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凌
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5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有效控制患儿临床症状,使用安全,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高龄孕妇110例,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5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基本情况,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 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剖宫产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顺产组产后出血量和分娩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Apgar 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干预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分娩后卧床时间,新生儿Apgar 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适度的支持干预下,选择自然分娩对分娩结局有利。
作者:林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80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以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联合康妇消炎栓与保妇康栓治疗,疗程均为10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痊愈19例(47.5%),显效13例(32.5%),有效4例(10%),无效4例(10%),总显效率80%;观察组中,痊愈23例(57.5%),显效15例(37.5%),有效1例(2.5%),无效1例(2.5%),总显效率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分别为23.62±6.27d、15.16±2.54d,阴道排液消失时间分别为20.51±5.74d、13.54±3.35d,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58±2.46d、4.83±2.30d,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比于保妇康栓单药治疗宫颈炎,康妇消炎栓与保妇康栓联用疗效更佳,且见效快,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吴雅琳;马汝婵;陆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2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60例同时加用入室后心理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和体温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血压及心率水平(P<0.05);观察组37例患者自评手术无痛感,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加强术中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焦虑、恐惧情绪及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31岁,以“停经7月余,发现子宫壁菲薄”为主诉入院,平素月经规律,LMP“2011.03.04,EDC:2011.12.11”,停经50余天于当地医院查B超示:宫内早孕。早孕反应不明显,孕3个月建立围产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现停经7月余,18d前彩超提示羊膜腔内分隔,子宫壁子宫壁薄2.33mm,建议严密随访。今复查彩超提示子宫壁薄1.2mm,随入院观察。平素体健,7年前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否认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史,孕4产1,自然流产1次,人工流产1次,2010.05.29中月顺产1女活婴,无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入院查体:T 36.8℃, P 88次/min,R 22次/min,BP 126/83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起如孕7月余,肝、脾肋缘下未触及,下腹部有一长约6cm 手术疤痕,无压痛反跳痛。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4cm,胎心148次/min,无宫缩,未破膜,子宫无压痛,宫底不具体,可触及囊性。入院诊断(1)孕4产1,宫内孕32+2w。(2)羊膜腔内带状分隔。(3)先兆子宫破裂。患者入院后再次复查彩超,仍提示羊膜腔内分隔,且胎儿骑跨分隔,患者宫底不具体,囊性,子宫破裂不能排除。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子宫底右侧近宫角处有一直径约5cm圆形破口。羊膜囊自破口处突向腹腔,形成一直径约20cm羊膜囊,胎儿左下肢完全伸出子宫破口,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修补术,新生儿转儿科。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无认知功能障碍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三组血浆ox-LDL浓度。结果研究组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P<0.01);AD患者MMSE分值与ox-LDL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ox-LDL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AD患者认知情况的生化指标,对AD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6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及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春霞;朱凯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利伐沙班(Rivaroxaban)与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和用药安全。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2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6例,利伐沙班组患者于术后6h内口服利伐沙班(10mg×1次/d),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于术前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500AXa IU×1次/d),分别于术后14、28d对两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双下肢DVT形成情况、肺栓塞(PE)发生率、手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不良反应等。结果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DVT发生率分别为3.57%及12.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PE发生率、手术前后APTT、PT、PLT等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利伐沙班可以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DVT形成,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广泛推荐。
作者:萧剑彬;林少芒;张智辉;李强;艾文佳;刘金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8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马骥;毕良学;钟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220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8w,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评分明显增加,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脑循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红星;王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及参考组各52例。参考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教育组患者参考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教育组与参考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76.9%,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吴艳;寇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肝癌栓塞化疗(TACE)之后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接受肝癌栓塞化疗治疗的肝癌肝移植术患者30例为研究组,另选肝癌肝移植术后未接受肝癌栓塞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特点。结果研究组栓塞化疗后肿瘤完全坏死4例、大部分坏死15例、部分坏死11例,完全坏死与大部分坏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肿瘤个数、大小分别为3.3±0.4个、2.7±0.9cm,肿瘤个数3个及以下12例、3~5个18例,肿瘤个数、平均大小均较治疗前少、小(P<0.05);治疗后6个月肿瘤个数、大小分别为2.9±0.8个、2.1±0.4cm,肿瘤个数3个及以下15例、3~5个15例,肿瘤个数、平均大小均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少、小(P<0.05)。结论肝癌栓塞化疗后CT、MRI等肿瘤影像学资料可帮助医者确切了解肿瘤坏死情况、肿瘤个数及大小。
作者: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收治的11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血糖水平进行观察比较。两组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血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因此,在临床治疗妊娠糖尿病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抗结核抗体在老年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80例肺结核患者按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年组(≤30岁),比较发热、咳痰、咳嗽、咳血、乏力、胸痛、盗汗等临床指标和抗结核抗体、涂片、PPD检出阳性结果。结果老年组发热、咳血、盗汗等临床表现发生率低于青年组,咳痰、咳嗽、乏力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结核抗体阳性率高于涂片和PPD试验阳性率,但低于青年组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症状不明显,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虽不及年轻患者,但优于其他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华文;李莉娟;宋少华;方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1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患者耳石手法复位治疗配合中医辩证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丹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选取10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黄体酮300mg/d,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100mg/d,经过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出血时间、出血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概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黄体酮剂量为300mg/d时效果显著,能够增加阴道出血的概率,不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75例给予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黄疸出现时间及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等。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经皮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疗联合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我院的整体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东红;党颖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抗生素应用的不断广泛,数量逐渐增加,使得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日渐严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加,给临床合理用药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近几年诸多学者建议合理应用抗生素。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抗生素的相应注意事项进行了解与掌握,从而做到合理用药,改善用药安全。本文从了解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合理用药的相应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朱福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接受常规的利尿剂以及强心剂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聂亚利;罗振中;李凡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