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生
将我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我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相对于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总满意度以及服务质量有显著差异,各项细化评分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各项评分要高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要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让患者以及家长在满意度上有所提高,需要重视优质护理服务这个重要的护理理念。
作者:付爱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120例AsA分级I~Ⅲ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后,将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机体应激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T2~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浓度、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等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较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心血管的应激反应,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使老年患者在较平稳的状态中接受手术治疗,对确保手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引流治疗,试验组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χ2=4.74);试验组≤7d,愈合率为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22d愈合或再手术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疗效显著,治疗后创口愈合效果良好,缩短了治疗周期,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采用乳化法聚合法制备靶向Tretinoin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利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制得了Tre-NBCA-NP,其平均包封率82.1%,载药量平均为31.6%,平均粒径为437nm。制备维A酸纳米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较好的稳定性。
作者:江丰;刘才辉;涂丽华;余卫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护理风险因素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结果164例患者发生感染、出血、凝血、溶血和不良心理等护理风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9.1%、17.7%、10.4%、6.1%和73.8%,对照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5.9%和85.4%,干预组为75.6%和93.9%,干预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透过程中的安全,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的胃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30例采用雷贝拉唑治疗,乙组30例采用铝碳酸镁治疗,丙组32例采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对比三组疗效。三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乙两组,甲乙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在胆囊切除术后伴胆汁反流的胃炎治疗中,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用药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邵小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90例的C-IBS患者,按照药物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治疗,试验组采用莫沙比利联合双岐三联菌制剂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1年内通过测定两组患者的TNF-α、IL-6及IL-8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来评定治疗的效果,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6及IL-8炎性因子水平高于试验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4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0例,无效17例,有效率6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莫沙比利联合双岐三联菌制剂治疗便C-IBS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50例。Ⅰ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Ⅱ采用肠溶性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Ⅲ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胶囊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本-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BG、PBG、HbA1c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Ⅰ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P<0.05),而Ⅱ组与Ⅲ无差异性(P>0.05);三组药物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剂型二甲双胍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病症,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的成本-效果优于其它两种。
作者:秦树森;汤锦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多种后处理同步显示技术对可疑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患者进行诊断,并与终临床、手术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清楚的显示40例患者的畸形部位、形态、特征和分类,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其中18例为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2例为肾旋转不良,4例为先天性巨输尿管,2例为输尿管开口异位,4例为马蹄肾。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能够全方位、多平面并立体的成像,大大提高了诊断正确率和临床检出率,可作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用于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96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每日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引流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情况隔膜反应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并发症出现次数对照组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不仅较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天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传统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给予B组患者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0%,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两组对比,B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肩关节功能障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B组伤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洁尔阴洗液外用联合替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替硝唑栓阴道给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洁尔阴洗液外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洁尔阴洗液联合替硝唑栓对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可行性,优于单独应用替硝唑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我院收治的92例胃部肿瘤并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早期进食快速康复外科治疗护理。结果术后第1d,观察组应激指数5.1±0.4低于对照组8.1±0.4,术后第6d观察组清蛋白含量水平38.1±2.0、IgA3.2±0.8g/L优于对照组36.2±1.7、2.1±1.0g/L,观察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恢复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3.2±5.2、67.2±11.3、10.3±2.2h早于对照组53.2±7.3、80.0±14.8、17.3±1.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进食FTS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指标,改善营养指标,提高免疫水平,有效促进康复。
作者:吴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B超临床诊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患者130例,采用B超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的腹腔内脏器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病症损伤处。结果 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对照表明,B超诊断符合者108例,准确率为83.1%,不符合22例,漏诊率为16.9%。结论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陆安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哇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伊曲康哇+两性霉素B+氟康哇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中轻症、中症、重症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对比分析得出,两组中重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中轻症和中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轻症、中症、重症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相关指标均为正常,患者无显著不良反应。伊曲康唑可有效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是目前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较为安全、理想和有效的一种口服抗真菌药,具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等不良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东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乙肝病毒基因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毒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恩替卡韦应用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耐药率较低,对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黎美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探讨舒适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选取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不适反应发生情况,考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焦虑紧张、疼痛、恶心呕吐、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急性胰腺炎患者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吕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收集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术中人性化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程度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取术中人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姚丰梅;熊赛君;袁海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观察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分析97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为异常高血糖、低血糖、输注障碍、胰岛素泄漏、输注部位疼痛或刺激,对胶布敏感和导管脱落等。应加强胰岛素泵的操作培训,了解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给予相应护理方法可确保胰岛素泵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的恢复状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常规治疗作为基本治疗手段,同时向患者进行奥曲肽治疗,这对于急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达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