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经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CT结果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9例,准确率为98%;A级4例,占81.63%,B级21例,占42.86%,C级15例,占30.61%,D级6例,占12.24%,E级3例,占6.12%;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2例,占85.71%,急性坏死型胰腺炎7例,占14.29%。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可反映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病理改变及并发症,图像清晰直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凯;冯冲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于我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67.50%,观察组治疗为显效的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而对照组治疗治疗为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只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差异为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4,P<0.05)。硫酸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切确,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实施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与术后2个月的残石率分别是13.3%、3.3%,对照组为36.7%、23.3%,存在明显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优良率分别是23.3%、93.3%,对照组为23.3%、73.3%,存在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胆道镜联合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大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残石率,降低患者的再手术率,患者的术后恢复较好。
作者:凌韶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7月重庆市某街道3个居委中的高血压患者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与社区服务中心的签约管理时间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群组看病的模式进行自我管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高血压管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变化。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服药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群组看病模式的自我管理效果显著,有利于长效的管理,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苏强;将艳红;伦款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3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选择开腹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及预后。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肿瘤治疗效果.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侯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A、B、C三组。 A组给予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组采取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三组患者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C组出现低血压、高血压人数明显少于A组、B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麻醉效果优良比例明显高于A、B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与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利于控制患者生命体征,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斯来;陈定启;梁雪玲;陈洋;陈思佳;冯泉;周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尤瑞克林联合美金刚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及美金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失语改善程度以及语言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失语改善程度较好,P<0.05。治疗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较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采取尤瑞克林联合美金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失语程度,能提高患者的语言功能,无并发症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铿伟;黄毓华;刘培雄;蔡立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1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给予A组患者泪囊鼻腔造孔术进行治疗,给予B组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置管术进行治疗,给予C组患者泪囊鼻腔造孔术联合置管术、丝裂霉素C进行治疗。将C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A、B组进行分析对比。 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置管术和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唐泽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行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行改进Miccoli手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5.33%,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治疗手术相比,改进Micc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具有出血量少、切口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利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严重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的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在术中失血量、骨痂显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采用Mazur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痂显现时间、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Mazur评分研究组平均87.3+2.6分、术后恢复优良率87.5%,均高于对照组的81.3+2.8得分和73.7%优良恢复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疗效值得肯定,既能达到良好的骨性效果,还能很好地保护骨折区血供,利用早期活动和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韦森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取清远市人民医院7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推行肿瘤切除联合单纯静脉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前提下辅以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 vs 62.16%)(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肿瘤切除联合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黄朝机;梁忠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治疗,未出现脱落病例。治疗结束后,经统计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世江;夏进;张兴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8月间于我院住院需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为A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为B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术后的各临床指标。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A、B组术后拔除尿管、肛门排气、术后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P<0.05),A、B组患者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则明显低于C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达到疾病治疗目的,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护理更方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1~12月3916例孕9~13+w孕妇血清产前检查的资料,通过分析其游离β-HCG和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水平(对于孕10~13w结合超声NT值),评估患者的DS风险情况。结果3916例孕妇中,筛查DS高危150例,筛查阳性率为3.83%(150/3916);18三体综合征高危4例,筛查阳性率为0.15%(6/3916);不同年龄的高风险分组中,大于或等于35岁组DS风险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25岁年龄组DS风险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进行DS筛查有利于发现异常胎儿,为产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是降低出生缺陷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海平;余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的分娩产妇400例,根据胎膜早破与否分为两组,试验组为200例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对照组为200例无胎膜早破的产妇。研究对比两组产妇相关病因发生率与妊娠结局。结果(1)相关病因发生率。试验组相关病因(胎位异常、宫颈松弛及宫腔手术史、胎儿头盆不称、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结局。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早产及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胎儿窘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较多,当加强孕期检查及健康宣教,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从大限度上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临床护理人员2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3年1-12月期间对200名护理人员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资料,作为观察组,2012年1~12月对200名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资料,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的作用。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42,P=0.030)。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护理人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824,P=0.000)。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效果显著优于实施前,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31,P=0.000)。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度及处理医院感染的能力,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盛瑞玲;吴春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50人,进行腹部B超筛查,分析各年龄组人群结石检出率,结石类型,并随访观察。结果各年龄组无症状胆囊结石检出率高低依次为中年组、青年组和老年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结石类型依次为II型16例(30.2%)、IV型14例(26.4%)、I型13例(24.5%)、III型10例(18.9%);随访过程出现临床表现者5例(9.4%),需要手术治疗者IV型7例(13.2%)、III型4例(7.5%)、II型2例(3.8%)、I型1例(1.9%)。腹部B超是体查无症状胆结石的首选,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特别是Ⅲ型及Ⅳ型患者应定期随访,早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探讨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临床治疗情况。选择接受治疗的410例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5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喘可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和主要碱性蛋白含量、疗效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上下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气道高反应性是导致上下气道产生炎症的主要因素,也是支气管哮喘临床病症之一,对诊断和治疗具有实践意义。
作者:陈文强;苏贞绍;李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4例甲状腺瘤患者共,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美观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临床中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效果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宏兴;刘庆文;吴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中心确诊治疗的老年早期结核病患者64例作为结核组,同期选取中心体检健康人员2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LAM、16KDa和38Kda抗体,统计分析所有受试者三种结核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分析三种结核蛋白抗体及其联合检测对老年早期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核组患者 LAM、16KDa和38KDa抗体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单独LAM >单独38KDa 检测>单独16KDa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分枝杆菌LAM、16KDa和38KDa抗体均可作为诊断老年早期结核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三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建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