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泽兵;陈晓鹏;周小平
对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进行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同时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同一术式的64例泌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有效情况以及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对两种护理模式进行评价.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有效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同时观察组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护理积极性显著高于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士的综合素质,缓解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玓;林醒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62例乳腺癌病人,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应用干预性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健康教育、心理、认知等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w,比较两组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手指爬墙高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肩关节后伸、前屈、外展、内收等肩关节活动度、手指爬墙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进行全程干预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云婷;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用Meta分析评价中药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性.网络检索相关数据库,采用RevMan-ManagerS.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RR值及95%的可信区间.检索相关数据库,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方案,按复发率来判定疗效,6篇所纳入的研究文献异质性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合并RR值1.09,95%的可信区间为(1.04,1.14),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有预防意义,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原因,有待展开更高质量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枝江;王小坤;官旭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院2013年3月~2014年8月抽取10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多奈哌齐的同时给予注射疏血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改良长谷川式简易智能量表(HDS—R)评价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价,进行统计比较.12个月后治疗组HDS-R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ADL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且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57.1%.火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同时给予疏血通及多奈哌齐治疗后,其认知能力和行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丹参注射液.
作者:廖开成;韦维;周覃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200例并发抑郁症状的癫痫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进行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于治疗1、2、4周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两组经不同药物系统治疗后,与同组基线比较,观察组HAMD评分治疗后第1周便发生大幅度降低(P<0.05);而对照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才发生大幅度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后第1、第2及第4周观察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x2=3.150,P>0.05).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改善癫痫抑郁症状,且艾司西酞普兰更具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可作为癫痫伴抑郁症状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伟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医院护理管理.由各科室护理二线值班人员,采用8h在班.24h巡视值班制.结果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了一线护士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二线值班的实施,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李娟;高金姣;杨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使用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能够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泽兵;陈晓鹏;周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采用养阴疏肝法治疗,B组采用西药治疗,C组采用养阴疏肝法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三组疗效.C组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A组和B组(分别为83.3%和80%,P<0.05);C组对药物疗效满意率为93.3%,显著高于A组和B组(分别为73.3%和70%,P<0.05).胃脘痛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养阴疏肝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利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10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专科护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症状、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专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理波动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惠萍;梁笑霞;廖旭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作者:董灵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201 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阴道炎的妇女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臭氧和克霉唑片治疗阴道炎,两组均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7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臭氧和克霉唑片治疗阴道炎并予以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等特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搜集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ICU56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护理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在ICU护理风险规避中的作用较大,可有效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与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各29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发生率及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1d及术后7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1.03%、10.34%,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d及7d的MMSE评分均相对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均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且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对更大.
作者:王兴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血清IL-1、sIL-2R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监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16份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急性肝炎组)、16份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肝炎组)、16份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重型肝炎组)、16份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活动性肝硬变组)以及16份健康人血清标本(正常对照组),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sIL-2R水平,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慢性重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慢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sIL-2R比较中,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其中慢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型肝炎组与之差异为显著(P<0.05),急性肝炎组和活动性肝硬变组与之差异为极显著(P<0.01).结论 血清IL-1 、sIL-2R参与各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可通过调整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建纯;王新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2例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并讨论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对同道识别该病有提示意义.
作者:王侃处;高燕;张阿维;李菊花;康鹏讲;乔颖;安媛;吴新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出现骨折,为骨折组,另外50例未出现骨折,为非骨折组.询问记录患者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等各项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条件回归分析总结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显示,饮食、年龄、性别、跌倒、骨折史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诱发骨折的因素,跌倒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直接致病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多种因素可诱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从饮食、生活习惯及锻炼等方面采取护理干预,同时使骨质疏松患者自身有意识地增加有效防范措施,减少骨折发生.
作者:张红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32例ICU需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在机械通气插管前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给药前和气管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达Ramsay评分5分时所需时间、拔管前气管内分泌物量、苏醒时间及肺部感染概率.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升高;插管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较插管前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镇静情况及安全性比较,丙泊酚组患者明显优于咪达唑仑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于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机械通气前镇静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剑锋;杨祥;周华丽;孟启勇;向镜芬;雷伟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采集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113例后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四诊情况,拟定中医证候要素积分量表,将所有证候频数进行统计.结果113例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期患者中风、痰证患者频数为93例(82.3%),90例(79.64%).而其中有外感病史的患者有50例.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期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主要为以风证、痰证,且外感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
作者:陆敏茹;梁耀基;陈国梁;周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观察慢性胃肠功能紊乱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4例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谷维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曲美布汀联合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4w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舒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术前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翁源县中医院妇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14例,随机分为直肠组(经直肠给药,n=58)和口服组(经口服给药,n=56),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直肠组在宫颈扩张、宫缩幅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口服组(P<0.05);直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经直肠给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宫颈扩张,缩短手术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柒妹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