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余爱香

关键词:康复外科理念, 胃癌,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施行胃癌手术护理.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停止输液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胃癌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还能够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信息平台开发及其应用研究

    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护理工作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信息平台,按中医护理管理要求,针对护理人员信息、业务信息、教学及继续教育信息、科研信息、护理质量管理信息、物资管理信息编制软件,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上运行.并调查中医护理信息平台实施前后护理工时时间以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中医护理信息平台后,护理工作的工时显著降低且护士满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对比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中医护理信息平台的开发和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吴云梅;蔡美英;熊秋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在社区门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目的 分析在社区门诊中阿奇霉素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部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门诊常规对支气管炎的治疗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青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临床效果、咳痰量、肺部杂音、体温、血液常规等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结果 一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在肺部杂音、咳痰量上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三项血常规指数:中心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血沉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门诊治疗中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阿奇霉素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身体状况、加快恢复速度,应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叶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胃炎并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炎并胃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92%,对照组Hp根除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胃炎并胃溃疡时,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的根治Hp,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观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延伸护理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96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采用延伸护理模型,对截瘫患者出院计划依从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进行干预.观察组对出院计划的依从性;ADL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延伸护理可提高患者对出院计划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ADL能力,从而改善截瘫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作者:周玉妹;张小妹;符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机械性肠梗阻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78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腹胀、腹痛的缓解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志涛;黄亚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团体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24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曾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两种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疸及血红蛋白的影响

    选取120例拟阴道分娩孕产妇,依据断脐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快速断脐法,观察组使用慢速断脐法.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的浓度和贫血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上使用慢速断脐法能够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黄疸,且有助于新生儿血容量以及血红蛋白浓度的提高,因此也可以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

    作者:熊凤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患者45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4例,女194例;轻型145例,中型206例,重型107例;脑血栓型168例,脑栓塞型214例,腔隙性型76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4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Hcy、FA、Vit B12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FA、Vit 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血清Hcy、FA、Vit 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脑卒中患者,FA、Vit B12水平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型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栓塞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血栓型、腔隙性型脑卒中患者,FA、Vit B12水平明显低于脑血栓型、腔隙性型脑卒中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脑卒中病情程度与疾病类型具有紧密的关系.

    作者:李荣;区腾飞;巫碧佳;李永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研究

    将我院60例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两组患儿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纠正低氧血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中益生菌对Hp根除率、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8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三联疗法给予治疗,观察组所有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以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给予密切观察.观察组患者的Hp根除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的Hp根除率(71.7%),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症状缓解的时间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p感染相关性胃炎中益生菌可以提高Hp根除率,明显降低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高俊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35例中风偏瘫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病人康复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芸;黄次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降低前置胎盘孕妇便秘发生率的护理干预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产科住院部前置胎盘孕妇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宣传、饮食指导、活动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行为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及孕周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孕妇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便秘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美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动脉压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肺动脉平均压及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同时其也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梁志朋;张日恒;许春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VC为2.80±1.01L,FEV1/预计值为46.90±8.49%,FEV1/FVC为59.13±11.83%,临床总有效率为94.37%,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孟鲁司特与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作者:官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早产胎膜早破感染监测和护理剖析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3例,B组实施常规预防感染护理,A组实施感染监测和护理.结果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分的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实施感染监测与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和婴儿存活率.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地佐辛、舒芬太尼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观察

    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地佐辛),Ⅱ组(舒芬太尼),每组30例,术前测试麻醉平面满意,Ⅰ组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3mg/kg+地佐辛0.1㎎/kg,Ⅱ组经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3㎎/㎏+舒芬太尼0.2μg/kg.记录麻醉前(T1)、平面固定时(T2)、置输尿管镜时(T3)、碎石取石输尿管冲水时(T4)的血压和心率.并观察记录牵拉性疼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Ⅰ、Ⅱ组在生命体征变化、抑制牵拉性疼方面无差异(P>0.05),Ⅰ组呼吸抑制明显轻于Ⅱ组(P<0.05).地佐辛辅助椎管内麻醉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手术效果良好且安全.

    作者:聂瑞霞;周代伟;陈彬;刘冰冰;梁亚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气道异物取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药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循环呼吸功能、不良反应以及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过程中的MAP、HR、SPO2、及RR都比麻醉前有所降低,但是与麻醉前没有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术中呛咳、屏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PONV、躁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出入镜次数、手术、麻醉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都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期平稳,可在临床麻醉上广泛应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社区1080例孕前优生检查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孕前优生检查的妇女1080例,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及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白带常规异常255例(23.61%),血常规异常67例(6.20%),尿常规异常231例(21.39%).尿常规异常率低于2014、2013年(P<0.05).不同时间白带常规、血常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球菌阳性率0.46%,沙眼衣原体阳性率2.41%,2013、2014、2015年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加强对计划怀孕妇女优生优育方面的健康教育,对生殖系统有异常的计划怀孕妇女应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其积极进行治疗.

    作者:谢运锋;周玉瑜;赖冬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宫颈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宫颈癌患者75例作为A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72例作为B组,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C组,采用乳胶颗粒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水平,采用免疫浊度分析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A组血浆D-D、FIB水平均明显高于B、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浆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组宫颈癌血浆D-D、FIB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宫颈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组与Ⅲ~Ⅳ期组宫颈癌血浆APTT、TT、P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改变,监测血浆D-D、FIB水平变化有助于为宫颈癌病情程度与临床分期的评估提供指导意义.

    作者:曾涛;欧阳惠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3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服用硫酸亚铁0.3g加维生素C 0.2g常规治疗,试验组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指标及贫血程度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试验组的无贫血情况(55.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33%,42(300)例患者的SF、RBC与Hb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试验组的好转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67%,三项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孕妇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相比于常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减轻了贫血的程度与症状,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刘惠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