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王晓阳;刘建华;郑广进

关键词: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卡培他滨
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以提高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培他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37例,总有效率为86.4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期间使用卡培他滨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热毒宁注射液导致与药物不良反应的62例文献资料分析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万方等数据库报道的62例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案例进行了不良反应文献的统计与分析。热毒宁注射液使用剂量等因素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另外患者过敏史与机体差异也是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切实做好热毒宁合理用药并强化药品使用监护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欧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7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人群的检查结果,分析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出心律失常67例,检出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心率、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苗鹏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健康教育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教育组及参考组各52例。参考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教育组患者参考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教育组与参考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76.9%,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考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吴艳;寇红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将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阑尾炎患者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我院的整体形象,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东红;党颖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治疗价值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且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日生;曾朝晖;肖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痛人流低龄未婚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将本院292例无痛人工流产低龄未婚者随机分为A、B组,A组运用CNP进行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指导,比较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A组的健康教育知识、满意度及人流术后2w随访复诊情况均优于B组(P<0.05)。阴道出血时间>2w的患者人数少于B组(P<0.05)。在低龄未婚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运用CNP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涂婵;张理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D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无认知功能障碍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三组血浆ox-LDL浓度。结果研究组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及对照组(P<0.01);AD患者MMSE分值与ox-LDL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ox-LDL检测有可能成为判断AD患者认知情况的生化指标,对AD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杨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对比

    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选取10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黄体酮300mg/d,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100mg/d,经过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出血时间、出血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出血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概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子宫内膜厚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黄体酮剂量为300mg/d时效果显著,能够增加阴道出血的概率,不改变子宫内膜厚度,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银杏叶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耳鸣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耳鸣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103例耳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银杏叶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疗程20d,将耳鸣改善程度≥0.5分者设为观察组,耳鸣改善程度<0.5分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耳鸣病程、耳鸣频率及治疗前耳鸣程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耳鸣改善程度分别为0.56±0.077和0.34±0.07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耳鸣病程及治疗前耳鸣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年龄<40岁是对照组的2.108倍,95%CI为1.146~4.927;病程<20个月,是对照组的1.924倍,95% CI为1.160~3.068;治疗前耳鸣程度评分≥5分,是对照组的0.682倍,95% CI为0.167~1.149。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高压氧疗效可靠,影响耳鸣改善程度的因素有年龄、耳鸣病程及治疗前耳鸣程度。

    作者:周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个性化正颌外科手术在矫正牙颌面畸形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实施个性化正颌外科手术在牙颌面畸形矫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正颌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更低,治疗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矫正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矫治效果,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吴细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75.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抗生素应用的不断广泛,数量逐渐增加,使得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现象日渐严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加,给临床合理用药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近几年诸多学者建议合理应用抗生素。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抗生素的相应注意事项进行了解与掌握,从而做到合理用药,改善用药安全。本文从了解抗生素的定义与分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合理用药的相应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朱福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均不影响治疗,且经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与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更加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情况,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半乳糖凝集素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肺良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相比癌旁组和肺良性肿瘤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的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表达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乳糖凝集素3蛋白的表达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的过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重要基础,通过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可对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黄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产妇与未孕妇女盆底结构的超声对比分析

    目的:使用超声观察经产妇、未孕妇女的盆底结构,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超声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盆底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妇产科患者共200例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经产妇100例,未孕妇女100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进行盆底结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盆底结构差异。结果经产妇在静息状态、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裂孔面积与未孕妇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两侧耻骨内脏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与未孕产妇的盆膈裂孔差异明显,但耻骨内脏肌厚度无差别,说明经产妇多伴有盆底肌结构损伤,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张建红;马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

    选择我院2013年1~6月收治的不稳性心绞痛患者83例。采用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静滴极化液、果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观察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9%,对照组56.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确切。

    作者:王臣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清化湿热法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

    将7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按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气血两虚、血热妄行、脾不统血等型,分别选用知柏地黄汤、桃红四物汤、八珍汤、犀角地黄汤、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减三仁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清化湿热法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较传统治疗方法明显,且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作者:梁漫;董昌虎;宋晓波;郭亚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220例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治疗8w,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评分明显增加,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能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改善患者脑循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红星;王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高龄孕妇110例,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5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产后基本情况,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 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剖宫产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顺产组产后出血量和分娩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Apgar 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干预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产后出血量,分娩后卧床时间,新生儿Apgar 评分和产褥期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龄产妇在适度的支持干预下,选择自然分娩对分娩结局有利。

    作者:林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麻醉诱导致严重类过敏反应致死1例报告

    1病例报告王某,男,73岁。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既往病史:腰部外伤、阑尾切除、支气管炎、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以及脑卒中。血压控制良好,无神经系统后遗症。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室肥厚。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强。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诱导麻醉方法如下:患者入室监测BP 145/85mmHg,P 80bpm, SpO296%,开放外周静脉。开始麻醉诱导,面罩给氧,经墨菲氏管滴入剂量为0.2mg的芬太尼还有预注剂量为10mg卡肌宁,静注剂量为2ml丙泊酚时,患者突然剧烈呛咳,气道阻力骤增,伴见红斑、荨麻疹及眼睑部水肿,心电监护示BP 70/50 mmHg,HR 54bpm,SpO292%。静脉推注阿托品0.5mg,麻黄碱15mg ,多巴胺20mg。病人神志消失, BP 90/60mmHg , HR 74bpm,SpO290%。快速注射卡肌宁40mg,并行气管插管,听诊双肺布满湿性啰音。心率HR 62bpm,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测不出。心电图突然出现室颤波,立即行心外按压,分次静脉推注盐酸肾上腺素1.2.4mg,电除颤3次,后心脏复跳,BP 130/72mmHg,HR 120bpm,SpO2100%。心脏停跳到复跳历时8min。同日转入上级医院ICU。9d后再次心跳骤停死亡。

    作者:林承雄;周秀娇;刘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