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7例临床疗效观察

余国香

关键词:中医, 辨证,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可推广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舍曲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喹硫平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强迫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文军;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26例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肺部感染老年患者48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痰热清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愈显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3.64%)(P<0.05);试验组患者体温以及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痰热清联合抗生素可促进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锦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多由高处跌下时足跟直接着地压缩所引起,少数为撕脱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造成的此类骨折亦有增多。跟骨以复杂的皮质骨和松质骨支持的基础上具有四个小关节为解剖特点,由此使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能够进行高度的偶合和精确的连动,同时,跟骨是构成足弓的主要成分,使足部富有弹性以缓解震荡。因此,对于跟骨骨折患者而言,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本文主要将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进行研究,旨在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方法依据。

    作者:吴勇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对我院96例难治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时有效率高,高达91.67%,与对照组66.6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FVE、FEV1、PEFR)改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难治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欧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3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观察组予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6.47%,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治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治疗效果极佳,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建文;吴定奇;黄杏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的效果对比研究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留置套管针,对照组采用输液器针穿刺。试验组外渗6例(6%),对照组外渗30例(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是护理工作研究探讨的重要部分。

    作者:熊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40例急性发热患儿退热的效果观察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再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退热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后各时间点体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给药60min后体温和给药后90min体温均优于治疗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60min后体温和给药后90min体温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为90.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发热退热效果优越,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与咪唑安定辅助麻醉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84例区域麻醉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依托咪酯组和咪唑安定组,依托咪酯组应用依托咪酯进行辅助麻醉,咪唑安定组应用咪唑安定进行辅助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应用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两组用药前MAP、HR、SpO2无统计学差异,依托咪酯组药物应用前后MAP、HR、SpO2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咪唑安定组MAP、HR、SpO2在应用前后出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依托咪酯辅助麻醉具有较高安全性,不会导致呼吸与循环出现较高抑制性,临床应用更广泛。

    作者:邢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体会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对照组口服苦甘颗粒,对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和1.67%,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和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连花清瘟胶囊对于流行性感冒有着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联合分析8种精神障碍药物的治疗方法与阿米替林治疗精神障碍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为了完善临床常规性8种神经障碍疾病治疗药物的用药方法与用药效果,探究阿米替林药物对神经障碍疾病治疗效果的稳定性。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所治疗过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共160人,按照抽签方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常规性8种精神障碍治疗药物,B组患者单纯性使用阿米替林药物,经过一段相同时间的治疗后,分别研究每组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通过使用常规性8种药物的不同组合使用治疗,患者抑郁、精神分裂症状、呕吐、意识不清、狂躁症、失眠、焦虑等精神障碍情况出现不同程度好转,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93.75%。阿米替林对抑郁症、狂躁症、焦虑症患者的控制能力较强,药物主要体现极强的镇定作用。药效较为稳定,但对患者肝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对癫痫、伴有心梗、三环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不能使用。药物的用药有效率为96.25%。结论联合使用常规性精神障碍治疗药物对比单纯性用药临床效果体现明显,药物起效时间短,药物之间无冲突,患者控制情况理想。阿米替林仍然是临床精神障碍疾病的常规性镇定药物,其稳定性较强,但用药具有一定的限制,合理使用药物才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诊断与分析

    目的:研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微波治疗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能够极大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章家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镇静麻醉对胃镜检查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镇静麻醉对胃镜检查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诊治的58例需进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后感受及毒副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异丙酚镇静麻醉应用于胃镜检查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峰;刘兴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救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观察急救重症哮喘患者突发急进型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选择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共4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无创通气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氧疗联合药物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h:试验组血气分析能力各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转为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林健球;郑永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LRCL组各46例。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胆总管内径、腹痛、腹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LRCL组显著优于L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LC组较LRCL组胆总管内径显著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腹泻发生率的比较,LRCL发生率4.43%,LC组发生率8.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特点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重要的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所带来的并发症,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林正清;林彬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甲氧那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方加减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分析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甲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加减,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和停药1年复发率分别为92.65%和1.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47%和17.64%;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气活血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停药后复发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救治研究进展

    由于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的大量增长以及糖尿病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差、血糖控制达标率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已成为临床急诊科的常见病。临床上本病以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为特点,其治疗应以消除诱因、扩容、补充小剂量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主。本文整理了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进展,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做一综述。

    作者:刘宝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5例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疗效探析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0例肝郁脾虚胆囊息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29/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胆囊息肉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对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洪永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对我院收治的72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腹泻,2例发热,均停药24h后消失。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乐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二甲双胍不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二甲双胍不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较大剂量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阿卡波糖联合较小剂量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二甲双胍不耐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卡波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焕军;周圣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