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肖琪;曹炎;黄惠兰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 镇痛泵, 护理
摘要: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住院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均分成2组,对照组通过传统肌注镇痛药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实施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给予2组患者积极细致的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镇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VAS≤4分者32例,4分8分,要相比对照组的16、14和6例更具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更高,不适症状发生例数更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腹部外科术后镇痛中应用镇痛泵进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不适症状较多,需配合积极的措施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7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和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抢救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78%)和并发症发生率(4.1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和15.63%(P<0.05).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和护理,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文仙;蔡艳芳;陈洁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沐舒坦雾化给药和静脉给药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沐舒坦静脉给药治疗,15mg/次,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1静脉滴注,2/d. 观察组患者接受沐舒坦(用量与对照相同)加生理盐水2ml空气压缩泵雾化,2/d. 治疗7d后观察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气促、喉中痰鸣缓解和肺部罗音吸收等好转情况及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经过7d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患者体温大部分恢复正常,且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咳嗽气促缓解、喉中痰鸣缓解、肺部啰音吸收等好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沐舒坦雾化给药途径更利于患者机体药物吸收,疗效显著,临床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火军;洪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评价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 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BIL、D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3± 1.9d,短于对照组的8.6±3.0d(P<0.05).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确切,可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和胆红素的重吸收,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镇元;赖文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影响因素与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 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析导致两组产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 结论 导致产妇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主要包括感染、引产/流产史、阴道炎、妊高症、双胎、疤痕子宫、外伤、子宫畸形、性交等因素,且对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全面有效、针对性强的临床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异丙酚、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 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两种药物联合对对照组实施麻醉镇痛;采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观察组实施麻醉镇痛.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手术时间和术后留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人流综合征人数和出血量大于30mL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宫口松弛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应用米索前列醇、异丙酚、芬太尼三种药物联合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梁初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护理路径对控制肺癌舒缓期病人呼吸困难症状的效果分析

    选取120例舒缓期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7d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7d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施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肺癌舒缓期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程玉莹;陈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诊治的40例癫痫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对比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丙戊酸钠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毕凤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ASAI-II级进行择期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依托咪酯进行手术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手术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情况,术后苏醒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中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镇静、镇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下降较试验组明显,试验组患者的痉挛、恶心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依托咪酯可以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而丙泊酚可以使患者术后较快苏醒,且肌阵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两种药物均可以保持麻醉效果的稳定,临床需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罗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选取就诊的62例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宫颈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着重观察两组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T检查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在累及动脉的腹膜后肿瘤手术方法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腹膜后肿瘤390例,选取100例肿瘤与动脉血管关系密切的腹膜后肿瘤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结果,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与手术可切除性的关系.结果 100例患者中,受累血管121根,累及腹主动脉43例、髂动脉33例、肾动脉19例、脾动脉4例、肠系膜上动脉14例、肝动脉8例. 其中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为主,良性肿瘤以神经鞘瘤及副神经节瘤居多. 完全包绕组与部分包绕组和毗邻压迫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部分包绕组和毗邻压迫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受累动脉血管壁破坏,伴充盈缺损较受压变形界面不光滑组、受压变形界面光滑组、紧邻血管形态正常组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受压变形界面不光滑组与受压变形界面光滑组、紧邻血管形态正常组比较所采用手术方法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可以作为术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估和术中对累及血管的处理预案的有效依据,是肿瘤完整切除的有效保证.

    作者:段飞雪;刘国军;李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 方法 以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后疼痛.结果观察组治疗第7d及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为4.41±0.76、1.33±0.27,对照组为5.25±1.28、1.75±0.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VAS评分差异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76.3%,对照组为57.9%,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体征平稳,未出现神经根、大血管损伤,椎间隙、硬膜外腔未出现感染. 结论 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杨建华;李文俊;杨海慧;王世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丁咯地尔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41耳)、对照组35例(35耳)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按常规使用胞二磷胆碱、三磷酸腺、辅酶A和激素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采取静脉滴注的方法,添加丁硌地尔注射液200mg+10%葡萄糖注射液,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相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77.2%,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采用丁咯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安全良好,对突发性耳聋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佩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适量口服氯化钾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选择单纯存在或合并存在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患者,排除合并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受损者,在规范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氯化钾2.5g/d口服.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下降得更明显(P<0.05),治疗组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适量口服氯化钾治疗对高血压病3级患者的血压下降有良好辅助作用,且比较经济、安全.

    作者:林颖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研究

    以124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术后6h、12h、24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3.23%,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4.84%,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20.97%,第1次残余尿量>60ml者占22.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妇科肿瘤手术中采取个体化护理有助于预防术后尿潴留,减轻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程美华;陈晓玲;董亦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效果研究

    随机选取60例普外科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针对普外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极大改善(P<0.05). 在普外科护理中,能够针对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干预效果,可以改善临床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鄢文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

    探讨不同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治疗剂量的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根据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目标剂量分为A组(低剂量组)和B例(高剂量组),A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d,B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95mg/d.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治疗后3个月及1年,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B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值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琥珀酸美托洛尔逐日加量治疗心力衰竭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海华;杨培俊;徐赞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服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通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比较其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8%高于对照组的82.9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MA和BUN水平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依那普利和乐卡地平都是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少,降压效果明显,且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收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治疗6w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采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特点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病症,其可预防也可治疗,但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几率及死亡几率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成为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目前我国基层社区医院对于该病的诊疗水平有限,大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是提高该病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双向转诊的开展过程存在一定问题. 本次研究将就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双向转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钟伟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情况. 选择参加无偿献血的5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为对照组采血时提供常规采血护理服务,包括告知献血者在采血前后应注意的相关事项,给予巡回护理等,在为观察组献血者提供护理服务时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46%,对照组为95.37%,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进行采血护理干预时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杨美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