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陈城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3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生长部位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143例患者中早产25例,占17.48%;产后出血26例,占18.18%;剖宫产103例,占72.03%;混合型肌瘤患者早产及产后出血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肌瘤切除术与单纯剖宫产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行常规体检以及早发现子宫肌瘤,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覃兰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不同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者55例,病毒感染患者55例,并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PCT和CRP的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同时兼具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势,可以更好的诊断和鉴别感染性疾病,可作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为临床上更好的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儿科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凤娟;徐小红;熊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经鼻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保儿宁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哮喘的症状变化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鼻炎、哮喘的症状相较于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60例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同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选老师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学习积极性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适合在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
作者:袁海珍;杨水秀;汤志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将接受治疗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有无细菌性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38)与非细菌感染组(n=22),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血清PCT与CRP联合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并细菌性感染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为(7.23±0.96) ng/L,CRP水平为(16.07±3.68)mg/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痰细菌培养证实38例为细菌感染性毛细支气管炎,22例为非细菌性毛细支气管炎。其中CRP检测诊断符合率为68.4%,PCT诊断符合率为92.1%,两者联合检测共检出细菌感染37例,符合率为97.4%,与单纯采用血清CRP检测符合度对比差异显著(χ2=35.9033,P<0.05)。对伴细菌性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血清CRP联合PCT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明确患儿的细菌感染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丁庆雄;冯美虹;陈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要求做人工流产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中人流过程中恐惧、紧张程度、术后疼痛及RAA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人流过程中恐惧、紧张程度、术后疼痛及RAAS发生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不同特点人流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王贤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水中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分娩的14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轻度窒息、头颅血肿、黄疸、心肌损害、羊水浑浊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中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华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就诊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根据入选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分为四组,抽取检查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左心射血分数、N端前脑钠肽(NT-proBNT,诊断心衰可靠指标,与心衰程度成正相关),以及患者在6min内步行距离。通过以上数据来了解分析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对心脏衰竭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不同分组中,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患者,血液实验室检查结果也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有明显差异,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越高,与此同时,患者心脏射血分数也会随之降低,并且6min行走距离也降低,由此可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左心射血分数成反比,与N端前脑钠肽呈正相关。临床医师诊断心力衰竭,可以将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可能作为其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作者:梁春虹;林小劲;熊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核医学在骨转移癌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56例,患者入院后均行(18氟-脱氧葡萄糖)18F-FED PET/CT显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再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云克联合89Sr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身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F-FED PET/CT显像检查结果显示,共84处骨转移,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核医学在骨转移癌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100例鼻胃管置管困难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诱导吞咽法,而观察组采用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患者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患者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等待吞咽联合旋转法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鼻胃管置管困难患者效果优于诱导吞咽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红英;卢隆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70例重型颅脑外伤后伴有肺部感染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反应相比P<0.0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小剂量盐酸氨溴索可以很好的控制其肺部感染,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区学明;刘德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我科218例行TURP 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前列腺窝灌注组72例,蛇毒血凝酶10U加入生理盐水5ml行前列腺窝冲洗,2次/d,共3d;膀胱灌注组75例;其余71例患者为对照组,仅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记录三组患者术后前3d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患者无明显凝血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前列腺窝灌注组术后3d总出血量与其余两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膀胱灌注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后前3d总出血量和每天出血量之间无明显差异。蛇毒血凝酶局部用药能有效减少TURP术后出血,安全性好。
作者:张炜;林明恩;洪英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9例。甲组给予常规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甲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争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经阴道B超诊断,对照组采取腹部B超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4.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B超相对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方面准确率较高,安全可靠方便,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作者:黄惠甜;侯倩;刘柳燕;赖慧华;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比较综合性的加强护理,对照组的产妇只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总护理效果优良率约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应当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产妇比较综合性的加强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预防产妇出现大出血、给予产妇更加有力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障。
作者:陈柔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128例,按照血糖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为非糖尿病患者,研究组64例为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IABP使用个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吻合支数、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ICU留置时间与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影响效果较小,且并发症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作者:张伟杰;杨辉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疗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Leep术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DRE术式治疗,试验组采用LEEPC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6±3min、术中出血量为8±4ml,少于对照组的30±6min 和50±8ml (P<0.05);试验组治疗后复发率为12.5%,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2.5%和17.5%(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Leep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史、疾病的性质、分期等选择合适的Leep术式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罗佩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60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腰背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胸腰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病人能够促进腰背肌功能恢复,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69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磷酰胺治疗,试验组采用霉酚酸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半年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指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总量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霉酚酸酯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尚卫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生理盐水静脉缓注,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5min采用氟比洛芬酯静脉缓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镇痛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h、4h、6h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24h镇痛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Ⅱ级和Ⅳ级的术后镇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I级和Ⅲ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术后急性疼痛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尚明;周永林;朱荣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