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治疗方法对乳腺增生病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

林平;丁春英;任志红;黄发盛;张强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 中医药, 外治, 乳痛散, 推按运经仪
摘要:目的观察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对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和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以乳痛散通过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69例124乳,单用推按运经仪外治30例52乳,乳康片口服治疗30例56乳,分别对乳房疼痛和肿块进行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结果乳痛散离子导入外治法,对乳房疼痛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32%和96.77%,与其它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乳房肿块痊愈率为17.74%,与其它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有效率为92.74%,与其它两组对比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的乳房疼痛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乳房肿块也有一定的消散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解剖型钢板加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从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德国Link公司生产的解剖型钢板加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2例年轻人(19岁和25岁)为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其余20例为老年人转子间粉碎骨折,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55~76岁,平均64岁.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跌伤12例.合并肋骨骨折1例,Colles骨折2例.

    作者:叶伟洪;叶建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乳腺增生病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对乳腺增生病乳房疼痛和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以乳痛散通过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69例124乳,单用推按运经仪外治30例52乳,乳康片口服治疗30例56乳,分别对乳房疼痛和肿块进行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结果乳痛散离子导入外治法,对乳房疼痛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32%和96.77%,与其它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乳房肿块痊愈率为17.74%,与其它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有效率为92.74%,与其它两组对比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痛散配合推按运经仪离子导入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的乳房疼痛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乳房肿块也有一定的消散作用.

    作者:林平;丁春英;任志红;黄发盛;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4例

    自2000年2月至2002年3月,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4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具有会阴、睾丸痛,下腹部、腹股沟区疼痛坠胀,尿道不适,阴茎痛等症状,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采用分段尿及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的方法,除外细菌性前列腺炎[1].共86例,年龄22~43岁,平均30.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8个月.患者在本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抗生素,未进行任何物理治疗.

    作者:席建元;贺菊乔;周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9例诊治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这类肠梗阻有其特殊性,在临床上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治疗不当,就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近年来共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9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育军;闫谊;侯俊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联合转染P21基因和c-Fos反义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转染P21基因和c-Fos反义核酸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手术,仅实验组移植静脉段行腺病毒介导的P21基因溶液浸泡、吻合口周围行c-Fos反义核酸凝胶涂布;术后2周取出移植血管,分别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管腔狭窄度、内膜平滑肌细胞数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联合转染P21基因反义c-Fos核酸可有效地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防治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基因疗法.

    作者:王春喜;王琦;梁发启;李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多伴有脏器功能障碍、组织感染、坏死等,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凶险.我们于1984年10月至2002年6月共收治64例,其中早期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0例

    1991-1999年,笔者采用一次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68例,其中皮下脓肿2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33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例.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12例.

    作者:李身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我科自2000年3月-2001年12月采用经后路椎间盘镜(MED)施行腰椎间盘手术71例,现将资料完整的68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跃平;包茂德;姜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行气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为深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阶段病人的治疗效果,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应用中药以行气活血、清热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博华;陈蕾;贺晓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门静脉高压症的胃部病变及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常是该病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但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胃部病变常常被忽略,近年来其病因病理及其与治疗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王树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以小儿为主的臀肌纤维变性,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表现出异常姿势和特殊步态,严重者可造成骨盆倾斜,影响患儿的健康发育,造成患儿身心障碍.笔者1997 - 2001年共收治326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进禄;白自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术后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是外科手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国内有关肺栓塞的发病率报告不多.现将我科1997年9月-2001年9月收治的16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文胜;陈哲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进展期腹腔肿瘤的热灌注化疗

    我们应用腹腔内热化疗治疗21例进展期腹腔肿瘤,总有效率为47.6%.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3.8%及33.3%.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00年5月-2001年4月本院共收治晚期腹腔肿瘤21例,均经CT、B超、胃、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均已丧失手术治疗的条件.21例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5岁.进展期胃癌7例、大肠癌5例、胰腺癌3例、肝癌6例.病史20~346 d,平均78 d.瘤体2.5 cm~20 cm×1.8 cm~15 cm.

    作者:赖靖;张来贵;丁秀珍;张中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嵌顿性腹股沟疝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新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8月至2002年2月对11例嵌顿性腹股沟疝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良好.

    作者:张凯松;吴永哲;胥阳;吴畏;谭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62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我科自2001年2月- 2001年9月共施行LC 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脾破裂58例

    传统的脾切除术治疗脾外伤常导致感染机会增加,各种保留脾脏的疗法相继问世.笔者从1996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了58例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12例.年龄14~56岁,平均38岁.外伤后入院时间为0.5~8 h,平均4 h.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典型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及B超阳性表现.均未合并明显的内科疾患.

    作者:张敬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挂线引流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18例

    我院肛肠科自1997年来,采用挂线引流法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个月~10岁,平均4岁,病程1 d~1周,平均3 d.男13例,女5例.其中肛周皮下脓肿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0例.排除了并发高位括约肌间脓肿和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作者:花明;陈玉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清营Ⅰ号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态学演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营Ⅰ号对兔颈静脉血栓(VT)形态学演变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兔颈VT模型进行分期论治及分组对比观察,就血栓机化程度、内皮细胞变化、炎性浸润程度进行同期观测.结果 VT后7 d血栓与静脉壁粘连,内皮细胞脱落,炎性浸润严重.至15 d中央区血栓崩解,形成腔隙,表面内皮细胞部分覆盖,炎性浸润明显;治疗后15 d腔内血栓消失,内皮细胞修复,形态完整.治疗效果优于丹参组.结论清营Ⅰ号具有促进血栓机化,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炎变作用,且随着内皮细胞的修复,其功能得以改善.

    作者:王健;奚九一;张柏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胰腺炎血液炎症介质水平与心脏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血液炎症介质水平与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用猫自身胆汁加去氧胆酸钠以高、低两种注射压力(20 kPa和3 kPa)经胰管逆行注入,诱发猫产生重、轻两型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血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脂酶A2(PLA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变化及胰腺、心肌的病理改变.结果两型急性胰腺炎ET-1、TNF-α、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项指标重症组又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ET-1、TNF-α、PLA2水平与CK-MB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16、0.696、0.668(P<0.01),并与急性胰腺炎致心脏病理改变相一致.结论 ET-1、TNF-α、PLA2可能参与了急性胰腺炎心脏损伤的发病过程.

    作者:剧永乐;石承先;方传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乳腺肿块Sono CT高频超声显像与钼靶X线诊断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Sono CT高频超声显像与钼靶X线摄影法对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93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乳腺癌58例,良性肿块135例,在术前1周内同时行Sono CT高频超声显像和钼靶X线摄影检查.结果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46例,其敏感性79.31%,特异性94.81%,准确性90.16%.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47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03%和89.63%,准确性为87.05%.超声对于良性肿瘤分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钼靶.结论 Sono CT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比较,发现前者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近于后者,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则高于后者,而对于良性肿瘤的分类诊断前者优于后者.

    作者:董蓓莉;金素娟;梁哲浩;喻迎星;吴钟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