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用于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周璟

关键词:心理干预, 肝硬化, 护理
摘要: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研究SDS、SAS评分经护理后,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Child-Pugh预后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过程中提高心理干预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硫辛酸治疗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灼烧感、麻木进行SYDEY TRIAL TS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对比分析疗效,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灼烧感、麻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21.1250,P=0.0000);两组患者依从性良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地清除多种自由基,保护患者的各种细胞及血管内皮,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马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青光眼术后脉络膜脱离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

    脉络膜脱离是抗青光眼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产生原因颇为复杂,本病单纯西药治疗时间较长,且长期使用激素副作用大,手术治疗恢复时间快,但再次创伤将加重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有效缩短病程,挽救视功能,减少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猫;贾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体会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对照组口服苦甘颗粒,对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和1.67%,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花清瘟胶囊对于流行性感冒有着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2w后即起效,且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与对照组(40.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与氟西汀相比临床疗效佳,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乐守江;周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

    选取85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后静脉注射芬太尼。记录咳嗽反射的强度及发生率,插管前后DBP、SHR及BP情况。结果插管前后DBP、SBP以及HR无明显变化,咳嗽反射发生率为2.1%,且咳嗽强度降低。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能有效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强度以及反射发生率。

    作者:邓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实施治疗;对治疗组患儿采用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联合实施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支原体检验结果转阴时间、病情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总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支原体检验结果转阴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应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曾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对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芩泻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在药物协同作用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力异常分娩产妇80例临床护理研究

    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期间在院分娩的产力异常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对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本次研究对象中,观察组孕妇比参照组孕妇恢复更好,产程更为顺利,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几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若出现产力异常则应密切观测其围产期表现,并以产力异常的不同分型为依据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由此可使母婴结局得到良好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30例痛经的疗效观察

    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学生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显著优越性,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当归四逆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更好。

    作者:滕红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利多卡因对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行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药物镇痛;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利多卡因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宫颈松弛总有效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78.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宫颈松弛总有效率(81.3%)明显优于对照组(51.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4.7%)明显少于对照组(19.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利多卡因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宫颈松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顺铂加紫衫醇治疗65例局部宫颈癌晚期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晚期局部宫颈癌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术前单纯采用顺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紫衫醇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临床有效率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3.08%,对照组则为21.5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应用顺铂联合紫衫醇治疗晚期局部宫颈癌,患者耐受好,并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炜;李国霞;李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妙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323例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中转开腹0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4例,呼吸道感染2例,出血1例,无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总发生率2.79%。根据腹腔镜手术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严密的观察,细心的护理,可以降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主动配合护理;术后早期活动可防止腹胀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加强饮食护理可增强患者抵抗力。

    作者:查国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40例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3mg/kg·d,高剂量为100mg/d治疗,连续治疗52w。比较两组患者ALT、AST复常率,HBsAg、HBVDNA的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AST<40U/L,4例患者ALT<40U/L,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AST<40U/L,29例患者ALT<40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HBsAg转为阴性、有7例患者HBVDNA含量转为阴性,而观察组中,有33例患者HBsAg转为阴性、34例患者HBVDNA含量转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拉米夫定治疗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凤;朱道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2011年l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其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β-HCG值以及包块直径指标无差异,但在治疗后数据对比显示,治疗组的改善值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具备好疗效、低风险、易操作等优势,且适用于手术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陆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救治研究进展

    由于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的大量增长以及糖尿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差、血糖控制达标率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已成为临床急诊科的常见病。临床上本病以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为特点,其治疗应以消除诱因、扩容、补充小剂量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本文整理了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进展,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做一综述。

    作者:刘宝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40例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的效果观察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后各时间点体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给药60min后体温和给药后90min体温均优于治疗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60min后体温和给药后90min体温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为9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发热退热效果优越,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射TAT出现特大型过敏性紫癜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右肘部摔伤,于2010年9月1日4:30pm入我院治疗,在外科行清创缝合术后,遵医嘱于注射室注射TAT。询问无过敏史,采用新配制的TAT皮试液(浓度为150μ/ml),在患者前臂掌侧下1/3处用0.1%新洁尔灭消毒局部皮肤待干后皮内注射0.1ml(含15μ)20min后观察结果,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即将TAT余液加生理盐水至2ml肌肉注射。观察30min后,无不适反应离院,嘱不适随诊。五日后,患者感肌注及皮试部位肿胀,有蚁爬感,即到医院就诊。查体:臀部肌注部位可见10cm×11.5cm的不规则紫色斑疹,皮试部位见4cm×4.5cm圆形紫色斑疹,无其它不适。遵医嘱,非那根50mg肌注,1次/d,硫代硫酸钠0.64g、维生素C2.0g、加注射用水10ml缓漫静脉注射,1次/d,3d后症状消失。

    作者:宋治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5例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探析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肝郁脾虚胆囊息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9/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对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洪永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多由高处跌下时足跟直接着地压缩所引起,少数为撕脱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造成的此类骨折亦有增多。跟骨以复杂的皮质骨和松质骨支持的基础上具有四个小关节为解剖特点,由此使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能够进行高度的偶合和精确的连动,同时,跟骨是构成足弓的主要成分,使足部富有弹性以缓解震荡。因此,对于跟骨骨折患者而言,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本文主要将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进行研究,旨在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方法依据。

    作者:吴勇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