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媛;肖春花;利旭辉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6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皮肤黑色素瘤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肢端黑色素瘤约占89.29%,非肢端黑色素瘤约占10.7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集中表现为趾甲为棕褐色,伴有溃疡、出血或者渗出;趾甲为黑绿色,或累计甲板;足底肤色不均,并伴有形状不规则的斑片或者患者的足部皮肤表面粗燥,伴有边缘不清的结节状突起。我国黑色素瘤的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高发年龄为50~60岁,性别差异较小,外伤可能对肢端黑色素瘤的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1月选取的223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计数联合检验诊断,通过诊断结果评价其价值。结果223例患者中细菌感染136例,病毒感染87例。全血CRP升高122例(54.71%),血常规中WBC计数升高128例(57.40%),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计数均升高103例(46.19%)。其中全血CRP明显升高,血常规中WBC计数也随之显著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此外,细菌感染组患儿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计数及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计数联合能准确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具体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增加患儿身体负担。
作者:潘庆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共131例228处病史资料完整地肋骨(包括肋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X线胸片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比较X线检查和高频超声检查诊断对肋骨及肋软件骨折的检出率及细微骨折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确诊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8.1%,所有肋软骨骨折X线检查均未能显示,漏诊50例;而高频超声骨折检出率高达96.5,且肋软骨骨折检出11处。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X线检查对细微骨折检出率为5.70%;高频超声对细微骨折检出率为14.47%。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及肋软骨细微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能快速检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细微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并可重复检查,方便快捷,可作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47例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两组患者2ml外周静脉血,比较外周血中CD+、CD4+、CD8+及Treg细胞活化率与CD56dimD16+、CD56brightCDl6-、D56+CD69+在NK细胞中所占比例。结果两组CD4+细胞活化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性流产组CD3+、CD8+活化率均显著高于人工流产组(P<0.05),Treg细胞活化率则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两组D56+CD69+所占比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性流产组患者CD56dimD16+在NK细胞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人工流产组(P<0.05),CD56brightCDl6-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与正常人工流产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D56dimD16+与CD56brightCDl6-比例及Treg活化率发生变化为主,可密切监测孕妇各指标变化情况防止免疫失调以预防流产。
作者:王和坤;梁宝珠;黄显文;冯经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将我院收治的14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产检的205例健康孕妇作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监测两组孕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与舒张末期大血流速度比值(S/D),及比较母婴结局。结果(1)观察组子宫动脉RI 0.38±0.09高于对照组0.27±0.04,PI 0.55±0.28高于对照组0.29±0.05,S/D 1.87±0.09也高于对照组1.54±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有36例孕妇剖宫产,发生率为24.66%,与对照组的10.24%(21/205),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儿5.52%(8/145)、宫内窘迫率8.28%(12/1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5%(4/205)及2.44%(5/2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3)对所收集的孕晚期妊娠妇女的各临床因素应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显示基础血压、BMI、妊娠高血压家族史、RI、PI、S/D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关联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发现BMI基础舒张压及PI、RI、S/D是孕晚期妊娠高血压发生的预测因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是影响妊娠高血压的预测因子,其对围产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作者:梁先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09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手术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2例采取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病情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恐惧等不良情绪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和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可现在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与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贤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经MR 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4例患者经CT 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均位于颅内脑外,其中10例位于颅底。19例病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8例呈跨叶生长。CT平扫结果:14例呈等、稍高、低混杂密度,1例呈等密度,9例颅骨破坏,1例瘤内钙化;增强扫描结果:13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MR平扫结果:19例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信号;17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信号;增强扫描结果:17例呈显著不均匀强化,15例呈明显坏死囊变,8例呈明显出血,14例窄基底与脑膜连接,13例颅骨破坏,15例瘤周明显水肿。19例手术病理证实肿瘤呈分叶状,14例窄基底与硬脑膜连接。镜检结果表明19例呈肿瘤坏死囊变,10例出血,瘤细胞呈弥散性分布,间质存在许多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i ̄67水平升高。颅内间变型血管外皮细胞瘤基本呈分叶状,供血丰富,易出血、坏死、囊变导致密度不均,信号显著增强,大部分通过窄基底与硬膜连接,相邻颅骨出现溶骨性破坏,瘤周明显水肿,占位效应明显。
作者:关天明;丛喜达;王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0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接受亚低温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组总有效率(87%)优于对照组(6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9.33±1.23)分优于对照组的(11.21±1.44)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1.18±1.95)分优于对照组(66.73±1.89)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4.62,P<0.05)。在脑溢血的临床治疗中,亚低温联合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晴燕;范文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20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予以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6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无痛苦,且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爱平;李瑞陆;覃彩虹;黄鹏;陈燕群;覃和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68例急性脊髓炎者且根据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加以观察和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肌力改善、感觉恢复、排尿功能恢复、自行下床行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同时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炯泰;梁红斌;陈捷;戴永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3例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所得到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后出院;对两组患者过程中手术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少;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例数为10例,观察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3例。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早期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均能够使患者痊愈,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质量要高于小切口切除术,并且该手术方法安全性较高,所发生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尽可能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胡运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胸腔积液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次数、胸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传统胸腔穿刺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促进胸液消失,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丘愿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4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20例行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矫正的患者。通过统计他们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患者在矫治前后的SNA角和UI-SN角,来判断其矫正效果以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的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都有所改善,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也比较好,但是由于患者的前突程度不同,所以矫正程度也有所差异。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发现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上颌前突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潇;毛俊木;周洁;罗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将100例老年性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针静滴,疗程为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麦饭石浴疗联合西替利嗪分散片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性瘙痒症。
作者:郭靓;万秋英;罗丽娟;朱强平;帅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因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试验组再次发生惊厥患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致惊厥发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发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并给予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患儿发生惊厥的次数,增加安全性。
作者:叶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观察恶性肿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患者癌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2),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癌痛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癌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艺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急救中心收治的32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自行就诊的40例AMI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为12~48(26.41±4.96)min。经过救治,观察组中有30例安全送回医院,2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3.8%;对照组中入院后抢救成功31例,9例抢救无效临床死亡,抢救成功率77.5%,观察组明显较好(P<0.05)。且抢救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40%(P<0.05)。院前急救组抢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注重院前急救,在入院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有效救治,指导其自救,并在到达现场后实施专业的院前急救,可有效防止心肌梗死范围进一步扩大,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云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G ̄CSF、CR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G ̄CSF及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G ̄CSF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密切观察患儿血清G ̄CSF及CRP水平变化对患儿病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