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根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刘良英;梁珍;张希

关键词:外科, 非计划拔管, 原因, 护理
摘要:回顾性分析1000例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时间及脱管的类型,并总结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根本原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1000例置管外科患者共置管2500次,其中非计划性拔管次数60次,占2.4%(60/2500).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7.5%,深静脉导管和空肠营养管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5%. 导管拔脱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8,P<0.05). 固定方式采取传统的胶布和敷贴方式,很容易出现拔脱,占78%. 拔脱方式中滑脱和被动牵拉脱出发生率较高,占70%.非计划拔管在夜间的发生率为80%.主要发生于夜班0:30~8:00.60次非计划拔管中,高危导管拔脱有25例,占41.6%. 夜间没有做到4小时1次评估的占80%. 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中胃肠减压管及深静脉置管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和患者的特征有关系,同时也和护理措施有直接关联. 外科患者更要结合易拔脱管道的类型和实际导管的固定情况,将管道的管理加强,做好人员管理,注重护理培训.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到我院呼吸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观察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FEV1、FVC、PEF)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在完全控制的疗效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P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可以取得叠加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郑喜文;杨建民;陶秀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以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治疗的168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研究对象82例予以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86例采用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其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数据分析及组间比较.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6% 显著低于对照组75.6%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与对照组14.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即两组研究对象安全性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治疗依从率为97.7%高于对照组97.6%的总依从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 乙肝疫苗联合干扰素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中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熊晓晴;文小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 方法 以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d及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为4.41±0.76、1.33±0.27,对照组为5.25±1.28、1.75±0.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VAS评分差异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6.3%,对照组为57.9%,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体征平稳,未出现神经根、大血管损伤,椎间隙、硬膜外腔未出现感染. 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杨建华;李文俊;杨海慧;王世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老年妇女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分析中老年妇女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性干预效果,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41~68岁在本中心辖区确诊为2型糖尿病(T2DM)者182例,T2DM前期者108例,共计290例为研究对象,综合干预前,实施基线调查,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综合性干预涉及饮食指导、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与用药教育、糖尿病教育及血糖监测,干预2年后,比较T2DM知晓、态度、行为、体重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药物不良反应和生命质量等指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综合干预后,前期及患病者T2DM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和体重控制程度明显改善(P<0.05),FPG,2hPG和Hb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明显好转(P<0.05);前期及患病者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压控制率也显著提高(P<0.05);患病者低血糖、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显著降低(P<0.05);T2DM前期和患病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T2DM得到有效防治,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黄新桥;刘建安;赵秋彦;谭琪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并同期行颅骨修补钛网放置位置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并同期行颅骨修补不同钛网放置位置(颞肌外、颞肌下)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脑积水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0例中20例采用颞肌下钛网修补,20例采用颞肌外钛网修补,对比发现,颞肌外组术后并发症率较颞肌下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并同期行颅骨修补行颞肌外钛网修补优于颞肌下钛网修补.

    作者:彭俏菁;黎源;黄启锐;程巍;罗文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替罗非班药物对ACS冠脉注射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104例ACS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展开不同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Blush3级获得率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 在给予ACS介入治疗时采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世磊;彭芝斌;杨泽敏;李波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选取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缩宫素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预防.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4h出血量及分娩前、后血压情况.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血压均有下降,但与分娩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米索前列醇预防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将近几年来到我院就诊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69.8%,用药后P水平、盆腔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访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显著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江曼茹;麦凤珍;李卫红;李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异丙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 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实施麻醉镇痛;采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观察组实施麻醉镇痛.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手术时间和术后留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人流综合征人数和出血量大于3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口松弛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应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初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异常1 例(占3.33%),舒张压异常2 例(占6.67%),对照组收缩压异常 6 例(占20.00%),舒张压异常8例(占26.67%),观察组血压异常波动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中轻度焦虑人数共2例(占6.67%),中度焦虑1 例(占3.33%),无焦虑27 例(占90.00%);对照组患者无焦虑8 例(占26.67%),轻度焦虑6例(占20.00%),中度焦虑9例占30.0%,重度焦虑7例(占23.33%),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稳定情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对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宜选用舒适护理方案,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方面有显著的意义.

    作者:郑风翠;胡明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特点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其可预防也可治疗,但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几率及死亡几率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于该病的诊疗水平有限,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是提高该病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双向转诊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问题. 本次研究将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钟伟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本次研究的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谭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制霉菌素氯化钠溶液联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门诊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外耳道真菌感染患者60例. 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制霉素氯化钠溶液配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对照组应用达克宁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真菌感染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6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真菌感染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制霉菌素氯化钠溶液配合达克宁软膏治疗外耳道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施建艳;蔡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尿激素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HI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78%与对照组 84.44%比较显著较高(P<0.05); 观察组治疗后1、10d NIHSS评分分别为17.36±4.07、11.32±2.12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36±4.38、16.36± 2.58分,观察组治疗后1、10d Barthel分别为73.25±12.05、86.58±12.47分,与对照组60.34±11.58、71.36±10.43分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早期脑梗死急诊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晓霞;刘蕾;杨沙;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与丙泊酚异氟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2月于我院中心治疗的7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异氟醚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方案. 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压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性能稳定,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彭长征;袁桂婵;喻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腋臭手术50例疗效观察及手术护理配合

    选取我院2013年6~12月采用微创切口手术治疗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2012年2~8月采用传统切除术治疗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微创切口手术治疗的手术护理配合过程.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瘢痕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微创切口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效果显著,做好微创切口治疗期间的手术配合,对于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江英;郑媚珠;叶小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期静脉营养中对早产儿重要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通过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早期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期静脉营养中对早产儿重要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将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出生后24h内入院,出生体重1000~2000g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早期静脉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低剂量组(EL)1g/kg·d),每天增加1.0g/kg,大达3.5g/(kg·d);中剂量组(EM)2g/(kg·d),每天增加1g/kg,大达3.7g/(kg·d),高剂量组(EH)3g/(kg·d),大达4g/(kg· d),同时进行常规的其他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三组早产儿一般情况相似,重要血生化指标的比较,三组BUN在生后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一过性BUN升高明显多见;肌酐、pH值、碳酸氢盐、胆红素及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产儿在生后24h内静脉应用氨基酸,3g/(kg·d),峰值达4g/(kg·d)有一过性BUN升高,这种升高在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刘志娟;陈咏鸽;张慧丽;巫雪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选择参加无偿献血的5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对照组采血时提供常规采血护理服务,包括告知献血者在采血前后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给予巡回护理等,在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46%,对照组为95.37%,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进行采血护理干预时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杨美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阴道炎的患者. 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要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女性疾病当中阴道炎具有高的发病率,在治疗阴道炎的过程中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阴道炎治愈率的提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国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诊治的40例癫痫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比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丙戊酸钠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凤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