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军
目的 探讨术前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翁源县中医院妇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14例,随机分为直肠组(经直肠给药,n=58)和口服组(经口服给药,n=56),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直肠组在宫颈扩张、宫缩幅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口服组(P<0.05);直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经直肠给米索前列醇可促进宫颈扩张,缩短手术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柒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2例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并讨论了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对同道识别该病有提示意义.
作者:王侃处;高燕;张阿维;李菊花;康鹏讲;乔颖;安媛;吴新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择本院住院患儿27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发生院内感染患儿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768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122例,发生率为4.4%,住院时间和年龄是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儿科病房院内感染发生部位排在前三的是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0.00%(61/122)、30.36%(34/122)、19.64%(27/122).儿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蓝爱婷;蓝惠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方法 在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治疗,治疗期为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分别为2.2±1.8、5.4±7.6、28±20;对照组的数据参数分别为3.8±2.5、9.5±9.8、49±22.对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失眠、嗜睡、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类不良反应症状总和占两组患者百分比分别为8.0%和44%,差异显著.结论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注意合理用药,从而改善预后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周卉;徐金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80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西医的降血糖、降血脂及控制血压等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医益气养阴汤、健脾化痰汤,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病.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h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动过速、心绞痛、直立性低血压、猝死的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心脏病症状积分下降幅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医标准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具有协同的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武俊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急诊科输液患者9000例和需要采血的输液患者10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输液患者4500例和需要采血的输液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采取一次性新型安全输液、采血两用型针头进行处理,另外输液患者4500例和需要采血的输液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取普通输液针头和普通采血针头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以及血液污染率等加以观察.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及血液污染率分别为0.0%、2.24%,对照组则分别为1.94%、10.28%,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医院急诊科输液或采血操作过程中,采取一次性新型安全输液、采血两用型针头,操作简单、方便,且针刺伤发生率与血液污染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胡江;徐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不同病变程度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患者 ADL评分及社会功能评分情况.方法 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SA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变程度将其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分别通过AD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SD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评定并比较不同病变程度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功能及心理情况.结果 轻型SAE患者ADL评分(52.8±5.4)分,中型患者ADL评分(40.5±3.5)分,重型患者ADL评分(28.9±4.1)分,ADL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轻型患者SDSS评分(2.1±0.4)分,中型患者SDSS评分(4.6±0.5)分,重型患者SDSS评分(6.8±1.2)分,SDSS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另外SDS评分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不同分型SAE患者SAS评分均在50分以下.结论 SAE患者病情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越低下,社会功能缺陷越严重,抑郁症状亦越明显.
作者:陈培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治疗,试验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好,术区疼痛减轻,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换药采取康复新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患者疼痛明显减少,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作者:李建业;李国宾;耿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与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各29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发生率及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1d及术后7d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1.03%、10.34%,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d及7d的MMSE评分均相对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麻醉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均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且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对更大.
作者:王兴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择收治的6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轻症组27例,中症组21例,重症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EEG及MRI检查.比较在病情早期EEG与MRI异常率,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三组患者入院时EEG异常程度的分布情况,分析EEG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4例中,EEG出现异常56例(87.50%),MRI出现异常22例(34.3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脑电图异常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EEG异常越明显病情越重;EEG正常组、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及重度异常组的临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EEG异常越明显预后越差.结论 EEG对病毒性脑炎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艺玲;雷叶青;王海裕;陈光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对73例行睾丸切开显微取精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追踪随访;73例行睾丸切开显微取精患者术后随访无并发症,49例进入ICSI周期,妊娠40例,出生10例;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预防和追踪随访对手术的实施和术后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燕;张小妹;丁艳萍;刘雅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用Meta分析评价中药预防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性.网络检索相关数据库,采用RevMan-ManagerS.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RR值及95%的可信区间.检索相关数据库,共有6篇文献纳入研究方案,按复发率来判定疗效,6篇所纳入的研究文献异质性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合并RR值1.09,95%的可信区间为(1.04,1.14),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有预防意义,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原因,有待展开更高质量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枝江;王小坤;官旭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观察慢性胃肠功能紊乱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4例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谷维素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塞平、培菲康及曲美布汀联合进行治疗.两组均接受为期4w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采用曲美布汀、多塞平及培菲康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舒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脑梗塞采用疏血通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7.78%,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1例(2.22%)和观察组4例(15.5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梗塞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丹红注射液,且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较好,预后较佳,可作为脑梗塞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孙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45倒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患者,给予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均在住院8.54±2.15w之后痊愈出院.通过综合性的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出院后对患者随访6~12个月,42例患者身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患者双下肢出现不等长现象,其中不等长超过40cm的患者有2例,下肢缩短出现畸形现象,另外1例不等长在20cm之内,没有明显的功能性影响.需要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燕;张海霞;叶科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患者出现骨折,为骨折组,另外50例未出现骨折,为非骨折组.询问记录患者的病史及生活习惯等各项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条件回归分析总结导致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回归分析显示,饮食、年龄、性别、跌倒、骨折史是骨质疏松老年患者诱发骨折的因素,跌倒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直接致病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多种因素可诱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从饮食、生活习惯及锻炼等方面采取护理干预,同时使骨质疏松患者自身有意识地增加有效防范措施,减少骨折发生.
作者:张红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新生儿30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将2013年6月前150例作为对照组,6月后的1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专业培训后进行专业护理.比较两组助产过程中锁骨骨折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骨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有效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情况的发生,加大助产士的培训力度,为其进行专业培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锁骨骨折率,提高护理质量,并有效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秀甜;陈冬梅;唐邵青;陈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被诊断为脑梗塞疾病并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阿司匹林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的治疗组和单独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44例显效(88%),6例有效(12%),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38例显效(76%),10例有效(20%),2例无效(4%),治疗总有效率96%.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3/5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4/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对于脑梗塞疾病使用阿司匹林同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并且活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永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症肺炎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服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3d,观察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60例,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48例,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治疗儿童重症肺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炜;邱彬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比较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分别与奥美拉唑及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收集消化内科和儿科收治确诊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统计两组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治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Hp根除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及替硝唑治疗较阿莫西林联合后二者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和Hp根除率,且具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此种三联疗法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惠珺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