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奇;崔乃强;吴咸中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危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43%[1].2002年我们应用大黄和肝素治疗7例重症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余雪涛;方伟强;林玫瑞;谢泽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1986年Ascher-choy首先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我院自2001年11月起应用PLD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作者:王剑英;刘云蛟;江天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开胸手术行健侧单肺通气,所出现的肺内分流和低氧血症,倍受人们关注.我院在开胸手术中采用健侧肺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患侧肺采用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孙德宪;顾恩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蠲痹合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临床病例随机分为中西药两组对照观察其总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结论:蠲痹合剂具有补益肝肾,壮骨活血,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能有效改善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
作者:黎立;武文婕;张俊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疾病谱、医学模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在医学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各种专门机构纷纷成立,并出版了专门的生存质量杂志,各种生存质量量表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法的评价.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研究组认为,生存质量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
作者:王昭辉;陈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笔者自1998年起应用化瘀尿石汤治疗肾盂输尿管结石47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7例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36岁.左侧22例,右侧23例,双侧2例.肾结石7例,其中上盏2例,中盏2例,下盏3例;输尿管结石40例,其中上段4例,中段6例,下段30例.44例因肾绞痛、血尿、尿频尿急而发现,3例体检发现.病程大于1月者14例,长者3年.选结石直径4~8 mm为治疗对象.均经KUB或IVP证实.
作者:胡彦军;李芳琴;韩凤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例1,男性,71岁.1999年3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耳道流脓.CT检查:左外耳道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左外耳道鳞癌.术后放疗1周期.2002年11月局部复发,左耳后肿块伴左侧颞枕叶转移.左耳后肿块3 cm×3 cm,疼痛难忍,流脓.先予动脉化疗,经左颈外动脉灌注化疗药物(MTX 50 mg、MMC 10 mg、DDP 80 mg)2次,1月肿块未缩小.
作者:袁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检测大承气汤(DT)、活血清胰汤(HQ)对SAP模型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分泌的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和多形核粒细胞表面粘附α分子表达水平的作用.结果:各治疗组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AP模型组(P<0.05);各治疗组CD3均恢复正常.结论:DT、HQ能抑制SAP早期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减少多形核粒细胞粘附和穿越血管内皮细胞而对组织器官起保护作用.
作者:韩恩昆;吴咸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女性,51岁.因打鼾9年余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于2003年1月8日收住耳鼻喉科.入院前4月患者开始出现干咳,右胸及后背部疼痛,晨起加重.有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治疗.无特殊饮食习惯,不饮酒.否认痛风家族史.入院查体,胸部CT提示右胸多处肋骨病变,于2003年1月20日转入胸外科.查体:右前胸第2、4、5肋软骨处及右腋中线4、5肋骨处压痛,胸廓挤压征(-),其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示脂肪肝,胆囊壁增厚毛糙.
作者:王彤;熊军;张少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胰十二指肠合并伤较少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该病发病率有所增加.胰腺及十二指肠位置深在,并有很好的生理保护,只有当外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被损伤,病情危重,但症状、体征多不典型,其诊断及治疗易被延误.我院1996-2002年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2000年2月-2002年12月,我们将大承气汤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32例,女48例;年龄18~72岁,平均53岁.病程5 d~10年,平均180 d.胆囊结石59例,胆囊息肉18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对照组男27例,女53例;年龄23~69岁,平均57岁.病程7 d~8年,平均210 d.胆囊结石57例,胆囊息肉21例,萎缩性胆囊炎2例.
作者:张金芳;王金江;翟风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冲剂对腹腔感染所致SIRS/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45例急腹症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22例和大承气冲剂+综合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前(0)、治疗后1、3、7 d观察一般临床改变并采血测定血浆内毒素、TNFα、IL-6水平,血清LPO、SOD、NO、PLA2、iNOS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承气冲剂治疗组较快地改善一般临床状况,加快排气时间,增加排便次数,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调TNFα、IL-6水平,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恢复NO的体内平衡,降低血清PLA2水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SIRS/MODS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综合治疗,大承气冲剂发挥了整体调控和多重治疗作用.
作者:邱奇;崔乃强;吴咸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及丹参溶胶局部涂抹联合大承气汤灌胃对大鼠损伤性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钳夹肠管的方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模型,观察肠损伤表面直接涂抹白及丹参溶胶,术后灌胃大承气汤对模型动物腹腔粘连程度、粘连率、血清内毒素、SOD、损伤肠段羟脯氨酸含量、肠组织NF-κB表达以及损伤肠段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直接涂抹+大承气汤组粘连程度及粘连率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5);血清内毒素、SOD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1);损伤肠段NF-κB表达明显降低,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白及丹参溶胶局部涂抹结合大承气汤灌胃,可在局部形成物理屏障、减轻损伤肠段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术后肠管运动,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减少腹腔粘连的形成.
作者:刘洪斌;郭世铎;李东华;王倩;杨秀竹;薛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下肢急性动脉栓塞起病急骤,病变进展迅速,严重者危及生命.我院血管外科1993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下肢急性动脉栓塞14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41例中男82例,女59例.年龄41~79岁,平均69.2岁.病因见表1.病程3 h~13 d,平均3.9 d.动脉栓塞部位及并发症见表2.
作者:黄梅;李俊海;于国涛;何菊;张秀军;张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髋部损伤导致主要疾患之一,由于其骨折类型较多以及局部的解剖特点,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因转子间骨折多为高龄发病,长期卧床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合并症出现,并可危及生命.为降低死亡率,使患者早日离床活动,早期经手术治疗及功能恢复成为目前的主流.就手术方面,目前方法比较多,包括钉板技术、外固定支架及髓内固定系统.笔者2000-2003年采用DHS治疗57例,效果比较满意,也有部分病例出现内固定松动、髋内翻、骨折畸形愈合等情况,现就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刘鹏;朱玉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利宁润湿止痛胶作为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止痛,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海燕;郭树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手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配合肠内营养的方法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荫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女性,70岁.间歇性黑便近2年,反复左下腹隐痛20 d,于2003年5月12日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黄疸史.既往因贫血、乏力多次住院治疗.骨髓穿刺示缺铁性贫血.经口服铁剂及反复多次小量输血,贫血未见改善.曾行纤维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未见病灶.
作者:汪礼坤;于庆生;陈子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配合清胰汤内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实验大鼠中的疗效及其发生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通过芒硝外敷及清胰汤内服,观察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的变化及芒硝外敷前后自身重量差值的变化和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在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淀粉酶及芒硝外敷前后的自身重量差值变化上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胰腺的病理损害在治疗后有明显的减轻.结论:芒硝外敷具有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过度释放,抑制炎症介质级联反应、保护胰腺细胞等作用;芒硝外敷和清胰汤内服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作者:祝涛;薛志祥;龚航军;葛茂军;李财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具有极高潜在死亡危险的急腹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尽管在发病机理研究、诊断、病情评估、重要脏器功能维护和手术方式、手术时机选择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1],其主要原因是胰腺继发感染[2].SAP发生感染的几率高达40%以上,是威胁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3].如何降低SAP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及如何有效控制发生的感染一直备受关注.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收治的19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探讨胰腺炎继发感染在SAP预后估计中的特点以及影响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赵二鹏;崔乃强;苗彬;刘长宝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