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14期文献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人,试验组给予罗格列酮,对照组给予比格列酮进行治疗,疗程为6个月. 治疗前后用B超进行肝脏检查,对脂肪肝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P2hPG、HbA1c的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两组数据比较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在TG、TC、HDL-C、AST、ALT、FNS、HOMA-IR值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罗格列酮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是有效的,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出现,还可以使肝脏的肝功能有增强作用.

    作者:胡少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ASAI-II级进行择期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手术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情况,术后苏醒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中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镇静、镇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下降较试验组明显,试验组患者的痉挛、恶心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依托咪酯可以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而丙泊酚可以使患者术后较快苏醒,且肌阵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两种药物均可以保持麻醉效果的稳定,临床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罗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替罗非班药物对ACS冠脉注射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104例ACS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不同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Blush3级获得率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在给予ACS介入治疗时采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世磊;彭芝斌;杨泽敏;李波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莫西沙星与头孢地尼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白细胞正常率、细胞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白细胞正常率和细胞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赖雁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制霉菌素氯化钠溶液联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门诊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60例. 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制霉素氯化钠溶液配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对照组应用达克宁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真菌感染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6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真菌感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制霉菌素氯化钠溶液配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施建艳;蔡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服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通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比较其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8%高于对照组的82.9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MA和BUN水平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依那普利和乐卡地平都是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少,降压效果明显,且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开喉剑喷雾剂和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78例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已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联合应用开喉剑喷雾剂和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为5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和观察组在接受治疗5d后有效率分别为67.6%和87.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如退热时间、口痛消失时间及疱疹溃疡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中均无患者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开喉剑喷雾剂和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疗效较好,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迅速缓解病情,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曾娟萍;卢金海;袁锦权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异丙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 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实施麻醉镇痛;采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观察组实施麻醉镇痛.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手术时间和术后留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人流综合征人数和出血量大于3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口松弛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应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初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诊治的40例癫痫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比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丙戊酸钠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凤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将近几年来到我院就诊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69.8%,用药后P水平、盆腔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访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显著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江曼茹;麦凤珍;李卫红;李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阴道给药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3例. 对照组采用口服丹参酮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保妇康栓联合己烯雌酚片阴道给药进行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及安全性等数据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95.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8%,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安全性的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阴道给药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梅凤;毛甜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从我院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58例进行研究,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均为2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状况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0%,同对照组患者的58.62%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和收缩压,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疾病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郭晓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到我院呼吸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观察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FEV1、FVC、PEF)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在完全控制的疗效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可以取得叠加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郑喜文;杨建民;陶秀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价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 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3± 1.9d,短于对照组的8.6±3.0d(P<0.05).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确切,可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和胆红素的重吸收,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镇元;赖文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以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治疗的168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研究对象82例予以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86例采用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数据分析及组间比较.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 显著低于对照组75.6%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14.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即两组研究对象安全性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治疗依从率为97.7%高于对照组97.6%的总依从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 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熊晓晴;文小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沐舒坦雾化给药和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沐舒坦静脉给药治疗,15mg/次,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1静脉滴注,2/d. 观察组患者接受沐舒坦(用量与对照相同)加生理盐水2ml空气压缩泵雾化,2/d. 治疗7d后观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气促、喉中痰鸣缓解和肺部罗音吸收等好转情况及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7d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患者体温大部分恢复正常,且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咳嗽气促缓解、喉中痰鸣缓解、肺部啰音吸收等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沐舒坦雾化给药途径更利于患者机体药物吸收,疗效显著,临床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火军;洪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经验研究(附90例报道)

    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收确诊为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共计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采用糖皮质激素疗法,在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在内科疾病中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缓解患者病情,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威波;谢群;吕红霞;刘志阳;顾新新;胡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保儿安颗粒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儿安颗粒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短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保儿安颗粒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占亚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与丙泊酚异氟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于我院中心治疗的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异氟醚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方案. 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性能稳定,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彭长征;袁桂婵;喻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发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选取对铂类敏感的复发卵巢癌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完全有效19例,部分有效9例,治疗的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患者中,完全有效15例,部分有效8例,治疗的有效率为63.89%,差异显著. 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化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菜梅;罗泽民;李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盐酸帕罗西汀片对帕金森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

    将PD合并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PD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片20mg,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25mg. 结果在对抑郁状态进行治疗时,治疗4、8w时研究组总有效率为50%及75%,而对照组分别为10.7%与25%;经对比,在治疗4、8w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4、8w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每日服用左旋多巴的用量差异显著. 帕罗西汀治疗PD伴抑郁患者疗效确切,同时可减少左旋多巴用量, 安全性良好.

    作者:曾培灿;孙光裕;曾宪杰;陈玉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丁咯地尔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1耳)、对照组35例(35耳)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按常规使用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辅酶A和激素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取静脉滴注的方法,添加丁硌地尔注射液200mg+10%葡萄糖注射液,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相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77.2%,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采用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安全良好,对突发性耳聋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佩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药物流产结果的影响

    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自行要求使用药物流产,且早孕天数≤49d的120例病患按就诊顺序分为三组:对照组A、B及常规组各40例. 常规组,口服米非司酮25㎎,2次/d,连服3d,总量共150㎎;对照组A组,口服米非司酮25㎎,2次/d,连服3d,在第六次服药12h后加服50㎎,总量共200㎎;对照组B组,口服米非司酮25㎎,2次/d,连服3d,在第六次服药12h后加服75㎎,总量共225㎎. 三组服用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相同. 结果常规组的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为87.5%、12.5%;对照组A组的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为92.5%、7.5%;对照组B组的完全流产率和失败率为97.5%、2.5%. 阴道流血时间分别为13.22±5.45、9.8±4.1、7.3±3.2d. 对照组和常规组比较,对照组流产成功率高,流产后出血时间短,对照组和常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服用米非司酮24h后加服一定剂量米非司酮,可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陈果林;蓝雪容;欧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收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治疗6w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适量口服氯化钾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选择单纯存在或合并存在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患者,排除合并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受损者,在规范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氯化钾2.5g/d口服.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适量口服氯化钾治疗对高血压病3级患者的血压下降有良好辅助作用,且比较经济、安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

    探讨不同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治疗剂量的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根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目标剂量分为A组(低剂量组)和B例(高剂量组),A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d,B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d.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治疗后3个月及1年,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B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值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琥珀酸美托洛尔逐日加量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海华;杨培俊;徐赞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缩宫素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4h出血量及分娩前、后血压情况.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血压均有下降,但与分娩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观察本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1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8.44%;其中淋巴结转移有效率60.71%,软组织转移有效率58.82%,肺转移有效率47.37%,骨转移有效率28.57%,肝脏转移有效率30.43%;本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脱发、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但均可耐受,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轻,且可耐受.

    作者:吴庆成;陈国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老年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方面,应用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毅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T检查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累及动脉的腹膜后肿瘤手术方法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肿瘤390例,选取100例肿瘤与动脉血管关系密切的腹膜后肿瘤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结果,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可切除性的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中,受累血管121根,累及腹主动脉43例、髂动脉33例、肾动脉19例、脾动脉4例、肠系膜上动脉14例、肝动脉8例. 其中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为主,良性肿瘤以神经鞘瘤及副神经节瘤居多. 完全包绕组与部分包绕组和毗邻压迫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包绕组和毗邻压迫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受累动脉血管壁破坏,伴充盈缺损较受压变形界面不光滑组、受压变形界面光滑组、紧邻血管形态正常组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受压变形界面不光滑组与受压变形界面光滑组、紧邻血管形态正常组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可以作为术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和术中对累及血管的处理预案的有效依据,是肿瘤完整切除的有效保证.

    作者:段飞雪;刘国军;李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对家属健康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对家属健康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2012年9~12月在我所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病程、不同住院次数及不同治疗效果的患者家属间的健康状况.结果 患者病程短、住院次数少及治疗效果好的家属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家属(P<0.05或P<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影响着家属健康,应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家属的健康状况.

    作者:杨燕;叶姜兰;叶莉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孕妇TORCH感染检测和优生优育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 对孕妇的TORCH(TOX弓形虫,RUV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检测,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方法 对来我院妇科检查的200例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100例不孕不育妇女,观察组为100 例孕妇,分别进行TORCH-1gM 的抗体检测. 结果 观察组RUB-1gM、HSV-1gM、TOX-1gM、CMV-1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4.0%,2.0%、8.0%, 而对照组对应检出率为6.0%、6.0%、2.0%、12.0%. 两组 CMV-1gM阳性率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孕妇实施TORCH感染检测,能够有效预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先天畸形、智力低下、流产以及死胎等情况,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王文;刘建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将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应用于结肠癌化疗,观察统计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便携性等指标,与传统输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安全性、稳定性、便携性及优越性,以期为临床化疗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输液方式,进而减少病患的痛苦,提高化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也进一步推广此种化疗方式的大规模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住院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留置针组)和试验组(PICC 置管组),每组各50例. 比较分析整个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进行大剂量的静脉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马婵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老年妇女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分析中老年妇女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性干预效果,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41~68岁在本中心辖区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者182例,T2DM前期者108例,共计290例为研究对象,综合干预前,实施基线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综合性干预涉及饮食指导、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与用药教育、糖尿病教育及血糖监测,干预2年后,比较T2DM知晓、态度、行为、体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和生命质量等指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综合干预后,前期及患病者T2DM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和体重控制程度明显改善(P<0.05),FPG,2hPG和Hb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明显好转(P<0.05);前期及患病者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压控制率也显著提高(P<0.05);患病者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显著降低(P<0.05);T2DM前期和患病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T2DM得到有效防治,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黄新桥;刘建安;赵秋彦;谭琪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耳鼻喉外科手术术后感染210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耳鼻喉外科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耳鼻喉外科手术的患者210例,将其中发生术后感染2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1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生感染的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结果 210例行耳鼻喉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者20例,发生率为9.5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首,余下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其他部位;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鼻喉外科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叶浩昕;王素芬;卢伟筠;潘永;钟晓声;范绍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探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9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各48例. A组予以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予以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及术后24个月(T3)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cyer)评分差异,记录其假体松动、脱落或碎裂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Fugl-Mc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T3时A组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B组(P<0.50);2年随访中,A组患者无假体松动、脱位或碎裂报告,B组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B组的12.5%(P<0.5).结论 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予以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并同期行颅骨修补钛网放置位置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并同期行颅骨修补不同钛网放置位置(颞肌外、颞肌下)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脑积水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0例中20例采用颞肌下钛网修补,20例采用颞肌外钛网修补,对比发现,颞肌外组术后并发症率较颞肌下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并同期行颅骨修补行颞肌外钛网修补优于颞肌下钛网修补.

    作者:彭俏菁;黎源;黄启锐;程巍;罗文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颅内血肿粉碎性穿刺微创手术,进而对患者进行颅脑CT影像的定位工作.同时在患者发病入院后1、3d进行常规复查的颅脑CT工作,患者进行一次性颅内穿刺血肿清除手术后血压值产生了不同于入院时的变化,因而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34例患者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来研究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与患者颅脑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从34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颅脑CT结果可看出,出现血肿形态规则的患者有18例(52.94%),不规则的有16例(47.06%);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有13例(38.24%);血肿扩大的患者有33例(97.06%).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通过复查患者的颅脑CT,进行临床观察,出现一些患者存在再出血现象. 基于影像学角度提出采取适当的微创治疗措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手术必须在积极控制血压的条件下进行,以此为进一步控制患者脑出血症状提供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恩;谢锡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价.方法 选用我院2008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和影像学表现.术后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5年. 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的100 例患者在5 年的随访内发现,疗效为优46例(46%)、良31例(31%),中16例(16%),临床疗效为差7例(7%),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7%. 手术治疗的疗效与患者的病程长短、严重程度、减压程度及颈椎稳定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过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手术的时间、病情的变化以及手术的技术都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

    作者:林二虎;镇万新;高国勇;杨大志;马乐群;代成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 方法 以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d及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为4.41±0.76、1.33±0.27,对照组为5.25±1.28、1.75±0.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VAS评分差异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6.3%,对照组为57.9%,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体征平稳,未出现神经根、大血管损伤,椎间隙、硬膜外腔未出现感染. 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杨建华;李文俊;杨海慧;王世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尿激素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HI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与对照组 84.44%比较显著较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1、10d NIHSS评分分别为17.36±4.07、11.32±2.12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6±4.38、16.36± 2.58分,观察组治疗后1、10d Barthel分别为73.25±12.05、86.58±12.47分,与对照组60.34±11.58、71.36±10.43分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早期脑梗死急诊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晓霞;刘蕾;杨沙;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Lp-PLA2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对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8例及非冠心病组4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冠心病的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组38例. 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Lp-PLA2以及hs-CRP的浓度差异. 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病变程度,分析Lp-PLA2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Lp-PLA2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或双支+左主干病变、三支或三支+左主干病变的Lp-PLA2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s-CRP与LP-PLA2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且LP-PLA2的浓度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作者:张健瑜;梁茜;蔡炜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期静脉营养中对早产儿重要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通过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早期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期静脉营养中对早产儿重要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出生后24h内入院,出生体重1000~2000g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早期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低剂量组(EL)1g/kg·d),每天增加1.0g/kg,大达3.5g/(kg·d);中剂量组(EM)2g/(kg·d),每天增加1g/kg,大达3.7g/(kg·d),高剂量组(EH)3g/(kg·d),大达4g/(kg· d),同时进行常规的其他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三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相似,重要血生化指标的比较,三组BUN在生后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一过性BUN升高明显多见;肌酐、pH值、碳酸氢盐、胆红素及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静脉应用氨基酸,3g/(kg·d),峰值达4g/(kg·d)有一过性BUN升高,这种升高在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刘志娟;陈咏鸽;张慧丽;巫雪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方法 以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34例,为轻度组,重度窒息10例,为重度组,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3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彩超测定并比较三组新生儿大脑前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 三组PI[(0.97±0.04)vs(0.90±0.08)vs(1.15±0.05)]、RI[(0.57±0.05)vs(0.61±0.04)vs(0.54±0.03)]、Vs/Vd[(2.52±0.16)vs(2.66±0.12)vs(2.36±0.14)]、Vs[(31.21±1.08)vs (28.58±1.00)vs(40.12±1.36)]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重度组脑出血发生率40.0%,较轻度组、对照组的8.8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窒息程度有关;且新生儿窒息易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需早期防治.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及Meta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及META分析,比较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放疗或单纯同期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7~2011年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组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同期放化疗的为对照组,并通过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来源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 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面,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和单纯同期放化疗相比,两组3年内的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0.5% vs 76.9%(P=0.56);70.2% vs 69.7%(P=0.56);META分析显示:前者的3年总生存率是后者的1.62倍(RR=1.62,P=0.11),前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是后者的0.95倍(RR=0.95,P=0.34). 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在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3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上, 未能显示出预后优势.

    作者:王羽;邓利侬;李坊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变化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3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中的变化. 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打鼾及睡眠呼吸异常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疾病情况将患儿分成OSAS者51例(观察组)和原发性鼾症者51例(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儿多导睡眠监测结果,两组患儿hs-CRP、ISI各相关指标及ISI水平,分析观察组患儿hs-CRP水平与睡眠监测各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AH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Sa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的平均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在FPG、UA、TG、TC、LDL-C、INS及ISI等指标水平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患儿hs-CRP水平与LSaO2呈负相关, 与平均心率、AHI、BMI、INS及ISI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OSAS患儿机体的hsCRP水平上升,但胰岛素敏感指数无明显变化,临床上应对此加以关注,并进行尽早干预治疗,以免诱发心血管类病症.

    作者:梁展图;谢广清;龙晓玲;张泉山;付四毛;刘玉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点状植皮治疗脉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本院采用点状植皮治疗的68例脉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4.2%,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点状植皮治疗脉管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创口愈合,并改善肢体血运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吴锡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本院儿科自2014年6月起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对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此前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2014年6月前后患儿不良现象发生率、家长护理满意度. 并对护理人员统计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责任意识评分结果的变化. 2014年6月以后患儿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2014年6月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15年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2014年6月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护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责任意识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减少不良现象发生率,且大大促进了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云;任铜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均分成2组,对照组通过传统肌注镇痛药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实施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给予2组患者积极细致的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镇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VAS≤4分者32例,4分8分,要相比对照组的16、14和6例更具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更高,不适症状发生例数更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腹部外科术后镇痛中应用镇痛泵进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不适症状较多,需配合积极的措施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肖琪;曹炎;黄惠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就诊的62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宫颈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着重观察两组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体会

    对72例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抢救的危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以术前环境、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开展手术及术后对患者加强气管管理等为护理工作重点. 72例患者气管导管置入顺利,手术时间为3~12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与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 术后切口渗血5例,切口无感染,气道无狭窄,发生皮下气肿3例,无气胸、切口溢痰等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 对危重病人抢救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人员术前做好环境、用物、患者的准备工作,术中与操作医生密切配合,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做好气道管理,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可有效降低抢救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林春英;李宝嘉;石秋连;黎记弟;王芷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选择参加无偿献血的5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对照组采血时提供常规采血护理服务,包括告知献血者在采血前后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给予巡回护理等,在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46%,对照组为95.37%,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进行采血护理干预时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杨美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急性脊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2012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6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随机分组,试验组39例患者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2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4.87%,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5.86%,满意度为79.31%,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脊髓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使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魏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腋臭手术50例疗效观察及手术护理配合

    选取我院2013年6~12月采用微创切口手术治疗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2年2~8月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微创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瘢痕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微创切口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效果显著,做好微创切口治疗期间的手术配合,对于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江英;郑媚珠;叶小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异常1 例(占3.33%),舒张压异常2 例(占6.67%),对照组收缩压异常 6 例(占20.00%),舒张压异常8例(占26.67%),观察组血压异常波动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焦虑人数共2例(占6.67%),中度焦虑1 例(占3.33%),无焦虑27 例(占90.00%);对照组患者无焦虑8 例(占26.67%),轻度焦虑6例(占20.00%),中度焦虑9例占30.0%,重度焦虑7例(占23.33%),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稳定情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宜选用舒适护理方案,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郑风翠;胡明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服药依从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水平评分和血压的改变.结果行χ2检验显示乙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甲组(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乙组生活水平评分明显高于甲组,乙组血压改善幅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大,通过关注患者心理感受,行为及饮食的改变,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为患者提供舒心的护理,促进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从而有效管理血压,降低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生活水平评分增加,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碧云;李慧玲;王风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阴道炎的患者. 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女性疾病当中阴道炎具有高的发病率,在治疗阴道炎的过程中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阴道炎治愈率的提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国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效果研究

    随机选取60例普外科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针对普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极大改善(P<0.05). 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针对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干预效果,可以改善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鄢文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研究

    以124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3.23%,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4.84%,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20.97%,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22.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妇科肿瘤手术中采取个体化护理有助于预防术后尿潴留,减轻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程美华;陈晓玲;董亦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将54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随机分为常护组和优护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复发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优护组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复发情况显著少于常护组,优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质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采纳.

    作者:孙姣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强化时间位点分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45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436例,给予强化时间位点;对照组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509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发生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时间位点分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率.

    作者:李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手术室护理中优化术前访视的护理效果观察

    观察优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给予优化术前访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期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两组入院第2d晨起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手术室摆好手术体位后的收缩压和心率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优化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学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影响因素与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 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析导致两组产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 结论 导致产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主要包括感染、引产/流产史、阴道炎、妊高症、双胎、疤痕子宫、外伤、子宫畸形、性交等因素,且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全面有效、针对性强的临床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护理路径对控制肺癌舒缓期病人呼吸困难症状的效果分析

    选取120例舒缓期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7d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肺癌舒缓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玉莹;陈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对58例输尿管镜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58例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石排净率100%.开展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不仅要求手术医生有精湛的技术,同样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充分了解钬激光性能,掌握技术参数和注意事项,在手术中以默契配合以及泌外科护士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

    作者:淦芳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7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78%)和并发症发生率(4.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和15.63%(P<0.05).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和护理,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文仙;蔡艳芳;陈洁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根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回顾性分析1000例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时间及脱管的类型,并总结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根本原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1000例置管外科患者共置管2500次,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次数60次,占2.4%(60/2500).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7.5%,深静脉导管和空肠营养管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5%. 导管拔脱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8,P<0.05). 固定方式采取传统的胶布和敷贴方式,很容易出现拔脱,占78%. 拔脱方式中滑脱和被动牵拉脱出发生率较高,占70%.非计划拔管在夜间的发生率为80%.主要发生于夜班0:30~8:00.60次非计划拔管中,高危导管拔脱有25例,占41.6%. 夜间没有做到4小时1次评估的占80%. 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中胃肠减压管及深静脉置管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和患者的特征有关系,同时也和护理措施有直接关联. 外科患者更要结合易拔脱管道的类型和实际导管的固定情况,将管道的管理加强,做好人员管理,注重护理培训.

    作者:刘良英;梁珍;张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治疗肿瘤病人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应用全自动化疗泵持续静脉输注5-FU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试验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试验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4.0%,此外,试验组腹泻、白细胞下降、口腔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魏美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灯盏细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灯盏细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使用灯盏细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使用灯盏细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状况,提高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具有更为理想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明波;汪贰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痉挛程度疗效,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观察组痉挛程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肢痉挛状态,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谭世洪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本次研究的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观察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随机抽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的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较轻,未影响到治疗结果. 复方丹参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伟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慢性心衰心室重塑的影响

    选取9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麝香保心丸,试验2组增加大剂量麝香保心丸,比较三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LVEDD、LVESD及LVEF水平具有改善,其中试验2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室重塑机制,且大剂量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较小剂量显著.

    作者:刘左玲;刘衍宇;凌云;陈晓;许锦荣;方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并发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 但是抗病毒治疗可以影响脂肪酸结合蛋白、破坏脂质代谢、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而血脂代谢异常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对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方法治疗后并发血脂代谢异常的艾滋病患者应进行积极干预. 本文综述了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应干预措施,阐述了有效改善此类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方法.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科门诊综合干预对分娩及喂养方式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因为家庭、社会及产妇自身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然而,剖宫产对产妇有着较大创伤,且会破坏产妇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进而影响乳汁的分泌,降低产妇母乳喂养率. 因此,产科门诊提倡给予综合干预. 现对综合干预对分娩、喂养方式的影响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丁昭宁;邓翠平;刘文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胰岛素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孕妇机体内的血糖管理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血糖代谢紊乱致糖尿病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特殊类型,血糖的升高还会造成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代谢失调,不仅给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还会增加围生儿不良分娩结局的风险. 因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常规的饮食控制、适度锻炼和降压药物的使用,胰岛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而胰岛素泵作为其中一种注射方法能够对机体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进行模拟,获得更为优秀的降糖效果.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不同注射方法下的疗效差异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佳方式.

    作者:杨艳英;王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特点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其可预防也可治疗,但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几率及死亡几率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于该病的诊疗水平有限,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是提高该病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双向转诊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问题. 本次研究将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钟伟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