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

林二虎;镇万新;高国勇;杨大志;马乐群;代成甫

关键词:脊髓型, 颈椎病, 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价.方法 选用我院2008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和影像学表现.术后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5年. 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的100 例患者在5 年的随访内发现,疗效为优46例(46%)、良31例(31%),中16例(16%),临床疗效为差7例(7%),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7%. 手术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减压程度及颈椎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过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手术的时间、病情的变化以及手术的技术都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经验研究(附90例报道)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收确诊为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共计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疗法,在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在内科疾病中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威波;谢群;吕红霞;刘志阳;顾新新;胡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及Meta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及META分析,比较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放疗或单纯同期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7~2011年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组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同期放化疗的为对照组,并通过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来源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 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面,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和单纯同期放化疗相比,两组3年内的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0.5% vs 76.9%(P=0.56);70.2% vs 69.7%(P=0.56);META分析显示:前者的3年总生存率是后者的1.62倍(RR=1.62,P=0.11),前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是后者的0.95倍(RR=0.95,P=0.34). 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在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3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上, 未能显示出预后优势.

    作者:王羽;邓利侬;李坊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制霉菌素氯化钠溶液联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门诊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60例. 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制霉素氯化钠溶液配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对照组应用达克宁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真菌感染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6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真菌感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制霉菌素氯化钠溶液配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施建艳;蔡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探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9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各48例. A组予以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予以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及术后24个月(T3)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cyer)评分差异,记录其假体松动、脱落或碎裂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Fugl-Mc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T3时A组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B组(P<0.50);2年随访中,A组患者无假体松动、脱位或碎裂报告,B组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B组的12.5%(P<0.5).结论 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予以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将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应用于结肠癌化疗,观察统计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便携性等指标,与传统输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安全性、稳定性、便携性及优越性,以期为临床化疗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输液方式,进而减少病患的痛苦,提高化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也进一步推广此种化疗方式的大规模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住院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留置针组)和试验组(PICC 置管组),每组各50例. 比较分析整个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进行大剂量的静脉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马婵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到我院呼吸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观察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FEV1、FVC、PEF)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在完全控制的疗效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可以取得叠加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郑喜文;杨建民;陶秀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研究

    以124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3.23%,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4.84%,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20.97%,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22.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妇科肿瘤手术中采取个体化护理有助于预防术后尿潴留,减轻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程美华;陈晓玲;董亦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脊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2012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6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9例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87%,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5.86%,满意度为79.31%,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脊髓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使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均分成2组,对照组通过传统肌注镇痛药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实施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给予2组患者积极细致的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镇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VAS≤4分者32例,4分8分,要相比对照组的16、14和6例更具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更高,不适症状发生例数更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腹部外科术后镇痛中应用镇痛泵进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不适症状较多,需配合积极的措施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肖琪;曹炎;黄惠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效果研究

    随机选取60例普外科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针对普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极大改善(P<0.05). 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针对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干预效果,可以改善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鄢文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将54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随机分为常护组和优护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复发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优护组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复发情况显著少于常护组,优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采纳.

    作者:孙姣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方法 以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34例,为轻度组,重度窒息10例,为重度组,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3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彩超测定并比较三组新生儿大脑前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 三组PI[(0.97±0.04)vs(0.90±0.08)vs(1.15±0.05)]、RI[(0.57±0.05)vs(0.61±0.04)vs(0.54±0.03)]、Vs/Vd[(2.52±0.16)vs(2.66±0.12)vs(2.36±0.14)]、Vs[(31.21±1.08)vs (28.58±1.00)vs(40.12±1.36)]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重度组脑出血发生率40.0%,较轻度组、对照组的8.8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窒息程度有关;且新生儿窒息易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需早期防治.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缩宫素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4h出血量及分娩前、后血压情况.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血压均有下降,但与分娩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本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1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8.44%;其中淋巴结转移有效率60.71%,软组织转移有效率58.82%,肺转移有效率47.37%,骨转移有效率28.57%,肝脏转移有效率30.43%;本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脱发、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但均可耐受,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且可耐受.

    作者:吴庆成;陈国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体会

    对72例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抢救的危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以术前环境、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开展手术及术后对患者加强气管管理等为护理工作重点. 72例患者气管导管置入顺利,手术时间为3~12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与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 术后切口渗血5例,切口无感染,气道无狭窄,发生皮下气肿3例,无气胸、切口溢痰等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 对危重病人抢救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人员术前做好环境、用物、患者的准备工作,术中与操作医生密切配合,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做好气道管理,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可有效降低抢救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林春英;李宝嘉;石秋连;黎记弟;王芷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诊治的40例癫痫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比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丙戊酸钠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凤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7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78%)和并发症发生率(4.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和15.63%(P<0.05).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和护理,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文仙;蔡艳芳;陈洁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收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治疗6w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特点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其可预防也可治疗,但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几率及死亡几率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于该病的诊疗水平有限,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是提高该病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双向转诊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问题. 本次研究将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钟伟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护理路径对控制肺癌舒缓期病人呼吸困难症状的效果分析

    选取120例舒缓期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7d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肺癌舒缓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玉莹;陈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