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救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预后分析

林健球;郑永汉

关键词:急救, 重症哮喘, 急进型
摘要:目的:观察急救重症哮喘患者突发急进型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选择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共4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无创通气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氧疗联合药物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h:试验组血气分析能力各指标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转为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突发急进型患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促进性研究

    选取我院实施药师干预前后临床住院患者各438例,对住院时间、费用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住院时间较干预前明显缩短(t=48.210,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患者抗菌药费用较干预前减少(t=573.521,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住院费用较干预前减少(t=551.681,P=0.000<0.05)。通过药师干预可以促进临床的合理性用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卢志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 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急性喉-支气管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措施,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9%,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不良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支气管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康肾合剂治疗9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将我院2008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0名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低蛋白、低脂饮食和控制血压和血糖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肾合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71.11%;观察组患总体有效率91.11%。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叶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前列地尔联合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前列地尔联合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超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3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将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观察组予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6.47%,总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治愈率为52.94%,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治疗效果极佳,适合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建文;吴定奇;黄杏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起效快,有效率高,安全可靠,患者易接受,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阳止泻贴”治疗虚寒性泄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0月我科虚寒性泄泻患者50例。所有患者使用“温阳止泻贴”外敷治疗,总疗程4w,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IgG、IgA、IgM;结果治疗后患者IgG、IgA明显改善(P<0.05),IgM水平未有明显变化(P>0.05)。“温阳止泻贴”可以改善虚寒性泄泻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杨睿芊;黄福斌;张阳;刘柱成;仇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操作较为简便,可推广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余国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苏醒期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麻醉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拔管时和拔管2min HR、SAP、DAP和SpO2水平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注射右美托咪啶,有助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邱柳基;黄惠彬;江鹏;罗德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将2009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加替沙星与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74.00%,显著低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9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曲松钠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手术患者,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手术成功率。

    作者:黄敏;张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2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8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试验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可促进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早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款强;张文勇;黄子波;李观庆;罗宇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拉米夫定治疗40例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3mg/kg·d,高剂量为100mg/d治疗,连续治疗52w。比较两组患者ALT、AST复常率,HBsAg、HBVDNA的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AST<40U/L,4例患者ALT<40U/L,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AST<40U/L,29例患者ALT<40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HBsAg转为阴性、有7例患者HBVDNA含量转为阴性,而观察组中,有33例患者HBsAg转为阴性、34例患者HBVDNA含量转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拉米夫定治疗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凤;朱道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在50例瘢痕妊娠中的引产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瘢痕妊娠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观察组孕妇在口服米非司酮后,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宫颈裂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妊娠引产可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产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妊娠引产临床效果。

    作者:仁千拉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骨折中占2%,跗骨骨折中占60%。多由高处跌下时足跟直接着地压缩所引起,少数为撕脱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造成的此类骨折亦有增多。跟骨以复杂的皮质骨和松质骨支持的基础上具有四个小关节为解剖特点,由此使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能够进行高度的偶合和精确的连动,同时,跟骨是构成足弓的主要成分,使足部富有弹性以缓解震荡。因此,对于跟骨骨折患者而言,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本文主要将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进行研究,旨在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方法依据。

    作者:吴勇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调查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通过院内信息系统查询统计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金额,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和日治疗费用(DDC)法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2010~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物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DDDs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加强个别药物的使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结构,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朱阳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8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LRCL组各46例。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胆总管内径、腹痛、腹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LRCL组显著优于L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LC组较LRCL组胆总管内径显著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腹泻发生率的比较,LRCL发生率4.43%,LC组发生率8.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特点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重要的是保留了胆囊的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所带来的并发症,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林正清;林彬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按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和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体征改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常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沙本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胸腔镜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6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进行肿瘤切除,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疗效,从而对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呼吸道并发症的几率仅为3.3%,显著少于对照组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疗法治疗纵隔肿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对提高患者康复效率有显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智文;郎均荷;周客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