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荣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阴道炎的患者. 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女性疾病当中阴道炎具有高的发病率,在治疗阴道炎的过程中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阴道炎治愈率的提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国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104例ACS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不同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Blush3级获得率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在给予ACS介入治疗时采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世磊;彭芝斌;杨泽敏;李波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收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治疗6w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及META分析,比较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放疗或单纯同期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7~2011年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接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组的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同期放化疗的为对照组,并通过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来源检索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 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面,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和单纯同期放化疗相比,两组3年内的无复发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0.5% vs 76.9%(P=0.56);70.2% vs 69.7%(P=0.56);META分析显示:前者的3年总生存率是后者的1.62倍(RR=1.62,P=0.11),前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是后者的0.95倍(RR=0.95,P=0.34). 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在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3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上, 未能显示出预后优势.
作者:王羽;邓利侬;李坊铭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对72例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抢救的危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以术前环境、物品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开展手术及术后对患者加强气管管理等为护理工作重点. 72例患者气管导管置入顺利,手术时间为3~12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无与操作有关的死亡发生. 术后切口渗血5例,切口无感染,气道无狭窄,发生皮下气肿3例,无气胸、切口溢痰等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 对危重病人抢救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护理人员术前做好环境、用物、患者的准备工作,术中与操作医生密切配合,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做好气道管理,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可有效降低抢救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林春英;李宝嘉;石秋连;黎记弟;王芷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对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8例及非冠心病组4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冠心病的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组38例. 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Lp-PLA2以及hs-CRP的浓度差异. 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病变程度,分析Lp-PLA2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Lp-PLA2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或双支+左主干病变、三支或三支+左主干病变的Lp-PLA2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s-CRP与LP-PLA2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且LP-PLA2的浓度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作者:张健瑜;梁茜;蔡炜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120例舒缓期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7d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肺癌舒缓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玉莹;陈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 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实施麻醉镇痛;采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观察组实施麻醉镇痛.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手术时间和术后留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人流综合征人数和出血量大于3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口松弛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应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初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以124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3.23%,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4.84%,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20.97%,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22.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妇科肿瘤手术中采取个体化护理有助于预防术后尿潴留,减轻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程美华;陈晓玲;董亦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诊治的40例癫痫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比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丙戊酸钠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凤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方法 以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34例,为轻度组,重度窒息10例,为重度组,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3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彩超测定并比较三组新生儿大脑前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 三组PI[(0.97±0.04)vs(0.90±0.08)vs(1.15±0.05)]、RI[(0.57±0.05)vs(0.61±0.04)vs(0.54±0.03)]、Vs/Vd[(2.52±0.16)vs(2.66±0.12)vs(2.36±0.14)]、Vs[(31.21±1.08)vs (28.58±1.00)vs(40.12±1.36)]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重度组脑出血发生率40.0%,较轻度组、对照组的8.8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窒息程度有关;且新生儿窒息易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需早期防治.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保儿安颗粒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短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保儿安颗粒辅助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占亚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对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颅内血肿粉碎性穿刺微创手术,进而对患者进行颅脑CT影像的定位工作.同时在患者发病入院后1、3d进行常规复查的颅脑CT工作,患者进行一次性颅内穿刺血肿清除手术后血压值产生了不同于入院时的变化,因而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34例患者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来研究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与患者颅脑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从34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颅脑CT结果可看出,出现血肿形态规则的患者有18例(52.94%),不规则的有16例(47.06%);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有13例(38.24%);血肿扩大的患者有33例(97.06%).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通过复查患者的颅脑CT,进行临床观察,出现一些患者存在再出血现象. 基于影像学角度提出采取适当的微创治疗措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手术必须在积极控制血压的条件下进行,以此为进一步控制患者脑出血症状提供基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恩;谢锡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尿激素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HI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与对照组 84.44%比较显著较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1、10d NIHSS评分分别为17.36±4.07、11.32±2.12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6±4.38、16.36± 2.58分,观察组治疗后1、10d Barthel分别为73.25±12.05、86.58±12.47分,与对照组60.34±11.58、71.36±10.43分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早期脑梗死急诊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晓霞;刘蕾;杨沙;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观察优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给予优化术前访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手术期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两组入院第2d晨起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手术室摆好手术体位后的收缩压和心率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优化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学群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 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3± 1.9d,短于对照组的8.6±3.0d(P<0.05).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确切,可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和胆红素的重吸收,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镇元;赖文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异常1 例(占3.33%),舒张压异常2 例(占6.67%),对照组收缩压异常 6 例(占20.00%),舒张压异常8例(占26.67%),观察组血压异常波动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焦虑人数共2例(占6.67%),中度焦虑1 例(占3.33%),无焦虑27 例(占90.00%);对照组患者无焦虑8 例(占26.67%),轻度焦虑6例(占20.00%),中度焦虑9例占30.0%,重度焦虑7例(占23.33%),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稳定情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宜选用舒适护理方案,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郑风翠;胡明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中老年妇女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性干预效果,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41~68岁在本中心辖区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者182例,T2DM前期者108例,共计290例为研究对象,综合干预前,实施基线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综合性干预涉及饮食指导、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与用药教育、糖尿病教育及血糖监测,干预2年后,比较T2DM知晓、态度、行为、体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和生命质量等指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综合干预后,前期及患病者T2DM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和体重控制程度明显改善(P<0.05),FPG,2hPG和Hb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明显好转(P<0.05);前期及患病者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压控制率也显著提高(P<0.05);患病者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显著降低(P<0.05);T2DM前期和患病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T2DM得到有效防治,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黄新桥;刘建安;赵秋彦;谭琪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45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436例,给予强化时间位点;对照组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509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发生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时间位点分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率.
作者:李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9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麝香保心丸,试验2组增加大剂量麝香保心丸,比较三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LVEDD、LVESD及LVEF水平具有改善,其中试验2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保心丸可以有效缓解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室重塑机制,且大剂量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较小剂量显著.
作者:刘左玲;刘衍宇;凌云;陈晓;许锦荣;方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