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陈慧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 肿瘤, 护理
摘要:选取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40例作为调查对象,医护人员对40例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观察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40例肿瘤化疗患者在植入静脉输液港后,出现导管堵塞2例(5.00%)、局部红肿1例(2.5%)、注射座周围皮肤肿胀1例(2.5%)、皮下血肿1例(2.5%)、导管夹闭综合征1例(2.5%),共6例(15%)。40例患者经过护理满意度调查,总满意度为92.50%(37例)。对肿瘤化疗患者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仅安全便捷、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减少患者少受穿刺的痛苦,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接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选取215例需要接种疫苗的儿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5例。对观察组儿童的家长给予健康教育,使观察组家长了解儿童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对观察组儿童及家长提供护理环境的支持;对对照组则采取普通的疫苗接种方法。通过对比两组疫苗接种的效果,来对健康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组的儿童疫苗接种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预防接种护理中,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我院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脑梗塞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

    作者:谭莲芬;邝景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

    选取于2009年9月~2014年10月来院治疗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儿不同治疗时间骨髓细胞涂片共420份,由血液形态学检验师对骨髓细胞涂片的复检及原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并提供意见。本组有26份(6.19%)骨髓细胞涂片复检与原始报告均判断取材稀释,且均未描述骨髓增生程度,其余394份(93.81%)骨髓细胞涂片复检报告与原始报告均判断骨髓取材良好,其骨髓增生程度与原始报告基本吻合。本组有13份骨髓细胞涂片复检描述染色偏深或偏浅,其余89份均描述染色良好;本组394份(93.81%)骨髓细胞涂片复检与原始报告检验结论基本吻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综合水平,对提高检验人员骨髓细胞形态识别能力、建立规范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模式是一次必要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张杰;罗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酶联免疫斑点法快速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快速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诊治的110例疑似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lispot、结核菌素试验(PPD)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细菌学、病理学结果对照,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Elispot法对活动性结核病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2.1%、87.3%,均明显高于PPD试验的31.6%、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比PPD,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敏感度、准确度明显更高,但两者特异度类似。

    作者:孙小平;周林璇;林凯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通过了解产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分析26例产科护士发生的职业暴露方式,研究产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防护意识。结果26例职业暴露的发生方式中,黏膜暴露为16例,锐器刺伤为7例,其他为3例。结论产科护士的黏膜暴露发生率很高,一些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淡薄,强化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胡娟娟;夏建新;汪文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对伴发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5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术后患者的喷嚏、鼻流涕、鼻堵塞等鼻部症状评分及鼻腔用药评分均获得显著降低(P<0.05);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复发率为1.92%。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先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852例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的脐血标本852例,采用脐血毛细管电泳法来筛查这些标本中患有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人数并与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情况作比较,借此来研究脐血毛细管电泳法的筛查可行性及其工作效率情况。结果对852例新生儿脐血样本的筛查过程中发现,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诊断金标准检测出的阳性例数为344,而采用脐血电泳法检测诊断出的阳性例数为354。其中电泳法对中重型α-地中海贫血脐血标本检测的灵敏度为100%;而对静止型和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48.73%、95.86%,特异性分别为83.11%、85.35%。脐血毛细管电泳法在筛查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各种基因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赵立元;王东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电化学免疫荧光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结果肺癌组患者NSE和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但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3项血清标志物水平之间相比无差异性(P>0.05);肺癌、肺腺癌、肺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敏感度高分别为CA19-9、CEA、CA19-9、CA19-9、NSE。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同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A19-9、NSE、CEA等3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对肺癌早期具有显著诊断价值,提高对肺癌诊断灵敏度和满足临床应用要求,为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永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生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研究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为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生大黄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为4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淀粉酶、TNF-α、CRP等指标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所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生大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有效率,能快速降低炎性指标及疾病体征,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婉;郭感恩;莫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对比

    将收治并确诊的68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而试验组37例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住院及治疗满意度情况。试验组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满意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近端胃癌根治效果显著,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患者治疗满意度也较高,进而增加其术后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廖毅平;刘兴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儿均检测CRP和血常规,分析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试验组CRP中80例升高,升高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升高,升高率为2.5%)(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验中,37例Ι级、39例Ⅱ级,显著高于对照组(1例Ι级、4例Ⅱ级)(P<0.05)。儿科疾病检验过程中在常规血常规检验基础上联合CRP检验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患儿临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结肠支架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2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结肠支架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结肠支架在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支架置入后患者腹部液气平、肠管扩张程度、近端结肠横径明显优于置入前(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近期效果理想,对数在24h内解除梗阻。针对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患者,结肠支架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荷丹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均应用荷丹片治疗,研究组均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荷丹片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治疗之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脂相关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研究组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患者均具有一定比例的食欲减退和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应处理后症状消失。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荷丹片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嘉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中的应用体会

    112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替硝唑等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下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愈率,且不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黄小桃;毛军生;周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在顺铂基础上分别加用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及培美曲塞二钠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C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反应III-IV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多西紫杉醇和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与顺铂联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何学军;姜勇;王露;崔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重症肝破裂患者抢救中应用绷带堵塞术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破裂患者,依据抢救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绷带堵塞术,对照组行肝内填塞修补。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3.3%,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死亡率为20.0%,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重症肝破裂患者中,绷带堵塞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及常规治疗,包括稳定粥样斑块、调酯,抑制交感神经奋性,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测定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血清胆固醇(TC)的水平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其各项血脂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LDL-C、TG和TC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远小于观察组(96.0%),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指标,改善血脂水平,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能够预防二级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曲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探讨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等。观察组患者经改良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发生护理缺陷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时,应当密切留意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及时有效的保证与患者的沟通,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殷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乳腺癌运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美容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1min和289ml,对照组分别为202min和406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论是手术时间还是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优16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0%(27/30),对照组优11例,良9例,优良率为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3.3%(4/30),对照组有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9/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更多应用。

    作者:王万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120例效果分析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甘油三酯及血胆固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叶晶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