行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对一全程陪伴。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一对一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产时服务质量,对保证母婴安全、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潘冰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腔镜术后几丁糖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评价

    将84例因早孕要求进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几丁糖子5ml宫腔内局部应用组(试验组)及无任何干预措施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宫腔改变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组宫腔轻、中、重度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内应用几丁糖可以减少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病几率,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的预防方案。

    作者:李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依折麦布对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轻度血脂异常时,依折麦布对其尿微量白蛋白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以下简称FMD)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组(45例)或非依折麦布组(35例),治疗随防8个月。治疗前及后行血脂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FMD)和尿白蛋白/肌酐等检查。结果从表2看出,以上两组病人基线情况相似。依折麦布组接受依折麦布治疗时间约8个月,检查显示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包括: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尿白蛋白及肌酐;非依折麦布组患者后负荷后1h的FMD明显低于依折麦布组(P<0.05),且依折麦布组后负荷后1h的FMD升高显著(P<0.01);依折麦布组和非依折麦布组负荷后4hFMD升高程度比较,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依折麦布组高于非依折麦布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依折麦布改善轻度血脂异常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并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林贞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阴道灌洗治疗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选取接受治疗的100例阴道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多功能臭氧冲洗治疗仪灌洗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7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66.0%,观察组为9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多功能臭氧冲洗治疗仪阴道灌洗治疗的同时,实施必要的特殊护理措施,具有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得以不断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玉华;庞飞;张水清;刘玉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选取72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体外冲击波术,n=306例)、B组(气压弹道碎石术,n=224例)及C组(钬激光碎石术,n=198例),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B组、C组四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6.2%、97.0%均高于A组的72.5%,C组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22.8%)高于A、C组(1.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碎石术较为安全,但治疗有效率低,气压弹道碎石术结石清除情况较为理想,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钬激光碎石术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唐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肿瘤的相关性探讨

    收治的257例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根据DM/PM是否合并肿瘤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22例)。比较合并肿瘤与非合并肿瘤的特征。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其包括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及伴肿瘤的类型。指标主要以血沉(ESR)、血清肌酸激酶(CPK)为主。对皮肌炎、多发性疾病合并肿瘤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关联因素开展了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而言,应当进行仔细检查,保持高度警惕性,尽可能避免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何春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再出血患者20例与未再出血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再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0例发生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7.24%,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在年龄、术前血肿量、GCS评分、术式选择及术后甘露醇应用时间、血压变化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原因的分析认识,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志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院前与院内急救无缝隙链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院前急救病例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监护方案管理,治疗组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方案进行监护管理。结果治疗组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30d内发生死亡事件的比重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快速、准确的监测出患者预后的身体情况,更利于医疗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工作,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意外事件发生几率。

    作者:梁章荣;陈景利;邝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 ̄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及并发症研究

    探讨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 ̄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将收治的3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侧脑室 ̄腹腔分流术和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 ̄腹腔分流术。观察记录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优良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P<0.05)。较之传统的侧脑室 ̄腹腔分流术,利用体外可调压微创腰大池 ̄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黄剑;魏长新;陈苑新;蔡学坚;何贵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乙肝后肝硬化的家族聚集现象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家族史、乙肝病史、肝功能Chikd-Pugh分级等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乙肝后肝硬化的家族聚集现象。结果经资料分析得知,56例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存在乙肝后肝硬化家族急剧现象,占比67.9%(38/56)。。家族聚集性肝硬化多发生在乙肝感染的基础上,临床务必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马亚丽;张缭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咬合板、超短波单独及其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比较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8例。 A组接受咬合板治疗,B组给予超短波治疗,C组行联合治疗方式,比较三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时间及张口度指标差异。结果三组张口度经治疗均显著上升,同时段组间比较C组显著较高(P<0.05),VAS均呈下降趋势,C组同时段较A、B组更低,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及显效时间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则分别显著低于A、B组。咬合板联合超短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咬合板或超短波单一治疗,可抑制疼痛,增加张口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缬沙坦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抗感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缬沙坦。疗程为4w,比较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Fib)、D ̄二聚体(D ̄D)、抗凝血酶III(AT ̄III)、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Cr)、尿素氮(BUN),同时比较两组凝血状态和肾功能。结果试验组凝血状态和肾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保护肾功能,对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缓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明亮;林永明;陈英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并接受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于术后行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观察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治疗中,采取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成光辉;梁忠平;曾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胃镜下喷洒不同药物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研究

    选择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胃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胃镜下喷洒超微大黄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30min、3h、6h及12h止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107,P>0.05)。胃镜下喷洒超微大黄粉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佳,且较为安全。

    作者:陈创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选取接受诊治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予优质护理,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量表分数等方面均存在着优势,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临床上优质护理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突出,建议推广。

    作者:邝丽辉;罗爱清;温衍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3年8月采用此方法治疗的16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胸腰椎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影像学资料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3月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椎切除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硝唑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将2012年4月~2014年7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甲硝唑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以及整体生活质量。(1)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观察组患者阴道分泌物减少(5.58±0.71)d、瘙痒感缓解(3.85±0.45)d、灼热感缓解(3.29±0.48)d、阴道壁充血消退(4.18±0.62)d,均短于对照组的(8.87±0.91)d、(6.19±0.78)d、(5.92±0.67)d、(7.78±0.85)d,P值均<0.05;(2)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甲硝唑联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提高生存质量,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叶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56),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麝香通心滴丸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对比观察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7.27%,高于对照组的93.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8.18%,高于对照组的52.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积压、全血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通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贵峰;赖永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激素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同时再随机抽取以往给予激素常规疗法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Ⅰ组给予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观察Ⅱ组给予单纯的激素冲击疗法,对三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水肿消退时间及尿蛋白转阴时间、激素应用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Ⅰ组总有效率97.06%、复发率2.94%,观察Ⅱ组总有效率91.18%、复发率14.71%,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复发率23.33%;且观察Ⅰ组水肿消退时间及尿蛋白转阴时间较观察Ⅱ组、对照组缩短,激素不良发生率较观察Ⅱ组、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激素联合应用六味地黄汤在肾病综合征中相得益彰,具有增效减毒之功效,值得推广。

    作者:郭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