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本次研究的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对家属健康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抽取2012年9~12月在我所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病程、不同住院次数及不同治疗效果的患者家属间的健康状况.结果 患者病程短、住院次数少及治疗效果好的家属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患者家属(P<0.05或P<0.01).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特点影响着家属健康,应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家属的健康状况.
作者:杨燕;叶姜兰;叶莉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选择参加无偿献血的5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对照组采血时提供常规采血护理服务,包括告知献血者在采血前后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给予巡回护理等,在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46%,对照组为95.37%,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进行采血护理干预时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杨美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其可预防也可治疗,但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几率及死亡几率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于该病的诊疗水平有限,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是提高该病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双向转诊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问题. 本次研究将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钟伟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将近几年来到我院就诊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69.8%,用药后P水平、盆腔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访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显著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江曼茹;麦凤珍;李卫红;李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将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应用于结肠癌化疗,观察统计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便携性等指标,与传统输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安全性、稳定性、便携性及优越性,以期为临床化疗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输液方式,进而减少病患的痛苦,提高化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也进一步推广此种化疗方式的大规模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住院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留置针组)和试验组(PICC 置管组),每组各50例. 比较分析整个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进行大剂量的静脉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马婵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择单纯存在或合并存在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患者,排除合并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受损者,在规范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氯化钾2.5g/d口服.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适量口服氯化钾治疗对高血压病3级患者的血压下降有良好辅助作用,且比较经济、安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收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治疗6w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早期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期静脉营养中对早产儿重要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出生后24h内入院,出生体重1000~2000g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早期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低剂量组(EL)1g/kg·d),每天增加1.0g/kg,大达3.5g/(kg·d);中剂量组(EM)2g/(kg·d),每天增加1g/kg,大达3.7g/(kg·d),高剂量组(EH)3g/(kg·d),大达4g/(kg· d),同时进行常规的其他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三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相似,重要血生化指标的比较,三组BUN在生后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一过性BUN升高明显多见;肌酐、pH值、碳酸氢盐、胆红素及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静脉应用氨基酸,3g/(kg·d),峰值达4g/(kg·d)有一过性BUN升高,这种升高在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刘志娟;陈咏鸽;张慧丽;巫雪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945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436例,给予强化时间位点;对照组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509例,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发生情况.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时间位点分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率.
作者:李小荣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对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8例及非冠心病组4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冠心病的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组38例. 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Lp-PLA2以及hs-CRP的浓度差异. 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病变程度,分析Lp-PLA2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结果 急性心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Lp-PLA2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或双支+左主干病变、三支或三支+左主干病变的Lp-PLA2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s-CRP与LP-PLA2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且LP-PLA2的浓度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作者:张健瑜;梁茜;蔡炜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9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各48例. A组予以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予以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及术后24个月(T3)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cyer)评分差异,记录其假体松动、脱落或碎裂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Fugl-Mc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T3时A组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B组(P<0.50);2年随访中,A组患者无假体松动、脱位或碎裂报告,B组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B组的12.5%(P<0.5).结论 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予以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 方法 以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4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窒息34例,为轻度组,重度窒息10例,为重度组,选择同期正常分娩的3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彩超测定并比较三组新生儿大脑前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 三组PI[(0.97±0.04)vs(0.90±0.08)vs(1.15±0.05)]、RI[(0.57±0.05)vs(0.61±0.04)vs(0.54±0.03)]、Vs/Vd[(2.52±0.16)vs(2.66±0.12)vs(2.36±0.14)]、Vs[(31.21±1.08)vs (28.58±1.00)vs(40.12±1.36)]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重度组脑出血发生率40.0%,较轻度组、对照组的8.8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窒息新生儿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窒息程度有关;且新生儿窒息易引发脑出血等并发症,需早期防治.
作者:张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1000例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时间及脱管的类型,并总结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根本原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1000例置管外科患者共置管2500次,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次数60次,占2.4%(60/2500).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7.5%,深静脉导管和空肠营养管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5%. 导管拔脱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8,P<0.05). 固定方式采取传统的胶布和敷贴方式,很容易出现拔脱,占78%. 拔脱方式中滑脱和被动牵拉脱出发生率较高,占70%.非计划拔管在夜间的发生率为80%.主要发生于夜班0:30~8:00.60次非计划拔管中,高危导管拔脱有25例,占41.6%. 夜间没有做到4小时1次评估的占80%. 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中胃肠减压管及深静脉置管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和患者的特征有关系,同时也和护理措施有直接关联. 外科患者更要结合易拔脱管道的类型和实际导管的固定情况,将管道的管理加强,做好人员管理,注重护理培训.
作者:刘良英;梁珍;张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 但是抗病毒治疗可以影响脂肪酸结合蛋白、破坏脂质代谢、脂质在肝细胞内异常沉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而血脂代谢异常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对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方法治疗后并发血脂代谢异常的艾滋病患者应进行积极干预. 本文综述了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出现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应干预措施,阐述了有效改善此类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方法.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服药依从性、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水平评分和血压的改变.结果行χ2检验显示乙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甲组(P<0.05).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乙组生活水平评分明显高于甲组,乙组血压改善幅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大,通过关注患者心理感受,行为及饮食的改变,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为患者提供舒心的护理,促进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从而有效管理血压,降低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生活水平评分增加,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碧云;李慧玲;王风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探讨不同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治疗剂量的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根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目标剂量分为A组(低剂量组)和B例(高剂量组),A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d,B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d.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治疗后3个月及1年,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B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值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琥珀酸美托洛尔逐日加量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海华;杨培俊;徐赞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 对孕妇的TORCH(TOX弓形虫,RUV疹病毒、CMV巨细胞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检测,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方法 对来我院妇科检查的200例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为100例不孕不育妇女,观察组为100 例孕妇,分别进行TORCH-1gM 的抗体检测. 结果 观察组RUB-1gM、HSV-1gM、TOX-1gM、CMV-1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4.0%,2.0%、8.0%, 而对照组对应检出率为6.0%、6.0%、2.0%、12.0%. 两组 CMV-1gM阳性率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孕妇实施TORCH感染检测,能够有效预防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先天畸形、智力低下、流产以及死胎等情况,促进优生优育.
作者:王文;刘建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妊娠期孕妇机体内的血糖管理比较复杂,容易出现血糖代谢紊乱致糖尿病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特殊类型,血糖的升高还会造成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代谢失调,不仅给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还会增加围生儿不良分娩结局的风险. 因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常规的饮食控制、适度锻炼和降压药物的使用,胰岛素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而胰岛素泵作为其中一种注射方法能够对机体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进行模拟,获得更为优秀的降糖效果.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不同注射方法下的疗效差异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佳方式.
作者:杨艳英;王秀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异常1 例(占3.33%),舒张压异常2 例(占6.67%),对照组收缩压异常 6 例(占20.00%),舒张压异常8例(占26.67%),观察组血压异常波动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焦虑人数共2例(占6.67%),中度焦虑1 例(占3.33%),无焦虑27 例(占90.00%);对照组患者无焦虑8 例(占26.67%),轻度焦虑6例(占20.00%),中度焦虑9例占30.0%,重度焦虑7例(占23.33%),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稳定情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宜选用舒适护理方案,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郑风翠;胡明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