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李德铭

关键词:硫酸镁, 孟鲁司特, 小儿支气管哮喘
摘要:选取于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7.50%,观察组治疗为显效的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而对照组治疗治疗为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为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4,P<0.05)。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切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实施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与术后2个月的残石率分别是13.3%、3.3%,对照组为36.7%、23.3%,存在明显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优良率分别是23.3%、93.3%,对照组为23.3%、73.3%,存在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大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残石率,降低患者的再手术率,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

    作者:凌韶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早期病变检出率的研究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传统宫颈刮片检查对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选择840例患者,其中420例采用TCT技术进行宫颈癌早期病变的筛查,420例采用传统宫颈刮片法进行宫颈癌早期病变的筛查,筛查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准,比较两种方法标本满意度、对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TCT法标本满意度为99.52%,传统刮片法标本满意度为84.05%,两种方法标本满意度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71,P<0.01);TCT法CINⅠ、CINⅡ和CINⅢ、SCC和总阳性例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刮片法(P<0.05);TCT法阳性符合率为93.55%(29/31),刮片法阳性符合率为93.33%(14/15),两种方法诊断阳性符合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0.37,P>0.05)。 TCT法和传统宫颈刮片法对宫颈癌的早期病变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TCT法优于传统刮片法,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秀琴;吴德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0%,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病灶吸收率为73.33%,对照组病灶吸收率为3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能有效提高病灶部位药物浓度,更好的杀死细菌,起到痰菌转阴作用,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经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塞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未出现脱落病例。治疗结束后,经统计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世江;夏进;张兴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失语患者言语功能恢复的影响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出现失语症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常规脑梗死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言语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脑梗死失语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出现失语症状的脑梗死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叶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合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实效性探究

    目的:观察研究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合用在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内在本医院确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单独采取泮托拉唑疗法,B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94.0%,A组治疗有效率为76.0%,B组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显著,安全可靠方便,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作者:吴巧彬;张晓斌;王小谷;张青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是否根除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但雷贝拉唑起效更快,在促进溃疡愈合及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李英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脑出血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胎母输血综合征2例报道

    胎母输血综合征(FMH),是指一定量的胎儿血液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胎儿不同程度的失血以及母亲和胎儿溶血反应的临床症候群,该病是一种少见的产科疾病,是胎儿非免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为1/1000~1/3000,围生儿死亡率可达33%~50%。本文案例报告描述了2例母胎输血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回顾文献,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徐媛媛;魏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和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睡眠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不明显(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和睡眠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及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多甙片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进行治疗不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降低复发,且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而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郑伟军;陈晓阳;杨鲁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7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病变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一期肿瘤切除术”+“二期肠端端吻合术”等。术中注意切除肠管前严格按无菌原则行肠道灌洗;术中保持手术野清晰等。术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定期扩肛等。观察并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74例患者中,71例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后顺利康复出院,3例死亡;平均肛门排气时间4.0±1.7d、住院时间11.3±3.7d,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3例。71例患者中,失访1例,共70例患者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52.9%、41.4%。手术疗法治疗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满意,须在充分术前准备后,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手术方案。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采取保乳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6.67%,对照组优良率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能明显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乳腺外观,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玉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诊的15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包括平喘、化痰、止咳、防治感染、吸氧等措施;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两组病人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VC、FEV1、FEV1/FVC、PEF等指标均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利于肺功能的改善,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姚剑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78例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4例甲状腺瘤患者共,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美观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临床中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宏兴;刘庆文;吴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析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异丙酚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比较2组拔管后1h、拔管后3h的OAAS评分、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有效率分别为9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h、拔管后3h的OAAS评分、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呼吸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麻醉效果确切,可作为外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奕君;莫桂熙;蔡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电灼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25例非尿道CA,患者治疗后22率治愈,复发率为12%,低于对照组(26例,复发率为34.61%)(P<0.05);试验组15例尿道 CA,复发率为13.3%,低于对照组(7例复发,复发率为50%)(P<0.05);试验组平均复发周期为15.6周,长于对照组(11.75%)(P<0.05)。尖锐湿疣发病率较高且复发率也比较高,临床上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锦楠;吴华红;陈松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的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患者5例,对其进行光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5例乳腺低级别腺鳞癌均位于乳腺实质部;由实性上皮细胞巢、小腺样结构及含有梭形细胞的间质组成。免疫表型多表现为CK5/6(+)、CK(Pan)(+)、Calponin(+)、SMA(+)、P63(+)、EGFR(+)、ER(-)、PR(-)、HER2(-)。结论乳腺低级别腺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化生性癌,预后较好,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同时需与乳腺原发性鳞癌、髓样癌、纤维肉瘤等相鉴别。

    作者:孙百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膀胱白斑的治疗方法研究

    抽取205例膀胱白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归纳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膀胱白斑在术后出血、疗效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膀胱白斑,膀胱粘膜电切法操作简单,效果较好,且术后可不必常规行膀胱灌注化疗。

    作者:李海涛;屈明伟;高平生;魏希锋;韩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的奥曲肽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较少(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复发率5.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12/40)(P<0.05)。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有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实施不同入路术式外科疗法的临床研究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前正中入路组、前外侧入路组和双侧入路组各30例,对三种不同入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种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双侧入路组显著性高于前外侧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前正中入路组显著高于双侧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手术入路方式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3.3%、8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侧入路疗评分为优人数明显多于前正中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骨折类型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双侧入路更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成小辉;刘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