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龙冬林

关键词:双黄连粉, 青霉素, 化脓性扁桃体炎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与单纯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例化脓性扁桃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纯和单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血象指标恢复时间,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患儿显著提高,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分泌物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患儿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青霉素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IL-6和IL-8的影响

    选取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IL-6和IL-8水平变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联合鱼腥草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促进炎症的消褪,疗效显著.

    作者:范玮;张良兵;陶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将收治的并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术后疼痛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实施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术后24h和72h的疼痛评分、睡眠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2h内的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0.8%和53.8%,两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R0.05).在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术后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和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术后康复,从而提高普外科整体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荣;卓小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救患者中应用观察

    选取82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对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诊疗处理,比较两组入院前及出院6个月后ADL评分及急救有效率.对照组出院后半年ADL值为(45.29±3.46)分,与观察组的(61.84±3.67)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的68.29%显著较高,差异显著(P<0.05).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党玉梅;汪友兰;肖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评价

    选取收治的重症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梁冬花;李杏崧;李兰香;岑雪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64排CT三维重建(3d)技术在膝关节骨折诊疗中的应用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中均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和诊断,并与X线平片的检查结果及CT轴扫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经X线片检查的骨折总检出率为80.0%,CT轴扫检查的骨折总检出率为86.7%,采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骨折总检出率为98.3%,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操作的检查结果与其他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膝关节骨折中应用64排CT三维重建(3d)技术可有效的提高骨折定位的准确性,有助于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达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剖宫产术,其中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则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药物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到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更少,药物起效时间更快,阻滞完善所需时间更短(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母体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患者而言,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效果满意,药物用量更少,起效时间更早,且无严重不良反应,不会对母婴造成过大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莫明表;符坎托;林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并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的影响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134例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和心衰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含量和临床治疗效果(包括血压控制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w血浆BNP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w和治疗后8w观察组患者血浆BNP含量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64.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治疗效果较佳,既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BNP,又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徐建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4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取脱水、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各组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脑出血能够有效改善各项功能评分,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钟品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分析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0%,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确切,可降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海丽比努尔·库尔班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

    利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画钟测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事化记忆量表,威斯康量卡片分类测验,连续操作,测验、视觉再生测验,抑郁量表等神经心理评定,采用深入社区调查的形式,以调查50位中老年人,根据入组标准,收集5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成认知功能评估50例,认知损害11例(22%),基中轻度认知功能损害9例(18%),中重度认和功能损害3例(6%),老年人存在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记忆损害为显著,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随受教育程度降低而降低,且男性高于女性(P<0.05).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可延续认知功能进一步衰退的有效措施,免除服药的痛苦,直接降低痴呆发病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PICC置管后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中,抽取确诊为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抽取未感染患者43例,设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和感染导管培养.结果 白细胞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人员经验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穿刺次数、年龄也是导致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因素.经过对观察组患者感染导管进行培养,发现导致置管后相关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白细胞数(0R--2.561)、操作人员经验(0R=2.023)、导管留置时间(OR=1.347)穿刺次数(OR=1.248).结论 白细胞数、导管留置时间、操作人员经验、穿刺次数、年龄是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置管人员的培训,管理好老年患者,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监督和管理,降低感染率.

    作者:阮奶铃;李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3768例,对其出现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1例(7.46%),其中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高,为8.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余依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软组织、上呼吸道及口腔等;年龄>60岁、有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慢性基础疾病、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2w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P<0.05).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易感科室,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诸多,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立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研究

    选取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着重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护理6w后,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菊珊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早期是否合并血肿扩大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血肿变化与血压、肝功能异常、酗酒史、糖尿病史等因素的相关性,比较两组病死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水平为(185.65±23.17)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0.24±20.52mnHg,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舒张压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功能异常、酗酒史、糖尿病史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病至1个月时死亡率高达47.62%(10/2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0%(8/86),两组间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与血压、肝功能异常、酗酒史、糖尿病史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对这些因素加以重视或控制,以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练伙林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白芍总苷联合环孢素A对银屑病IL-4、IL-8的影响观察

    探讨白芍总苷联合环孢素A对银屑病IL-4、IL-8的影响.选取收治的银屑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A、B、C组各16例.A组给予白芍总苷联合环孢素A治疗,B组给予环孢素A治疗,C组给予白芍总苷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IL-4、IL-8水平.三组治疗后IL-4、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A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C组(只0.05).白芍总苷联合环孢素A对银屑病具有积极防治作用,能有效减少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阻断发病环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效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试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对照组采用螺旋CT检.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关节积液检出率为73.4%显著高于对照组35.9%,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对关节积液的检出率也较高,其诊断价值优于螺旋CT,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翟桂娟;赵绘萍;马永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研究

    选择诊治的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接受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种整体疗效、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炎症反应程度.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整体有效率较高,体温下降、口腔疱疹消退、胃纳恢复时间较短,血清CRP含量较低.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缩短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是疱疹性咽峡炎相对更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徐子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与QT离散度相关性研究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CysC分为CysC正常组145例和CysC升高组95例.检测两组QTd并进行比较.结果CysC升高组的QTd值明显高于CysC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代谢综合征患者中CysC与QTd存在正相关性(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能预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

    作者:魏红江;邓琴洁;蒋建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组;20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取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血清PG Ⅰ、PGI Ⅰ水平进行检验,对三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 Ⅱ、PG Ⅰ/PG 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PG Ⅰ、PG Ⅰ/PG Ⅱ均较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低,而PGⅡ水平明显较两个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G Ⅰ敏感度为53.21%,特异性为80.67%;PG Ⅱ敏感度为52.29%,特异性为63.67%;PG Ⅰ/PG的敏感度为75.69%,特异性为67.33%.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筛查,其检出率高,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陆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急诊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抢救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8c%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7.8%(x2=6.71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1 ±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2.1±4.2分)(t=12.77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丁玉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