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在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应用分析

杨向军

关键词:骨伤科,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收集收治的骨伤科疾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钢板固定、牵引、换药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组止痛优良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软组织修复优良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7%(P均<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可调节骨组织内外环境,增强骨抗感染能力,促进骨折及骨软组织愈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24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病患采用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倪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聚甲酚磺醛栓、液联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观察

    将30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聚甲酚磺醛栓和聚甲酚磺醛溶液的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观察组病情好转117例(78.0%),病情平稳22例(14.6%),病情加重11例(7.3%);对照组中病情好转11例(7.3%),病情平稳58例(38.6%),有效81例(54.0%)。聚甲酚磺醛栓和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陈海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讨采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参考。选取5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5d,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针灸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轻音乐对接受AID治疗患者受孕率的影响

    目的通过轻音乐伴随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I insem ination by donor.,AID)治疗,观察轻音乐对接受AID治疗患者受孕率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AID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100例采用轻音乐配合AID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常规 AID 治疗(对照组),另选10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艾森克人格测试量表(EPQ)筛选心理异常阳性因子。轻音乐伴随AID治疗的效果评价,采用心理阳性因子、周期数、周期妊娠数、大卵泡、内膜厚度、排卵数、生化妊娠、流产、临床妊娠率。结果筛选出心理异常阳性因子:抑郁、自卑、孤独、多疑、固执、焦虑、内向、痛苦、失望、恐怖、偏执、神经质12个。 AID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测评评分的自身比较,观察组12个因子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1),对照组只有抑郁、焦虑、内向、有改善(P<0.05,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助孕周期例数与周期数有差异(P<0.05,P<0.01)。观察组排卵数比对照组多(P<0.01),生化妊娠、流产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32%。对照组14%(P<0.01)。结论轻音乐伴随AID治疗,通过音乐的节奏与人体生理的微振节奏合拍,达到深度放松的效果,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患者心理异常状态,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鑫;李冬兰;杨丽娟;万德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CRP、Ig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单一西医治疗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子痫、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余新珍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用于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价值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出血、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且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转会;胡亚卓;赵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68例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中西药治疗,其中传统手术治疗62例为对照组,早期ERCP治疗106例为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腹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WBC、血清淀粉酶、ALT、DBIL、ALP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西药治疗基础上早期行ERCP治疗胆石症相关重症胰腺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项生化指标,缩短病程,术后恢复较快,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疏血通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疏血通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疏血通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s-CRP,2hPG,TC、24hUPE、FPG以及TG等血清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6.1%,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u>ua,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Hs-CRP,2hPG,TC、24hUPE、FPG以及TG等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入院时有了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血清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加用疏血通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血清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路;陈维均;方璟;赵亚洲;涂军;邹成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口服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效果探析

    探讨和分析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价值。选取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瑞格列奈联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HbA1c(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记录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等指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上述三项指标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这对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睿;张先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症伴心脏损害1例

    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特殊类型,以早期肘、踝、颈部关节挛缩,肱-腓肌群无力和萎缩,心肌病三联征为主要特点。

    作者:李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将随机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w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治愈率为64.39%,6个月后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治愈率为37.21%,6个月后复发率为43.75%。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p)所致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愈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

    作者:万秀飞;何小中;陈明贵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选取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氢咪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进行胃镜复查。观察组总有效率98.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具有有效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学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

    探究综合护理对减轻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效果。选取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护理为,观察组200例采用综合护理为,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采用综合护理的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加有利于病情恢复,无论是患者的心理还是生理上均比常规护理的患者强,综合护理值得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刘小红;张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探讨心绞痛型冠心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100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作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药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分别为6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心绞痛型冠心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稳定患者病情,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合用诊治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在病毒性角膜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减轻时间、角膜溃疡时间。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时间和角膜溃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干扰素治疗可有效提高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时间和角膜溃疡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晶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6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竭患者,经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检查存活心肌后,对所有患者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等药物治疗直到患者病症稳定,然后把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美托洛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与室壁活动情况。两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出12.5%;两组患者治疗前在6-MWT、LVEF、存活心肌节段等指标上无差异,治疗6个月后都有改善,而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木塔力甫·祖农;杨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产科全程护理模式促进产妇泌乳效果的观察

    探讨在产科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产妇早泌乳充分泌乳的促进作用。选取收治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妇科常规护理,护理组产妇给予产科全程护理。护理组产妇在产后24、48、72h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新生儿的体温、睡眠及黄症发生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新生儿的体重变化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科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增加母乳分泌量,为纯母乳喂养提供有利的条件。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及手术策略

    目的:探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行头颅CT复查,本组40例患者中,36例血肿清除面积高于90%,占67.5%;3例血肿清除面积高于75%,占7.5%;1例血肿清除面积高于50%,占2.5%。随访6~9个月了解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本组40例患者中,其中17例Ⅰ级,占42.5%;13例Ⅱ级,占32.5%;7例Ⅲ级,占17.5%;3例Ⅳ~Ⅴ级,占7.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根据其CT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开展临床治疗,能够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毛剑;巢少辉;邹永杰;叶成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出于对PCO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目的,从PCOS的病因研究、诊断研究以及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作者:卢俪潼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